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与立意近几年,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新宠,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写作观和写作实践,带来了从审题到写作的一系列变化。为此,我们也要快速适应这种新的考查方式,尤其是要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在特定情景下,精准解读,精明解答,是专业性很强的实用性写作。简而言之,任务驱动型作文,即是针对特定任务来回答问题。任务型作文要求考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呈现思维的深化,要有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审题决定成败,立意决定生死。”如何正确把握材料内容,认清材料的限制性与开放性,精确审题、精准立意,成为写作最重要的一步。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它有自己的规则,不可能让你信马由缰、天马行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去审题,使作文题意明确和观点鲜明,才能拿到作文高分。审题: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义,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立意: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高考作文对立意的4点要求:正确、新颖、深刻、集中。读懂材料的内容,挖掘材料的含义,确定自己的观点。如何审题立意的技法点拨一、围绕“任务”,多方审题任务驱动型作文带来的审题变化,就是既要审材料,又要审“任务”,重点是审“任务”,不像一般材料型作文那样重点审“材料”。1.审准材料:理观点,析联系(1)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读懂材料,弄清并概括内容,抓住关键的要素(或对象);(2)概括不同对象的观点及观点产生的原因;(3)围绕每个观点挖掘问题的本质,对信息点进行辨析,联系社会现实进行推理。特别说明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不少是复合型材料,理解时要关注以下两方面:(1)将复合型材料从时间、空间、属性等角度进行分类处理,找到碎片化材料的内在关联;(2)仔细研读“引导语”(即“内容指令”),即对前文材料起概括和总结的句子。2.审准“任务”:明确五项任务指令(1)围绕什么内容写的内容指令。这是审题的关键。有时考生难以把握命题者试图引导考生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议论,因而造成作文立意不明或立意不准的后果。因此,要把材料引导语认真仔细地阅读准,思考清。(2)给了什么样的写作情境。任务指向的材料会出现或矛盾、或对立,可引人深思的情境或问题,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案。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深入分析,对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3)写作主体是谁。高考作文“写作指令”对写作主体的要求不仅仅是“考生”的实际身份,而且是置于真实具体的写作情境中的交际主体,因而对写作主体就有时代背景、身份、年龄、职业、经历等方面的显性或隐性规定。审题时一定要明确这一点。(4)读者对象是谁。过去,高考作文写作是长期缺失读者对象意识的。如果有,也是投评卷者所好。现在,写给谁,任务指令中已经很明确、具体了。(5)使用什么样的对话文体。如材料规定的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等。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成为新宠,意味着审题准确这一标准发生了变化,不只是要审准材料,更要审准任务指令。我们也只有转变审题重心和方向,以审读任务为主,才能更好地适应题型变化,才能准确地掌握“审题准确”的内容标准。二、扣住“任务”,综合立意任务型作文要求全面读懂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抓住材料的一点就开始作文。任务型作文往往在材料中出现多个人物、多种看法,它们的关系往往相同、相反、相对、递进等,考生必须对每一个点都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和概括后,再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整体理解材料,确定立意。三、审题立意必须明确方向朝正确的方向立意,即向积极的方向,向有思想价值的方向。朝新颖的方向立意,运用求异法,对材料主旨作出反思。辩证立意,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但行文时不要平均使用力量。但不论哪个方向,所立之“意”都要与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思想、与时代精神相一致。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初到美国的留学生,不知该如何做西红柿炒蛋,为了招待朋友,男孩发微信向母亲求助,隔着时差的大洋彼岸,父母二人大半夜爬起来争录视频教西红柿炒蛋。有一个小伙伴问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多少,男孩呆住了……读完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方向:材料引导语暗示了命题人的立意指向,感受父母之爱,更要感恩父母,给予爱的回报。围绕“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立意,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视为基本符合题意。但不可以用这件事来批判中国教育制度。切题立意:1.谈“自立”、“学历和能力”不可偏废。2.谈“爱的味道”“家的味道”、“乡愁”、“回家”、“回国”、“亲情”、“故乡情”、“祖国情”。3.谈“父母恩”,进而谈“祖国恩”。例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据报道,一名女子买了两张高铁票,一个座位自己坐,另一个座位放行李,当其他无座乘客提出可否将行李放在脚下,让大家坐一会儿的请求时,女子拒绝了,并表示自己不想和别人坐在一起。②去年曾有报道称,某艺人生孩子时花重金包下上海某家公立医院一整层VIP产房待产,排场十足。③你工作一天,拖着疲累的身躯走进地铁,眼瞧着有一个空位,心中大喜,准备坐下,旁边的小孩忽然伸出一只小手按在空位上,尖声大喊:“妈妈快来,我给你占座了!”