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表格式,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表格式,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联系的含义,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重点) 2.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难点) 3.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初步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初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微课类型 知识点探究与应用
微课用途 课前自学、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片段 主题 解说词 时长(秒) 效果说明
1 标题页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微课堂。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截至12月22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6.5亿例,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复、资源告急……2022年渐至尾声,而新冠阴霾依然笼罩全球。这场百年不遇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给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带来重大冲击。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新冠病毒使国与国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 45秒-50秒 虚拟教师出现 出示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出示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截至12月22日,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6.5亿例,波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反复、资源告急…… 配图:新冠疫情数据图 出示问题:新冠病毒使国与国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
2 内容页 师:其实,新冠肺炎疫情是国际格局的“催化剂”。2020年,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但中国的经济增幅领跑世界,中美之间的力量更加接近。可是,当他国抗疫遇到巨大困难时,中国没有袖手旁观,已至少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中国同时与国际社会建立起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物资流通“绿色通道”、粮食运输“生命通道”,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助力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师:此次疫情带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在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普遍的联系中相互依赖。那么从哲学角度来看,这说明什么呢 师: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分10-1分15秒 放大突出:是国际格局的“催化剂” 出示配图: 出示:在当今世界,人类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普遍的联系中相互依赖。 出示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3 内容页 师: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联系以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联系有哪些特点。 师:首先,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四周其他的事物有肯定的联系。比如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皆无法置身事外,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师:不仅如此,联系还具有客观性。每一具体联系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段材料,我们不愿全球气候变暖,不愿自然灾难增多,可它发生了,这正是说明联系具有客观性。既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面对事物的联系,比如全球变暖,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 师: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转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分10-1分15秒 出示小标题:联系具有哪些特点? 出示: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四周其他的事物有肯定的联系。 动画:疫情席卷全球 出示:联系具有客观性。每一具体联系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 出示材料,动画北极熊减少:近日,多项研究警告,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正在加速极地生物灭绝,给极地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威胁。据美联社23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在被称为“北极熊之都”的加拿大西哈德逊湾丘吉尔镇,北极熊的数量从2016年调查时的842只下降到了618只。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北极熊数量下降了近50%。 出示问题:面对事物的联系,比如全球变暖,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 出示答案: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转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方法论)
4 内容页 师: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这就是联系的第三个特点——多样性。 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总结出了各种通俗易懂的谚语,请你读一读他们,并试着说一说体现了哪些类型的联系吧! 师: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0-45秒 出示概念: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出示:(先出谚语,停顿3-5秒后出答案)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然联系 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果联系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出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方法论)
5 内容页 师:接下来,老师要通过两道题目检测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 师:第一道题你有答案了吗?根据材料我们可得出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结论,因此C选项②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系的客观性,排除①。联系不具有特殊性,排除④。 师:第二道题①说法错误,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均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③排除,联系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的;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这道题选择D。 40-45秒 出示:答案C 1.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受到污染,而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随手丢弃的废旧电池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会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影响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材料主要反映了(  ) ①联系的客观性,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②联系的多样性,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③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④联系的特殊性,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出示:答案D 2.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土地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是因为(  ) ①联系是多样的,非本质联系不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③联系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在人的意识之外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结束页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理解了联系的含义,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树立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下,请同学们试着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一下自己的家乡存在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你的建议吧! 师:这节课就到这里,再见! 30-35秒 出示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理解了联系的含义,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树立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出示作业:课下,请同学们试着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一下自己的家乡存在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你的建议吧! 虚拟老师挥手告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