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课件(37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课件(37张)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第四单元第二节
长江流域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01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地位
02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03
学习目标
结合材料,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理解区域地理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相关原理对特点区域发展问题进行分析。
理解长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措施,树立人地和谐观。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01










上海
1.长江流域概况
湖口
宜昌
全长6300余公里
世界第三
中国第一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
唐古拉山
长江中下
游平原
青藏高原
四川
盆地
横断山区
云贵高原
(1)发源地: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2)干 流: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3)长 度:全长6387公里,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
(4)支流及湖泊:支流众多,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等
(5)水量:水量居我国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亚马逊河、刚果河,是黄河水量的20倍
(6)上中下游分界点:长江上中游分界点是宜昌,长江中下游分界点是湖口
1.长江流域概况
图4-2-2 长江经济带位置和范围示意
长江河流综合开发地理条件
思考长江流域发展的自然条件?
长江河流综合开发地理条件
思考长江流域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 季风气候,多洪涝等自然灾害;
上游地区地表崎岖,工农业发展受限。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流域面积大,水源充足,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 水能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社会经济条件 长江沿岸港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长江航运价值高 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不协调。
上游经济落后,但资源丰富;下游经济发达但资源匮乏。
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流域内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社会协作条件好 长江河流综合开发地理条件










上海
2.长江经济带概况


唐古拉山
(1)位置范围
(2)地位
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既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一条面向国内外开放合作的重要走廊。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
3.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读上面两幅图,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3.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
”黄金水道“,航运能力强
海陆双向开放
环渤海经济区
珠三角经济区
连接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
有利于
衔接互动
从内部看
从全国看
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
长江经济带发展现状
开发条件 开发现状
上游 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三峡水利枢纽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重庆为中心形成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
成都平原成为重要商品粮基地
中游 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 重要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人 稠密、劳动力丰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重要制造业基地
下游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热 条件好,人 稠密,劳动力丰富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 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流域三大经济区比较
重庆
上海
武汉
成都、
攀枝花
十堰、湘中工业区(长沙、株洲)
南京、
杭州
钢铁、机械、汽车、电力、飞机制造等
钢铁、汽车、纺织、电子、精密仪表等
钢铁、纺织、汽车、造船、冶金等
四川盆地(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江淮地区
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蚕丝、淡水鱼等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02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水量大、无结冰期
干流横贯东西,支流遍布南北,河网稠密
自然
长江水运-“黄金水道”开发的条件
沿岸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与铁路网互补,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与海运相连接,影响范围广
社会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措施:
①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
②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③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图4-2-9 长江经济带交通干线与城市群示意
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措施:
①立足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②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
③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图4-2-9 长江经济带交通干线与城市群示意
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措施:
①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
②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
③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⑤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衔接互动
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措施:
①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②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4.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 区位 途径 目标
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 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各自优势 统筹人口分布、经济 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资源 创新开放模式,促进优势互补,培育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成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开放合作走廊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   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 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
5.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
“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03
6.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什么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长江有水运、水量、水质、水能多方面价值。
长江水资源利用包括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生态用水、南水北调等多方面。
环境问题导致长江经济带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影响经济安全。
上海
唐古拉山
6.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
长江经济带
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长江上中下游河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并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长江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
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6.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6.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
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
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6.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航道价值:有水运、水量、水质、水能等方面的价值
利用方式: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工业、农业和居民用水,以及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和生态用水等,还包括向北方地区跨流域调水
6.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6.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存在问题 保护措施
上游 ①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害频繁,生态破坏; ②水能开发程度低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
③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
中游 ①洪水威胁严重; ②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 ③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 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
②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
③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
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拦洪 治沙功能。
下游 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 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改造传统产业;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③加强环境保护,推广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
1.太湖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2.太湖水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3.太湖蓝藻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4.应对太湖水污染及富营养化的措施
知识窗:太湖水污染治理
图4-2-12 太湖蓝藻暴发(2007年5月)
图4-2-13 太湖沿岸某污水处理厂一角
1.读图4-2-14,找出长江流域水质污染严重的河段,分析引发水质污染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明某河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活 动
答案:
长江水质污染严重河段,上游主要有长江支流乌江。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其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是氟化物和总磷。由于流经石灰岩地区,多溶洞,难以找到污水到底是从哪里来。2011年乌江部分河段发生重度污染。通过历年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近年来乌江总磷污染呈下降趋势。
问题:1.读图4-2-14,找出长江流域水质污染严重的河段,分析引发水质污染的原因。
答案:
提示:可从某一方面说明。 例如,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强监管;企业要达标排放,农民要少用化肥农药、养殖业要进行生态化治理,城市居民要自觉将洗衣用水等纳入污水管排放等。
问题:2.结合实例,说明某河段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主要举措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课堂小结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