④公司为加班的同事提供福利晚餐,一份两荤一素的快餐只需要1元钱,当你奔到饭堂,却被告知晚餐卖光了,因为某一位同事将最后10份快餐买下,带给家人吃。⑤我花自己的钱,需要受别人管吗?A.我挥霍自己的钱,给自己买来快乐不关你事。B.即使是花自己的钱,也不能花得毫无规矩。这道单选题,你选择A还是B呢?“有钱能为所欲为VS有钱不能为所欲为”,当这道辩论题摆在你眼前,你会支持哪一方?请根据以上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方向:材料中虽没有议论性的文字,却暗藏命题人的价值倾向。比如材料②,某艺人花重金包下某家“公立医院”一整层VIP产房待产,仅仅是为了“排场十足”;材料④,公司为加班的同事提供只需要1元钱的福利晚餐,一位同事却将最后10份买下带给家人吃。很显然,命题人反对过度占用公共资源、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考生写作时不能违背这一价值判断。作文注重引导考生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提高道德修养。五则材料选取了不同的生活画面,展现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考生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并针对核心问题谈自己的看法,观点必须明确。切题立意:1.有钱更应有德。2.有钱也不能为所欲为。3.花自己的钱也要守规矩。四、审题立意步骤1. 审清材料内容,按照这4个方面审清材料的内容:对象性内容、过程性内容、关系性内容 、目的性内容。从所给材料内容中分别对应找出四个内容:对象性内容、过程性内容、关系性内容 、目的性内容。材料内容:对象性内容:何人、何事、何物、何概念过程性内容:首先,然后;起因、经过、结果关系性内容: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概念与概念之间目的性内容:含意含意的范围(多角度):因为不同的对象、过程、关系会产生不一样的含意,也就意味着含意有一定的范围。2.审清引导语,抓住引导语的关键词、重点句、暗示语等,来确定文章的重点。3.审清要求,确定文章范围。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选材,审清情境要求,才能使文章内容切题,重点突出。 随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我的立意:___ _【立意探索】(1)审准任务任务指令 具体内容情境指令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身份指令 班级的一个学生读者指令 全班同学内容指令 对三个历史人物的感受和思考文体指令 发言稿(2)综合分析材料中有三个历史人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阅读材料时,要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的精神品质,明确立意的角度,然后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人物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注意发言稿的格式。①就齐桓公来说,“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说明管仲与齐桓公之间有“一箭之仇”,但是齐桓公为“成就霸王之业”采纳了鲍叔的建议,“重用管仲”,九合诸侯,“终成一代霸业”。可见,齐桓公志存高远、心胸宽广、善纳良策、唯才是用,这是他成为一代霸主的关键。据此,可立意为:心有多宽,就能走多远;能容善用,方成大事。②就鲍叔来说,在齐桓公征伐诸侯、欲霸天下的关键时期,向齐桓公举荐了管仲,而且“甘居其下”,司马迁说天下人“多鲍叔能知人”,可见鲍叔作为人臣能审时度势,不计私利,知人善举,谦虚礼让。据此,可立意为:慧眼识才,举贤任能;国家至上,屈己让贤。③就管仲来说,齐桓公重用了他,他也没有让齐桓公失望。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管仲任职期间,恪尽职守,辅佐齐桓公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孔子所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是对管仲才能和功勋的高度评价。参考立意:天生我才,定当报国;感恩知遇,建功立业。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我的立意:_______________【立意探索】(1)审准任务任务指令 具体内容情境指令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身份指令 中国青年代表读者指令 参加会议的各国青年内容指令 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文体指令 演讲稿(2)综合分析材料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两则名言。墨子的话出自《墨子·兼爱》,意思是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话出自他的《丧钟为谁而鸣》,意思是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每个人都与他人密不可分。墨子与约翰·多恩的话都强调了如何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提领下面的材料。第二层是联系现实。引用的语句和事实是对第一层意思的拓展,要抓住“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和“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思考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总之,整个材料所反映的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话题。参考立意:①携手世界,共创未来;②推动构建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家园;③团结合作,守望相助;④同呼吸,共命等【模拟演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唐朝画家戴嵩有一幅“斗牛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有一天,马知节把这幅“斗牛图”从箱底拿出来晾晒,被一个路过的农夫看见。农夫笑着说:“牛打架的时候,一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力气再大的人也没有办法把它拉出来。这张‘斗牛图’,两头牛打斗时尾巴却举得高高的。这根本和实际情形不一样嘛!”欧阳修曾得到一幅古画,画着一丛牡丹,花丛之下有一猫,欧阳公不知此画是否为精品佳作。丞相吴育与欧阳修为姻亲,吴育一见此画,便说:“此画当称为‘正午牡丹’。