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2.学习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船长的优秀品质,学习通过语言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感受生命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四年级三班的同学们,你们好,老师姓徐,大家叫我徐老师就好,我看你们个个精神饱满,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师说了对大家的印象,那同学们也说一说对徐老师的印象。
预设:胖胖的(这是关注的外貌)
预设:善良(这是对人物性格的描写)
预设:老师说话表较慢,很温柔。(对语言的关注)
同学善于发现,细心体会,俗话说,观其言,察其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样的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方法,走进今天的课堂。上课。
二、复习交流:
同学们,继续走进法国作家雨果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大家齐读课题,上一节课老师已经带领大家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大意,请你说一说本文主要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课件出示)
预设:(学生回答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概括的,语言再简练一些会更好。)
面对灾难,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样的品质?根据课前预习单,要求大家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做批注。我们进行交流一下:
预设:105页的倒数第3段,“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下一段一共有61人,从中体会到“舍己救人”的品质。
板书:舍己救人
预设:105页倒数第3段。第一句大声吼喝,从中体会到镇定自若和威严。
板书:镇定自若
预设:107页第7段,从中体会到镇定自若。
以上都是对课文语言描写的理解,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课件出示:)
“全体安静……”
“洛克机械师在吗……”
“把克莱芒救出去…”
“快干…”
师:以上都属于语言描写。
课件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师:能不能去掉一句?(学生回答)不能去掉任何一句话。感觉不到救出去的决心了。你关注了第4句话。
预设:就不知道谁先走了。你关注了第3句话。
师:第一句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第二句是点明了救援的方法、工具。第三句是救援顺序。第四句是救人的决心。四句话缺一不可,当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六神无主的危急时刻,只有他以冷静的头脑,丝毫不乱的指挥着救援,这就是“镇定自若”。
课件出示: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把救生艇放下去。”
这样改变次序,行吗?(学生回答)预设:不行。
哪句话最重要?(把救生艇放下去。)重要的事情放前面。体会到船长不但镇定自若,而且非常冷静,对救援工作处理得井然有序。
课件出示原文: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把救生艇放下去。”
哪个词更合适?学生回答“吼喝”“吼道”的区别。
“吼喝”有一种自带的威严。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的说呢?
预设:在灾难面前,人们惊慌失措,场面一度失控,如果再心平气和的说,不但阻止不了混乱局面,更严重的是会延误救援的时间。(联系到了说话的场景)。读句子。
课件出示: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害怕、惊恐、混乱一片)
观看视频。从你的眼神中读出了惊恐万分。再齐读这段文字。
就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着救援工作,请你也来指挥救援工作。
老师开头:学生读。
小结:刚才我们从提示语、语言的顺序、联系说话场景的方法读了哈尔威船长的第一次命令,感受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威严和忘我的精神,现在大家用这样的方法,根据泡泡框里的提示,前后四人一小组的合作方式,自主品味第二次语言描写,并在书上做批注。
课件出示:“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
“火呢?”--“灭了。”
“机器怎样?”--“停了。”
“奥克勒福大副!”--“到!”
“还有多少分钟?”--“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关注说话场景和人物语言提示语:“简短有力”能不能去掉?换成其他词语可以吗?
学生:不可以。整个对话都“简短”,读的时候要有力量,凸显出船长的坚定、沉着冷静。
关注人物语言内容:船长和洛克机械师的对话能不能去掉?
学生:不可以。关注船受损的情况。
关注人物语言顺序:船长和奥克勒福大副的对话能否提到前面?
学生:围绕救援工作展开。
这是围绕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做的安排,前提是和洛克机械师进行了沟通而做出的合理的判断,顺序合情合理。所以不能更改次序。
从这些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镇定自若、作为船长的智慧沉着再一次显露无疑。
同学们能否读好这段对话?指明学生读第一句。学生评价。
读的急促一点,越来越好。一起读,老师读第二句。配乐读。
救援工作继续进行,一声“快干”,这是船长下的最后一道命令。联系上下文,这句话还包含什么?
课件出示: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作,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学生:已经快沉没了,没时间了。(联系了场景)
学生:船长让他们赶紧撤离。关心所有的乘客与船员。
船长已经知道时间不多了。这最后一次的对话,也成了一次特殊的告别啊。
让我们再次读船长发出的一次次命令:
课件出示:快干--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快干--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快干--把克莱芒救出去!
千言万语都化为这一句“快干”。二十分钟,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课件出示: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作,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配乐读)
同学们,他考虑了船上的每个人,每件事,却唯独没考虑--他自己,他救出了男人、救出了女人,救出了孩子,却唯独没救出--他自己,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乘客,水手克莱芒,你想对船长说些什么?学生回答。
所以文中写到 课件出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所以作者这样评价道 课件出示: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小结:课件出示:用关注语言提示语、语言内容、顺序、联系说话场景的方法,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板书:忠于职守。
同学们,预习单上推送了《桥》这篇文章,大家快速阅读,文中的老汉与哈尔威船长有哪些相似之处?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做批注。
学生分享:第10段镇定自若,第20段感受他的威严,舍己为人。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这两篇课文都是通过简短有力的语言,感受人物的镇定、威严与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是现实生活中也大有人在。课件出示:张桂梅(配乐)
祁发宝。
英雄不分国界,感动不分时代,看到这些英雄人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更深刻的体会?
学生回答。
是啊,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英雄壮举源于伟大的品格。正如单元导语说的:
课件出示:(读)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同学们,诺曼底号就这样沉没了,哈尔威船长的品格深深的影响着我们,他的形象犹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每个人的心中。
作业: 课件出示:
1. 运用语言、动作的方法刻画一个人物的形象。
2.推荐阅读《吉姆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