资源简介 (共31张PPT)《那个疯子是否会再次挣脱锁链》([英]伯纳德·帕特瑞吉1933年)如果一定要我用一句话为20世纪做个总结,我会说,它为人类兴起了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是同时却也摧毁了所有的幻想与理想。——[英]埃里克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英]埃里克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目 录一、国际秩序的再失衡(背景)二、国际实力的再碰撞(过程)四、国际矛盾的再隐现(启示)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一、国际秩序的再失衡(背景)漫画《大萧条简史》经济大危机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危机?世界各国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促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空前加剧。各国为了缓和和摆脱危机,一方面提高进口税率,高筑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以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实行货币贬值,廉价对外倾销本国商品,以加紧争夺国外市场。这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关税战、货币战和倾销战。——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材料二:在彼此对抗的集团中,德、日、意这三个占有地盘较小、资源相对不足的帝国主义国家显出其不利的地位。1.根本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一、国际秩序的再失衡(背景)美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继续维持民主制度德意日法西斯主义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内恐怖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墨索里尼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国家法西斯党)19191920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纳粹党),德国法西斯运动开始1921冈村宁次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成为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19222.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泛滥思考:法西斯主义有什么特点?德意日的目标要如何实现?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取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墨索里尼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近卫文麿反对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实质:法西斯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对内独裁,对外扩张极端民族主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希特勒“生存空间论”“极权主义”“征服世界”一、国际秩序的再失衡(背景)材料一:靠凡尔赛体系来维系的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并大肆对外扩张,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材料二: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等西方民主国家却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的手段,换取与法西斯妥协的所谓绥靖政策……在此期间,美国的孤立主义与中立法案,基本与绥靖政策并并行不悖。英法美的政策,实际助长并鼓励了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战争。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3.一战后具有掠夺性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得战后国际矛盾频仍4.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一、国际秩序的再失衡(背景)“HITLER”“MUSSO”“JAPAN三个女巫”即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从1936年到1937年,关系不断密切,通过签订一系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结合漫画与教材101-102,概述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193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1936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1933德国纳粹党夺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扩军备战1935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德意结成轴心国1937建立“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5.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二战爆发例题.下图为一幅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形势图该图反映出A.三国轴心最终形成 B.德国即将进攻波兰C.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D.德国吞并了奥地利【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地图并无显示日本相关内容,三国轴心最终形成一说并无依据;地图上苏台德地区不在德国版图范围之内,故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从地图上也看不出德国即将进攻波兰的信息。故选D项。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夜1.亚洲阶段:1931-19381931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7.7卢沟桥事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1938年末日军攻陷广州、武汉,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亚洲中国成为东方主战场中共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2.欧洲阶段:1939-19411939.9.1德国闪击波兰不宣而战1939.9.3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但宣而不战,西线出现“静坐战”苏联出兵波兰。波兰灭亡。1940.4-5德国攻陷挪威丹麦,逼降荷兰比利时1940.6德军突进法国,6.22法国投降败退(敦刻尔克撤退)1940.7-9德军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不列颠之战(英军胜,德国“海狮计划”失败)3.全球阶段:1941-19451941.6.22苏德战争爆发英美苏三国寻求合作1941.8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苏联宣布支持宪章。1941.10-1942.1莫斯科保卫战(希特勒闪击战破产苏联成为主战场)1941.12.7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次日英美对日宣战,战争达到最大规模。1942.1.1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2-1943 盟国战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战役胜利战局形势扭转。1943.9意投降对德宣战1944.6英美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8法国光复1945.5.8德国签署投降书1945.8美国向日投原子弹;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二、国际实力的再碰撞(过程)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在逃往德国途中被意大利游击队捕获。次日被处决并暴尸米兰广场示众。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避弹间开枪自杀。随后尸体被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了一个炮弹坑。东条英机高呼天皇陛下万岁开枪自杀因心脏畸形长偏而没成功,后被执行绞刑,至死没有承认自己罪行,没有签字画押。1943年9月3日1945年5月8日1945年9月2日墨索里尼被处死希特勒自杀东条英机由自杀到被处于绞刑二战结局例题.“抗日何所恃?忠贞与汗血。”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发表宣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次会议召开地点所处地区是A.西亚 B.东欧 C.北非 D.东亚【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如开了开罗会议,颁布《开罗宣言》,主要内容是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开罗在埃及,因此是北非,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开罗会议1943年11月1945年2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冬雅尔塔会议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1.含义: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开罗、德兰黑、雅尔塔、波茨坦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一)雅尔塔体系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背景 内容 作用开罗会议 (美、英、中) 1943年11月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开罗宣言》宣告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中国收复领土的权利得到国际公认德黑兰会议 (苏、美、英) 开罗会议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及商谈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问题 加速德国走向灭亡雅尔塔会议 (苏、美、英) 1945年2月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苏军与英美盟军东西夹击德国 商谈对德政策和安排战后世界事宜 为雅尔塔体系建立奠定基础波茨坦会议 (苏、美、英) 1945年7月 德国投降,太平洋战场美军向日本进逼,中国战场开始反攻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主要内容 加速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一)雅尔塔体系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2.主要内容⑴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①(欧洲)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亚洲)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③承认朝鲜最终独立;(一)雅尔塔体系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2.主要内容⑵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纽伦堡审判(对德国战犯的审判)东京审判(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同为战争罪犯,纳粹德国的汉斯 弗兰克在临刑前忏悔:“千年易过,德国罪孽难消。”日本的东条英机却在就刑前高呼“天皇陛下万岁!”东条英机自杀未遂(一)雅尔塔体系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⑶对徳、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⑷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⑸成立联合国;等等。2.主要内容材料: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联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但条件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联。美国则在太平洋、中国和日本获得了优势和支配权。