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二册 第一单元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第二册 第一单元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资源简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最新考纲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知识体系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考纲解读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2.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的人口发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工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已保持相对稳定。
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及其特点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构成要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特征分析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特点 出生率 高 较高 开始下降 进一步下降
死亡率 高 快速下降 继续下降,达低水平 低
自然增长率 低,且波动较大 高 逐渐降低 很低
平均寿命 较短 上升 继续上升 进一步延长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化 初期 工业化后期
(3)转变过程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然后出生率迅速下降,最终导致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从而完成从“高高低”型向“低低低”型模式的转变。
(4)影响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受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力水平是决定性因素。
(5)三个关注点
①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时人口总量达到最大,此后将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
②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有所上升。
③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三低”模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加快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原因。
[方法技巧]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时期多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原始型和传统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乙城市圈70年代。(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解析 通常判断三率的高低以0%左右为低,1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下为较低,1~2%为较高,2%以上为高,依次可以看出甲城市圈80年代和乙城市圈60年代、70年代可能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增长模式。
(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2~3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 图中信息反映出 (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3.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 2.B 3.B
解析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人口金字塔图,明确人口比重与人口数量的区别。第2题,0~14岁人口的比例是1982年高于2009年,所以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2009年大于1982年,所以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小于2009年;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与2009年大致相当,但是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所以本年龄段的人口数是2009年大于1982年。第3题,由上题可知,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影响了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2009年25~59岁的人口数量比重高、人口多,所以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4. (2011·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甲省 乙省
人口自然增长率(‰) 2003年 2009年 2003年 2009年
5.64 4.99 8.35 7.26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
答案 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解析 该题考查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对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获取解读、阐释论证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乙省(广东)比甲省(河南)人口总数多要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分析,其信息载体分别为表格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图中的近三十年务工经商人口流向。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1.解读图表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图表构成
人口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龄段男子与女子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在金字塔图中,横坐标一般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年不同年
龄、性别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些图是绝对数量。纵坐标一般表示年龄结构, 通过横、纵坐标可分析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
(2)图表类型
人口金字塔图基本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①年轻型: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未来这种类型的人口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必将迅速增长。
②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人口总规模继续增长。
③老年型:上宽下窄,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少年、青年人的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
④由于人口生育、死亡率的变化以及迁移、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型、葫芦型、圣诞树型等。
2.方法技巧
(1)读塔型,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2)读比重,判内容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考查内容: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3)看特殊,析变化
人口金字塔图不但具有不同类型,而且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金字塔图的内部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括:政策(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较大的自然灾害、军事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移动等。以下图为例,分析其特殊变化的原因。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在上图中,①处10~14岁年龄段人口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突然变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②处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③处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调,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示例】试题调研第2~3题,①读塔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定类型: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为年轻型和老年型,人口增长模式分别为“高低高”型和“低低低”型。
②读比重,判内容:1982年0~14岁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的比例比2009年高,故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2009年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大于1982年,所以人口平均年龄提高;2009年15~64岁人口比重明显高于1982年,因此2009年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2009年64岁以上人口比重显著增加,说明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③看特殊,析变化:1982年35~ ( http: / / www.21cnjy.com )39人口比重出现凹陷是战争所致,20~24岁人口比重 明显偏低是1959年~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所致。2009年25~34岁人口比重偏低是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考点二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国家类型 人口问题 影响 对策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经济、就业、资源、环境压力大,导致积累减少;形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和外籍劳工
人口问题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人口数量的多或少,增长速度的快或慢,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一定会出现人口问题。事实上,只有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时才会出现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范畴很广,除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速度的不协调外,还有人口年龄结构失调、人口性别结构失调等都属于比较严重的人口问题。
2.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问题复杂,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如下表:
问题 对策
人口众多的国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仍然存在较大压力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的状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延迟退休年龄
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
劳动年龄人口年龄升高,比重下降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发展职业教育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迁移量大,给社会管理和人口管理带来新挑战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加速建设全国高速路网
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2·广东文综)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比=×100。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白俄罗斯。 ( × )
国家 0~14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 15 87
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 15 107
解析 从表中数据对比看西班牙的老少比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113,这就是说西班牙老年人口是少年人口的1.13倍,而这四个国家少年人口的比重又都是一样的,因此在四个国家中西班牙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
(2)(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江苏省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江苏省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 )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解析 从江苏省2000年和2 ( http: / / www.21cnjy.com )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2013·浙江文综)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2~3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 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3. 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2.D 3.C
解析 第2题,本题结论主要通过判读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口变化过程线得出。1950~201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是正值,说明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A项错误;在各时间段中,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从约26‰下降到约10‰,下降幅度最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以下上升至以上,D项正确。第3题,通过对2010年的三率对比可知,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①是非洲,次高的②为亚洲,最低的④为欧洲,次低的③为北美洲。
(2010·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4. 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5. 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答案 4.B 5.B
