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蛙音乐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青蛙音乐会》是一首具有趣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好像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始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好像青蛙的优美演奏伴着起伏的旋律;接着乐曲完整的再现了一遍,蛙鸣声、流水声在乐声中渐弱,消失在暮色中。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的力度和速度变化。2.学生能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情绪。3.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安静地聆听音乐的习惯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聆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的力度和速度变化。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并能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教学用具:课件、乐器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森林深处,有一个很大的池塘,那里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那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仲夏之夜,小动物们举办了一场动听的音乐会。现在我们就来聆听这场音乐会。二、初步完整聆听,揭示课题1.从这场音乐会中你听到了什么小动物的叫声?(青蛙)2.教师揭题: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场青蛙音乐会。板书课题:《青蛙音乐会》3.过渡:这场音乐会太长了,老师把这场音乐会分成了四段,接下来我们一段一段的细细聆听这场音乐会。我们先来聆听A段。三、分段聆听1.聆听A段(1)乐曲中青蛙的叫声在力度上有什么变化?(播放引子)板书:由弱到强。(2)大家跟老师一起来模仿青蛙由弱到强的叫声。(出示课件“呱呱呱”)(3)学生随音乐用动作和演唱形式来表现青蛙叫声的力度由弱到强的变化。(引导孩子用手势的高低表现强弱变化)(4)这部分使你联想到青蛙在干什么?(板书:唱歌)2. 聆听B段(1)请同学们认真聆听B段,说说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板书:缓慢)引起你怎样的联想?(2)教师用动作表现B段音乐,启发学生的联想。(板书:演奏)3.聆听C段(1)请同学们认真聆听C段,说说这段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板书:由慢到快)引起你怎样的联想?教师用动作表现C段的音乐情绪,启发学生的联想。(板书:跳舞)4.聆听D段①聆听乐曲D段,说说青蛙叫声的力度有什么变化?你联想到了什么情景?(最后蛙声渐弱; 仿佛青蛙离我们越来越远)②教师用打击乐器模拟青蛙鸣叫的音响,学生用动作随音乐参与表现。完整聆听并表演全班同学合作,分角色表演。小结今天的音乐会我们就聆听到这里,谢谢大家!结束《萤火虫》板书:青蛙音乐会A 唱歌 弱→强B 演奏 缓慢C 跳舞 慢→快D 唱歌 弱→强→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