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总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单元的课时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课时内容。本课基本都是以学生生活中的情况为例子,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强分析问题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知道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而增强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灵活选用策略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运用倒推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在正确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倒推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教学难点四、说学情数学课向来以严谨自称,并且六年级的数学知识开始让学生感到有些“难”,因此有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对数学知识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和信心。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够提出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喜欢动手操作的活动。同时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善于去研究、去探索。但我们也发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提升。五、说教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再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相对教师的教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同学们,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一定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揭示课题)(出示教材第108页最上面四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板块二、复习梳理(一)画图。1.用画图法解决问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1)“星期五菜谱”)学生试做后交流汇报。2.用画图法帮助我们直观理解。(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2)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的情景图)(1)观察这三幅图,想一想,你懂得了什么?(2)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交流汇报。3.用画图法分析数量关系。(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问题1(3)中动物车展关系图)(1)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分析数量关系。(2)说一说用画图法解决问题的好处。归纳小结:用画图法有助于我们对问题的直观理解,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二)列表。(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2(1))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在教材的表格中记录信息,并进行推理。2.学生汇报结果,说一说推理过程。(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2(2))1.观察表格,说一说妙想10岁前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2.指名汇报。提问:从上面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列表解决问题有什么作用?结合学生回答,归纳小结: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进行推理:有助于我们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规律。(三)猜想与尝试。谈话: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有时先经过猜想,再经过实验证明得到结果,这也是科学发现的策略,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3“鸡兔同笼”)(1)引导学生读题,明确题意。(2)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3)指名汇报。2.(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3“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主题图)(1)提问:谁能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2)追问:圆柱的体积是不是也可以用V=sh进行计算呢?请你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引导学生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再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四)、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问题4)看题思考:从2、3、4个参赛人数中寻找解题规律。指名汇报。结合学生回答,明确:从表中可以发现,当有n人参加比赛时,就会有1+2+3+…+(n-1)场比赛。板块五、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 1、教材中练一练的实际问题与例2相似,但数量关系稍复杂一些。需要学生在准确理解题中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在例题中初步掌握的策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介于题目中“一半”与“多一本”的文字理解干扰,我对题目进行了重建:改成一半多3本。2、由于这题有一定的难度,想不到采取何种方式引导的情况下,我采用了根据结果按题意检验产生矛盾冲突和比较算式的方法设疑,引出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27+3=30本是一半比较简便。同时,不仅帮助学困生更直观更容易地理解题意和算式,也让学生明白画线段图也是一种整理信息的好方法,可以更简单地运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3、最后的回顾与反思,让学生明确:同样是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可是整理信息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是列表格,可以是摘录条件,也可以是画线段图。但是摘录条件的方法是解决本单元问题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在后续的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采用摘录条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板块四、课堂总结 1、通过提问:你是怎样理解倒推的策略的 让学生把自己对倒推的策略的感悟表述出来,用他们自己的话和自己的理解帮助更多的学生感悟倒推的策略。 通过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整理信息来帮助我们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确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整理信息的方法(解题的方法)是不唯一的! 2、最后的课外拓展题是一道经典而有趣的古代数学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解答,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块四、课堂总结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及时总结并完善知识点。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与学,基本上能够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课堂反馈中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悟到“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体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可以说,这节课的有效完成离不开南洋小学孩子们思维的灵活、较强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下来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1、各个环节时间的把握。 2、各个环节中的预设与课堂生成的不同。 3、资源生成的利用、教师的对学生回答的回应 4、课堂激励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