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检测系列(十六)——第八单元 第二课、第三课、综合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检测系列(十六)——第八单元 第二课、第三课、综合探究

资源简介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八下检测(十六)
第八单元 第二课、第三课、综合探究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右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从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B.洋务派筹建的北洋舰队
C.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
D.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3.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建海军 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21cnjy.com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5.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www-2-1-cnjy-com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
6.1895年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因列强钳制而更加艰难。为挽回国家利益,刚刚梦圆状元的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挂冠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这体现了他在践行什么样的思想主张?( )2-1-c-n-j-y
A.自强求富?? B.重农抑商?? C.实业救国?? D.文明开化
7.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走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 )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魏源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强学会成立 B.创立《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9.下面不是维新变法期间创办的报刊是( A )
10.若“百日维新”能实现的话,不久可能会出现( )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②考生在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④增加部分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光绪帝在位期间曾破例接见了当时未授予官职的一位读书人——康有为,康有为向光绪帝阐述了他的变法思想并提出进行变法,你认为康有为等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21*cnjy*com
A.为谋取一官半职 B.出风头、显示个人才华
C.为国家救亡图存 D.推翻封建传统文化
12.下列关于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的叙述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A.主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B.改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C.发展农工商业 D.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13.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福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①胡适 ②梁启超 ③谭嗣同 ④康有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4.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国近代教育最高行政机构也是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太学 B.京师大学堂 C.燕京大学 D.北京师范大学
16.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
A.《光明日报》 B.《人民日报》 C.《新华日报》 D.《申报》
17.中国古代教育水平居于世界领先,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了教育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教育开始吸收西方先进理念,下列说法中能体现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有(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京师大学堂的开办②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③开办新式学堂④废除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清政府之所以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是因为( )
①这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③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④清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了专制统治的弊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19.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初,下列可以做的事( )
①从《申报》上了解时事 ②报考京师大学堂
③考中状元光宗耀祖 ④买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救国救民,下列人物与事件前后搭配正确的是( )2·1·c·n·j·y
①严复——在《时务报》上介绍《天演论》②夏瑞芳——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③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④郭嵩焘——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6题,共50分)
21.(1O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注:都)以分中国为言……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注:心中害怕国家危机),不知死所(注:地方)。”
材料二 “敌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可已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材料摘自《上清帝第五书》,“清帝”指何人?(2分)
(2)材料一中所说的“瓜分豆剖”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二中所说的“揭竿斩木”又指的是什么?(4分)21·cn·jy·com
(3)紧随其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4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简表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
上海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年
福建马尾
左宗棠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上海
李鸿章
天津电报总局
1880年
天津
李鸿章
汉阳铁厂
1890年
湖北汉阳
张之洞
(1)依据表格中反映的信息,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4分)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互通有无),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深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捻:泛指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勤远略:指为皇帝解除外患)。”21教育网
(2)依据材料二,归纳这一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运动的目的有无实现?为什么?(3分)
2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6岁中秀才,1885年中举人,1894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他认为从政无望,乃致力于实业和教育。”
材料二:“……他把经营实业的部分盈利,投入文化教育事业。他先后在家乡南通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尤以专科学校为有名,其中纺织、农业、医学三校成绩最好,1920年三校并为南通大学。”21·世纪*教育网
(1)材料一中提到的“他”是谁?他“致力于实业和教育”的成果有哪些?(6分)
(2)他“致力于实业和教育”的原因是什么?(4分)
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资本主义列强用炮舰轰开中国圆门时,清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多数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但一些比较开明的知识分子却开始关注外部世界,了解西方各国情况。【来源:21cnj*y.co*m】
(1)林则徐和魏源对待西方的态度和前人有什么不同?(4分)
(2)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6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高官,鲁迅先生对这种科举制度是深恶痛绝的,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毒害下的产物,不过鲁迅先生是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近代社会对科举制度作出的中肯的批判。www.21-cn-jy.com
材料二:“……规定儿童七岁入学,对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做官,升入高等学堂,从事实业。章程中开始注意了大、中、小学之间的衔接,但从课程设置来看,经学课时最多,还是立足于做官和升学。”
(1)材料一中的科举制度是在哪个朝代时形成的?(2分)
(2)请简要分析“鲁迅先生对这种科举制度深恶痛绝”的原因。(3分)
(3)这是哪一个文件的内容?
(4)这个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1)上文“直达于上”和“上鸡鸣而起”中的“上”指的是谁?(2分)
(2)戊戌变法中的什么法令导致了上述材料中的情景?(2分)
(3)19世纪中后期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几乎与此同时的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为什么?(提示:从各自的背景、内容去分析)(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D
C
A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B
B
D
D
A
D
D
二、非选择题:
21.
(1)光绪帝。
(2)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戊戌变法。 失败。 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群众,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并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自上而下的改革自然不会成功;顽固派势力强大,不允许改变祖宗之法,这个阻力是维新派无法克服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想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的道路走不通。(言之有理即可)
22.
(1)①洋务派创办了一些军事、民用企业(增强了国防力量,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③所办企业大多数处于沿海或沿江的优越位置。④运动的代表人物大都是地方大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通过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对内镇压人民运动,对外可以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
(3)对内的目的基本实现,对外的目的没有实现。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
24.
(1)从闭关锁国时期的自大无知,轻视西方国家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2)产生变化的原因在于鸦片战争失败的残酷现实,使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师夷”才能“制夷”,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中国才能有出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5.
(1)隋朝。
(2)脱离实际,不能培养有用人才,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3)《奏定学堂章程》。
(4)标志着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