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种间关系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群落的结构第2课时种间关系课件(23张ppt)-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第2课时 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
原始合作
捕食
种间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1、原始合作(互惠)
(1)概念: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_______,但是分开后,各自______________;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
都受益
也能独立生活
双方互利;若分开也可独立生活
海葵与寄居蟹、鳄鱼与牙签鸟
海葵坐着“寄居蟹开的房车”在海底旅行,但它要确保司机安全
蚜虫和蚂蚁是原始合作的典型事件,蚂蚁喜欢吃蚜虫分泌的蜜露,并把蜜露带回蚁穴喂养幼蚁。同时,蚂蚁精心保护蚜虫,驱赶并杀死蚜虫的天敌,越冬时还会把蚜虫的卵带回蚁穴加以保护。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1、原始合作(互惠)
2、互利共生
(1)概念:两种生物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
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
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藻类
繁殖单位
地衣 = 藻类 + 真菌
有机物
水分、无机盐
真菌菌丝
地衣(藻类与真菌共生体)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2、互利共生
个体数
生物A
生物B
A
B
时间
营养关系
(3)特点: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3、种间竞争
(1)概念:____或________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_________和_____而产生的________的现象。
两种
更多种
有限资源
空间
相互排斥
(2)举例: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狮和斑鬣狗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势均力敌”型
“你死我活”型
(4)特点:
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 食物重叠的范围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①竞争能力悬殊时,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绝
②竞争能力相当时,相互抑制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2)举例: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4、捕食
变色龙捕食蟋蟀
射水鱼喷水捕食蟋蟀
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生活在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捕食雪兔。研究人员在90多年的时间里,对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做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1.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
2.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起何作用。
4、捕食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3)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4)特点:
生物A为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
生物B为____________,_____增加______减少;一般情况下数量峰值_____;
被捕食者



捕食者



易错提示  以下情况不属于捕食:
a.一种生物以非生物为食,如牛饮水;
b.一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如鲈鱼以本种的幼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
“先增先减”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的为捕食者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5、寄生
(1)概念: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中_________并通常对宿主_________的现象;
(2)举例: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液
组织
已消化的物质
获取营养
产生危害
蚊子与人、噬菌体和细菌、马蛔虫和马
寄主受害,寄生者受益,分开对寄生者不利。
菟丝子
噬菌体
人蛔虫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4)数量坐标图和营养关系图
宿主的个体数有可能减少,有可能不变;
一般情况下,宿主的个体数不会变为零。
5、寄生
一、种间关系的主要类型
个体数
时间
A 宿主(寄主)
B 寄生者
个体数
时间
A 宿主(寄主)
B 寄生者
体内寄生
体表寄生
A
B
A
B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问题探讨
稻田中生活着多种底栖动物。在稻田中饲养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由于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底栖动物和杂草都会减少。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因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讨论
1.河蟹与底栖动物(如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2.提高河蟹的种群密度,稻田中其他动物种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河蟹捕食底栖动物,它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河蟹和某些底栖动物可能还会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因此河蟹与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还包括种间竞争。
河蟹会吃掉更多的底栖动物和杂草,导致底栖动物等的数量减少;
河蟹的爬行活动对田泥有松动作用,可以改善田泥的土壤肥力而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会引起以水稻为食物的其他动物的数量增加。
(1)同升同降
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
(2)一升一降
一方灭绝
种间竞争
两方皆在
寄生
(3)交替升降
此消彼长
升降相随
种间竞争
捕食
二、判断种间关系
1、曲线分析法
二、判断种间关系
2、从特征上区分
(1)种间竞争与捕食
种间竞争是因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以维持自身生存。
(2)捕食与寄生
捕食是获取对方正常组织,造成器官、组织结构不完整,导致对方死亡;寄生是生活在一起的生物,一方获利并对另一方造成损害,但一般并不把对方杀死。
(3)互利共生与原始合作(互惠)
原始合作的两种个体分开后各自能独立生活;互利共生的两种个体分开后至少对一方不利。
互利共生是物种之间不能分开的一种互利关系,这种关系已经达到了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能生存的密切程度。
种间关系比较
关系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A B 互利共生
寄生
种间竞争
捕食
原始合作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
彼此有利相互依存
地衣、根瘤
+-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
种群A得利种群B有害
+-
蛔虫和人
水稻和稗草
羊与草、狼与羊
++
彼此有利,可独立生存
海葵与寄居蟹
课堂小结
共 栖
互利共生
种内互助
种内关系
同类相食
争夺配偶
争夺生活场所
种间关系
种间互助
种间斗争
寄生
竞争
捕食
种内斗争
蜂、蚂蚁等
母鸡保护小鸡
生物之间的关系
(1)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2)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通过捕食关系在数量上相互制约。
(3)一般情况下,捕食者不会将被捕食者全部捕获;寄生生物一般会给宿主造成一定伤害,但不立即导致宿主死亡。          
课堂小结
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
捕食
互利共生或原始合作
寄生
寄生
课堂练习
种间竞争
(体表)寄生
捕食
(体内)寄生
互利共生
原始合作
说出以下图形分别对应的种间关系
课堂练习
1、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开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敌害与鳄鱼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属于寄生关系C.鳄鱼与小鸟之间属于原始合作关系
D.小鸟与小虫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2、某种植物病毒V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种间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D
作业
A
3、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互利共生关系
C.按蚊幼虫与藻类是捕食关系
D.鱼类与按蚊幼虫是捕食关系
4、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松毛虫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
A.种间竞争和互利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互利共生 D.寄生和捕食
B
B
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