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讲巧练《〈论语〉十二章》【要点存盘】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向一切人学习的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新旧知识相结合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宜说悦乎 “9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与朋友交往应该做到诚信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1.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志向,并矢志不渝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文化常识】关于“八”的文学常识1.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 、何仙姑、蓝采和、 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2.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3.文起八代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4.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5.八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离lí、艮gèn、兑duì;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6.八端:礼、义、忠、孝、悌、廉、知、耻;8.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小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山城记》。9.扬州八怪: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10.八拜之交,包括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还有生死之交。【精选习题】一、情景默写1.(2021秋·山东滨州·七年级统考期中)填空。(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中阐述了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天净沙秋思》中的点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莺燕的活动突出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7)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5·山东烟台·中考真题)根据提示填空.⑴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3.(2021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4.(2021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21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提示填空。(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2)2013年5月下旬,第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开幕,请你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们对世界各国嘉宾的欢迎之情。(3)《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中表达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18秋·七年级课时练习)默写与“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内容相近的一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018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按要求填空。⑴《论语》是记录_______________ 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⑷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⑸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8.(2020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对照别人的短处改正自身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根据提示填空。(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博会期间,喜迎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3)文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中表达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________,________?”(6)子夏曰:“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10.(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用课文原句填空。(1)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届时,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和运动员。(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注重回顾,要从旧知识中“知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谈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并引用了我们学过《〈论语〉十二章》中的一段话,他说:“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填写的句子出自《(论语〉十二章》)(5)《论语》中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论语〉十二章》(1)文中阐述了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即要按时温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正如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可见兴趣的培养多么重要!(4)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只要善于学习,人生处处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古文中有许多充满辩证思维的名句,例如《论语·为政》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12.(2021秋·七年级课前预习)默读课文填空。(1)《〈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论语〉十二章》中表示应虚心向别人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孔子在《〈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乐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13.(2020·七年级单元测试)古诗文默写。《(论语)十二章》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孔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在河边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我们时光一去不复返;子夏的“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方法;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强调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性。14.(2020·浙江·七年级期中)博之以文,约之以礼:求真养正,文行并美。书香《论语》浸润于校园点滴之中,本次校庆将特别展出“《论语》文化栏”,请将文化栏填充完整。三.品读语录 二.感知《论语》 一.走进孔子◆善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学习要经常温习,方能获得新知。 ◆勤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勤于思考,做到学与思相结合。 ◆惜时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时光如流水,要珍惜时间。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4)_____________学派创始人 ︽ 论 语 ︾ 文 化 栏15.(2022·全国·七年级假期作业)【引经据典析人名】中国人取名讲究文化内涵。下面的名字源自《论语》,请完成探究表格。名字 出处 寓意知新 ⑴_____,可以为师矣。 做人要勤学好问,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省身 吾日三省吾身 ⑵________是知 ⑶_______,_______,是知也。 做人要实事求是,坦诚面对自我。二、句子默写16.(2020·七年级单元测试)名句填空(1)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________,________。(4)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5)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罕》(6)《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请根据语境还原孔子和弟子们的对话场景。【场景一】孔子与子贡谈论学习之道。一日,子贡问孔子:“学习和思考有何关系呢?”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贡若有所思。几日后子贡在课上分享温习知识并思考后的新理解,新体会,孔子不由感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景二】一日,子路对孔子抱怨:“我们学习的条件太艰苦了,我一点都不快乐!”孔子批评道:“你怎么这样想呢?你看颜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场景三】一日,孔子在给曾子讲学。曾子问孔子:“___________”孔子回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7.(2022·七年级课时练习)《〈论语〉十二章》(1)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学而》)(2)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学而》)(3)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学而》)(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5)子曰:“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为政》)(6)子曰:“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为政》)(7)__________________,回也不改其乐。(《雍也》)(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雍也》)(9)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述而》)(10)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子罕》)(1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子张》)18.(2022·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背诵《<论语>十二章》,并完成下列填空。(1)________,可以为师矣。(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是“____________”。19.(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用课文原句填空。⑴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韩愈《马说》)⑶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⑷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⑸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写出因早晚时间不同而景物变化无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0.(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1)蒹葭采采,_________。(《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3)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4)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5)何处望神州?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6)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参考答案1. (1)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2)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5)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6)几处早莺争暖树,【解析】根据括号中的作品提示或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句子,注意易错字的写法:鳊、桕、罔、殆、涯、莺、啄、禅,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两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小题1注意“罔、殆”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3.(1)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型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这一题型对考生有较高的要求,在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注意“罔”不要写成“网”,“殆”不要写成“怠”。4.(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不亦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根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语句的能力。(1)“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针对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2)不亦乐乎:原意为“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用来表示程度极深。此词与“忙得”正好相搭配。(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习方法。正好和“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相合。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有朋自过方来不亦乐乎(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古文的背记与默写。试题为理解性默写,难度较大,要对每个语句理解其意思。注意背记要准确,理解要到位,书写要正确。本题中的“罔、殆、知之者”等字容易写错。点晴: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的理解进行筛选,才可以正确地写出答案。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理解与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理解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指学与思要结合起来。7. ⑴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丘仲尼春秋思想教育 ⑵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⑶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此题考查与《论语》相关的文学常识。(2)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句子,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愠”“逝”“昼”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8.(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不亦乐乎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默写古诗文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愠、善、罔、殆几个易错的字形。9.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有朋自过方来 不亦乐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罔、殆、善、愠、笃”这几个字的写法。10.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解析】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温故、罔、殆、知之、好之、浮云、焉、逝者、舍”等字词容易写错。11.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应注意易错及重难字词,如“愠”“浮云”“焉”“罔”“殆”;要注意“好之者”不要写成“好知者”,“温故而知新”不要写成“温故知新”。12.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解析】略13.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博学而笃志【解析】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殆、博、笃”易写成别字,“罔、逝”笔画易写错。14.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儒家【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古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矣、罔、殆、逝、昼”等字词容易写错。15. 温故而知新 做人要自知,时常反思,扬长避短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解析】(1)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温故、知新、知之”等字词容易写错。(2)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出自《论语·学而》,作者曾子;告诫自己做人要自知,时常反思,扬长避短。16. 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一箪食 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 “知之”“好之”“乐之”哪个重要呢?【解析】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愠、忠、惑、逾矩、曲肱、逝者、昼、罔、殆、箪、堪”等字词容易写错。17.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堪其忧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于我如浮云 择其善者而从之 匹夫不可夺志也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应注意易错及重难字词,如“愠”“惑”“罔”“笃志”;要注意“温故而知新”不要写成“温故知新”,“好之者”不要写成“好知者”。18. 温故而知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匹夫不可夺志也【解析】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匹夫。19. 人不知而不愠 骈死于槽枥之间 千里共婵娟 烽火连三月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解析】试题分析:1——4所有小题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5.6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小题1注意“愠”的写法。小题2注意“骈、槽枥”的写法。小题3注意“婵娟”的写法。小题4注意“烽火”的写法。小题6注意“晖”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20. 白露未已 山岛竦峙 人不知而不愠 闻说鸡鸣见日升 满眼风光北固楼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写错位,注意以下易错字的写法:已、竦、峙、愠、鸣、固、旷、怡、宠、偕、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