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2022《生物学课程标准》解读义务教育目录1课程目标变革2课程内容变革3评价考试变革4课堂教学变革01课程目标改革(学生发展为核心)课程理念生物学课程目标演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林崇德2016年)一个中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点学生应该具备了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案例分析02课程内容变革(主题大概念)03评价考试变革04课堂教学变革(素养+实践)课例分享《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备教材教学目标——课标研读概念2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2.2.4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都具有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2.2.5 动植物类群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2.4 我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2.4.2 可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多种方式保护生物资源,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是保护生物资源的基本遵循。一、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生命观念)二、基于对实验的观察和材料的阅读,运用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总结鸟有哪些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科学思维)三、针对“为什么家鸽能飞,人不能飞”这一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探究实践)教学目标重点:探究和观察“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并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难点: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的组织教学。重难点备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学过程播放一段家鸽飞翔的视频。教师 提出问题:家鸽能飞,人能飞吗?学生 学生代表尝试。得出结论:不能飞。教师 提出问题:为什么家鸽能飞人却不能飞呢?学生 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出假设,家鸽的体型是流线型,家鸽有翼,翼上有羽毛,家鸽的体重轻。教师 自主合作探究1:流线型的体型有助于家鸽的飞行吗?(鱼是流线型,流线型的仿生学可以用飞机模拟)学生 投掷纸片发现飞的慢,流线型飞机飞的快。得出结论,流线型的体型能减轻飞行时空气的阻力。教师 自主合作探究2:家鸽有翼,翼上有羽毛有助于家鸽的飞行吗?学生 剪掉飞机的翅膀尝试飞行,发现飞行距离明显变短。家鸽有翼,翼上有羽毛可以使鸟振翅高飞或者平稳滑翔。一、课堂导入:二、观察思考三、合作探究教师 飞不起来是因为没有翼了,还是因为太重了?学生 用小型纸飞机尝试发现还是飞不起来。得出结论:家鸽有翼,翼上有羽毛有助于家鸽的飞行。教师 自主合作探究3:如果在有翼的情况下,体重会不会影响鸟的飞行呢?(学生设计实验)学生 用大飞机的翅膀装在小飞机上,或者在飞机上绑上重物,记录飞行距离。发现体重越重飞的越近,发现体重越轻飞的越远教师 鸟为了减轻体重不但有轻薄的羽毛,还有结构特殊的骨骼,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鸟类的骨骼有什么特点呢?(出示鸟和哺乳动物的骨骼 )学生 发现家鸽的骨轻、薄、坚固,而且长骨中空,可减轻体重。得出结论:家鸽有翼,翼上有羽毛可以使鸟振翅高飞或者平稳滑翔。骨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有利于鸟类的飞行教学过程教师 拥有流线型的体型和有羽毛的翼,家鸽就可以飞行了吗?学生 需要给它一个力。教师 自主合作探究4:鸟的飞行与动力有关吗?让不同的同学尝试投掷纸飞机,看鸟类的飞行距离是否有区别。学生 发现动力不同,飞机的飞行距离不同。教师 家鸽可以长距离飞行,鸟飞行动力大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家鸽的肺和哺乳动物的肺。学生 发现鸟类喙的周围有许多的气囊,气囊可以辅助肺的呼吸。教师 给学生讲述双重呼吸的作用原理。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制呼吸的模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更好的感受鸟的双重呼吸。教学过程四、作业布置最后通过课堂延伸过程,展示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引起学生重视实验对照原则,进而深化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核心素养。五、课堂延伸板书设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身体呈流线型有翼,翼上有羽毛肺行双重呼吸骨骼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分类 纸片 飞机 有翼 无翼(大) 无翼(小) (1) 投掷 (2) 投掷 (3)投掷飞行距离(流线型)(有翼、羽毛)(轻)哺乳 鸟特点1.以常见的家鸽为起点展开实验引导观察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2.以课本为基础,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3.学生自制实验装置,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将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实验进行量化分析反思与评价,将教材中简单的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知识具体化。4.将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核心素养在实践中升华。教学反思2022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