——《雅尔塔会议》苏、英两国关于划分 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定”苏联的利益比例 丘吉尔与斯大林协定的草案 莫洛托夫最后提议获接受的方案匈牙利 50% 80%南斯拉夫 50% 50%保加利亚 75% 80%罗马尼亚 90% 90%希腊 10% 10%(一)雅尔塔体系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材料2:该体系同样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在进行了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相互妥协的产物。——摘编自徐蓝《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材料1:雅尔塔体系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双方的决策者都认为要尽力避免冲突,要争取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于是和平共处便实际成为他们指导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正式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所倡导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和平民主独立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决定了世界战后的和平发展——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合作探究】根据以下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应该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1)积极性: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对战后世界和平、民主、独立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2)消极性: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二)联合国1945年4月25日,旧金山会议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同年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国徽1.时间: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2.性质: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3.地位: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4.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5.意义: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联合国国徽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据漫画,思考国联有何局限?据材料,思考联合国又是如何完善这一局限的?材料: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但对于第六章及第五十二条第三项内各事项之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联合国宪章》(1945年10月24日生效)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6.原则:联合国比“国联”更有普遍性与权威性;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含义实质作用结果体现意志主要矛盾国际组织调整关系瓦解方式通过一系列会议确定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凸显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都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暂时缓和了主要国家之间的矛盾,但不能解决根本矛盾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英、法、美等国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矛盾国际联盟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随着亚欧战略策源地形成及二战爆发与扩大而瓦解美国和苏联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联合国资'国家与社'国家的关系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而瓦解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气室,布满了指甲抓痕的墙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 “万人坑”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作战范围涉及世界七大洲中的六洲,以及所有大洋。这场战争杀死5000万人,使无数人的心灵或者肉体受到创伤,就物质方面而言,这场战争破坏了大部分文明核心地区。——【英】约翰·基根《二战史》(1)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争,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45年4月25日,德国魏玛附近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这一大堆尸骨是八十多名德国伞兵一天内杀掉囚犯的残骸。 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材料1: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一等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打破了三百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美国则凭借在战争中急剧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爬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它野心勃勃,狂妄地宣布要控制全世界。——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现代卷)》材料3:苏联是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而成长起来的另一个大国。在战争中,苏联不仅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且由于它违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大大地提高了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与地位。——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2)国际格局发生转变: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材料1:中国、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东欧国家,在共产党等进步政党的领导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和羁绊,建立了人民政权,走上了建设独立自主的国家道路。与此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影响下,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印度、缅甸、印尼、菲律宾、埃及、阿尔及利亚、苏丹等一大批国家也纷纷走上独立的道路。——金永华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3)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材料2: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材料: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原子能技术、航空技术、火箭技术、计算机和通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之其他方面的大量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终于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1945年7月原子弹试爆成功,拉开了这场科技革命的序幕;同年底,美国研制成功了当时完全由军方掌握,用于武器试验、军事密码和后勤活动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由此催生了战后影响深远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些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向民用工业推广,也引起了一系列新产业的兴起,并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牛力、邱桂金《略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4)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弹①原子弹——核电站②火箭——“阿波罗11号”登月③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5)促进观念的变革,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妇女地位提高,颓废文化一度盛行。材料1: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联合国宪章》序言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妇女就业史上的分水岭,它给妇女进带来的变化远超过女权主义者半个世纪的宣传鼓动可能达到的。——【美】威廉·H·查夫材料3:二战后,出现了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疲惫的一代BeatGeneration)。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问边幅,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摘编自百度百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妇女地位得到提高颓废文化一度盛行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6)国家经济干预调节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在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在战后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恢复,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刻地调整了战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时期广泛地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科学管理经济,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三、国际秩序的再重构(影响)例题.日本政府公然将中国钓鱼岛国有化,严重违反了二战后期国际会议通过的一份文件有关:“日本必须归还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的规定。这份文件是A.《大西洋宪章》B.《开罗宣言》C.《联合国家宣言》D.《联合国宪章》【答案】B【详解】据所学可知,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通过了《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必须归还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故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点睛】《开罗宣言》: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的开罗会晤,签署了《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归还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领土”。 四、国际矛盾的再隐现(启示)二战后美苏军事力量美国 苏联工业产量占53.4%;黄金储备占74.5%;出口贸易占32.4%. 作战飞机192000架、超重型轰炸机2865架、重型轰炸机猛增至11065架、拥有原子弹 1943-1945年每年平均生产12万门炮、19390万发炮弹、3万辆坦克、4万架飞机,稍逊美国但大大领先其他国家斯大林: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杜鲁门: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同为战争罪犯,纳粹德国的汉斯 弗兰克在临刑前忏悔:“千年易过,德国罪孽难消。” 日本的东条英机却在就刑前高呼“天皇陛下万岁!”“911”恐怖袭击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回望来路 方知归途战争无赢家 和平无输家世界需要和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