解析 第4题,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1980年到2010年,本地区人口年龄结构最明显的特点是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还可从图中读出,1980年本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就已经超过了7%,且呈继续增大的趋势,即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5题,从图中1980年到2010年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该地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且出现了明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在亚洲国家中只能是日本。结合日本的国情,与俄罗斯相比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应为能源短缺。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判读分析该类图示时,一般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即明确横轴(自变量)、纵轴(因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各是什么,弄清含义,做到读图识变量。另外要注意从材料或图名中获取一些信息,名称中可能隐含有重要信息。
【示列1】试题调研第2~3题,横坐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死亡率,纵坐标为出生率,对角线的平行线为自然增长率。图名、图例中也隐含有重要信息:如图中图例分别表示不同的年份,是解读各大洲人口变化的“钥匙”。
(2)看线:采用“先分后合”法,先看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线的变化趋势,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从而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曲线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做到“看线理关系”。再综合分析各曲线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示列2】试题调研第2~3题,1950~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0年世界人口持续增长,1970年前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97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尤其是1990年以来,人口死亡率基本稳定,出生率下降明显。
(3)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一些特殊点,如极值点、交点、起止点等,这些特殊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充分领会其含义,做到“抓点求突破”。
【示列3】试题调研第2~3题,19 ( http: / / www.21cnjy.com )70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达最大值,因此据此可以判断1950~1970年世界人口处于高增长阶段,1970年后属于增长减缓阶段。另外这些特殊点通常会与人口数据计算联系在一起,考查计算能力,要注意把握纵、横坐标提供的单位数值,采取“垂线法”,即从某点向纵横坐标作垂线。
练出高分
一、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1950~2000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分析判断1~2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 1960年,我国人口增长出现明显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
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高于2000年
C.人口已出现负增长,为现代型增长模式
D.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并出现负增长
2. 1970~2000年,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B.出生率总体下降
C.死亡率明显下降 D.基本进入现代型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受自然灾害和政策失误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196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死亡率大幅度上升,出现人口负增长。第2题,1970~2000年我国出生率总体下降,死亡率波动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主要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读“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历史变化示意图”和“某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3~4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3. 人口金字塔图所示国家的人口增长处于 (  )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4. 有关阶段Ⅲ人口增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总数减少
B.新增人口数量急剧上升
C.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
D.人口压力更为严峻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从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应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阶段为低增长阶段。第4题,阶段Ⅲ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新增人口减少,老年人口比重会上升,人口压力有所减缓。
下图是“每隔5年世界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含预测)”。年龄分为未满15岁、15岁到65岁、65岁以上三个区间。读图,回答5~6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5. 图中甲表示的是 (  )
A.未满15岁的人口比重
B.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
C.未满65岁的人口比重
D.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
6.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老龄化使得人口总负担系数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老年负担系数和人口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D.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
答案 5.B 6.C
解析 第5题,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15岁到65岁的人口比重最大。第6题,读图可知,人口负担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
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7~8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7. 2012年某市人口出生率为9.63‰,死亡率为7.56‰。目前,该市人口增长所处阶段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8. 下列事件或现象在人口增长模式③阶段更经常出现的是 (  )
A.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
B.举办金婚庆祝活动的夫妇很多
C.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大城市生活
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
答案 7.D 8.C
解析 第7题,将出生率与死亡 ( http: / / www.21cnjy.com )率与图中信息对照可判断处于④阶段。第8题,③阶段属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出生率迅速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对应工业化初期,因此C项对。
下图示意“某国2008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9~10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9. 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  )
A.为发展中国家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
10.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  )
A.年龄结构 B.性别结构
C.生态环境 D.移民政策
答案 9.D 10.A
解析 第9题,该国65岁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人口比重大,少年儿童比重小,应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从图中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性别比例失调。第10题,正常婚育年龄为20~24岁。从图中看出20~24岁(对应0~4岁)人口比25~29岁(对应5~9岁)多,因此年龄结构是导致两年龄段人口差异的主要原因。
生育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数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65岁以上及14岁以下)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人口生育率和抚养比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11~13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11.20世纪七十年代至今,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且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B.养育子女的成本大幅上升
C.养老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
D.计划生育政策的有力实施
12.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儿童人口数量的时间大致是(  )
A.1990年 B.2000年 C.2015年 D.2022年
13.未来总抚养比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导致我国 (  )
A.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C.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变化
D.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压力加大
答案 11.D 12.D 13.C
解析 第11题,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是导致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育率持续下降且保持在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第12题,根据抚养比的概念可以判断,当儿童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相等时,二者人口数量相等。据图可以看出2022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儿童人口数量。第13题,未来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老龄人口比重增加,因此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将发生变化。
二、综合题
14.据下图和表“北京市200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年份 自然增长率(‰)
2000 0.9
2001 0.8
2002 0.9
2003 -0.1
2004 0.7
2005 1.1
2006 1.3
2007 3.4
2008 3.4
2009 3.5
2010 3.1
(1)依据表数据,在图中画出北京市2000年至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折线图。
(2)2008年四川省出生率较相邻年份高,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增长率却有所降低,说明________升高,其原因为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2000年北京市和四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65岁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8.4%和7.45%,2008年则分别为8.7%和10.95%,结合图分析,两地新增人口比重较高的是________,老年人口比重增加较快的是________,劳动力相对丰富的是________,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图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死亡率 自然灾害(地震)
(3)四川省 四川省 北京市 四川经济相对落后,人口迁出较多,北京经济发达,迁入人口多
15.读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2005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年龄构成 城市人口比重(%) 人口/每公顷耕地 人均GDP(美元)
0~14岁(%) ≥65岁(%)
A国 9 10 15 18 88 0.2 27 460
B国 25 8 36 4 28 3.3 2 800
C国 41 16 44 3 16 5.3 710
(1)表列A、B、C三国中,人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这类人口问题一般出现在________(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根据表中资料说明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3)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根据以下ODR计算公式,A国的ODR为________。
计算公式:
ODR=×100%
(4)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A国ODR大于C国,但A国青壮年负担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C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C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对该国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 (1)A国 老龄化 发达
(2)人均GDP越高,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越低。
(3)26.9%
(4)人均GDP高(或少年儿童比重小,抚养负担轻)
(5)特点: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
趋势:人口将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
建议: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或提高人均GD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