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检测系列(十五)——第八单元 第一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检测系列(十五)——第八单元 第一课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检测(十五)
第八单元 第一课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右图所示人物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
A. 为官清廉,一身正气
B. 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C.领导的禁烟运动显示了抵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D.是清朝具有远见的大臣
2.“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其中“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21教育网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
A.迫切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B.反对中国禁烟
C.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D.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4.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右图中的“大劫难”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制度腐败
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8.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动者和时间是( )
A.1851年 洪秀全 B.1852年 洪仁? C.1851年 李秀成 D.1852年 陈玉成
9.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又发动侵华的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 )
①征服朝鲜 ②侵略中国 ③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 ④帮助朝鲜国家实现独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右图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这位英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洪秀全 B.关天培 C.李秀成 D.邓世昌
11.《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一条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增辟通商口岸
12.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
13.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4.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最能直接反映《扯线木偶》漫画寓意的是( )
A.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C.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D.清政府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5.下列条约中,清政府的赔款数目最多的是( )
A.《南京条约》 B.中俄《改订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7.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18.《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21·cn·jy·com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19.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www.21-cn-jy.com
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老四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郊民巷
2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就此主题收集了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下列各项中与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是( )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题,共5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先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8分)www-2-1-cnjy-com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2分)
(3)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2分)
22.(8分)历史诊断所
(1)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诊断结果:
(2)1860年IO月,八国联军闯入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劫掠之后,又烧了圆明园,使之成为一片废墟。2·1·c·n·j·y
诊断结果:
(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
诊断结果:
(4)规定开放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诊断结果: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以上材料反映以合同运动是被哪两股势力共同剿杀的?(2分)
(2)八国联军中的八国指哪些国家?它们是何时开始侵略中国的?(6分)
(3)八国联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4分)
2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台湾。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台湾是怎样被割占的?(3分)
(2)诗中“郑氏”指的是谁?“酷炎的夏日”指的是什么?(4分)
(3)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3分)
(4)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近来少数“台独”分子大搞“台独”活动。你能用史实对他们的行为给予有力的反击吗?(至少写出两个史实)(4分)21cnjy.com
2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02年,在北京的一家四合院,一位祖籍香港岛,1 880年曾移居台湾,1897年移居北京东交民巷的75岁高龄的老人在给儿孙讲自己的经历。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听众,请你根据表格把老人的讲述精要整理出来。2-1-c-n-j-y
(提示:三次战争名称、三大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重要影响、对老人居住权或户籍的影响,从这一过程中得到的教训等)(影响、教训各2分,其余各1分)  21*cnjy*com
战争
条约
重要影响
对居住权威
户籍的影响
教训
《南京条约》
户籍由中国变为

《马关条约》
户籍由中国变为

《辛丑条约》
居住权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D
B
B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A
D
B
A
D
D
A
二、非选择题:
21.
(1)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圆明园。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理。
22.
(1)正确。
(2)错误,“八国联军”改为“英法联军”。
(3)错误,中俄《瑷珲条约》改为《南京条约》。
(4)错误,中英《南京条约》改为中日《马关条约》。
25.
战争
条约
重要影响
对居住权威
户籍的影响
教训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户籍由中国变为
英国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
户籍由中国变为
日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居住权的变化
失去居住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