从何得知呢?其花瓣披散,色彩枯燥,这是中午时分花的形态。画中猫的眼瞳细如一线,这正是正午时的猫眼。”上面两则材料,给你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哪些启发?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我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探索】 本次作文材料属于故事性材料,第一则是《戴嵩画牛》,其中主要讲述了文章中著名的画家戴嵩遭到农夫的批评,其实际上却暗藏了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戴嵩画牛》的这个故事,向我们说明了对于任何客观事物都要有细心观察的心态。第二则故事《正午牡丹》的寓意:我们写文章作画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缺乏崇实的精神,就不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参考立意:①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②真是艺术的生命;③观察和思考是通向艺术的桥梁;④每个人都需要细心严谨的工匠精神;⑤学习需要求真务实、探寻真相的勇气等。2.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作文的立意。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林觉民《与妻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鲁迅《这也是生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电影《蜘蛛侠》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以上的名言激起了你哪些思考和感想?请带着这些思考和感想写一篇发言稿,在高一年级的期末表彰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我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探索】 此次作文的材料属于名言类材料。第一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说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用世精神和价值取向:士应当以弘扬道为己任,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第二句“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意思是乐意牺牲我的一生和你的一生的福利,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第三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中的“我”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会对所有人和事物有影响,那么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发挥自己的力量。我们应该心中有他人,眼中有世界,应该具有为国甘于奉献、勇于担责的大境界。第四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就是说能力强的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相对来说会更大些。一个人拥有了一种能力,就努力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本次材料的四句名言,可以抓住关键词“责任”来立意。参考立意:①青年要有所作为,担当历史使命;②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责任;③青年人应当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甘于奉献,勇担重任;④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⑤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从首颗人造卫星到一箭三星,从无人试验飞船到航天员太空出舱,从探测器绕月飞行到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航天事业正大步迈向国际最前沿。2020年,北斗三号已经实现全球组网,火星探测也已启程,中国人认识和探索太空之旅正积蓄力量,向更高目标挺进。材料二: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勋已经牢牢铭刻在新中国史册上。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习近平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节选)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①一位准备报考航天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写给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老科学家的信。②为参加学校举办的“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做强国一代新青年”演讲比赛,写一篇演讲稿。③为参加市科协主办的“纪念‘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年”主题征文活动,写一篇时评。④“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中观看《东方红一号》纪录片后的观后感。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我的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探索】 两则材料取自新近主流新闻媒体报道,极具时代主旋律。材料一描述中国太空探索历史发展进程;材料二摘自最高领导人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该作文取材于2020“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的时政背景,题干设定了四项基于不同写作者身份、不同交际语境、不同读者对象的写作任务。写作时,立意构思、谋篇布局,均须结合上述两个材料,贴合时代背景,符合文体特征。参考立意:(1)任务一:①谈自己志愿选择的动机与未来的职业规划;②谈自己对参与“东方红一号”的老科学家所体现的伟大精神和丰富内涵的认识与理解;③谈当代高中生如何追星才能引领自己更好地成长,成为强国一代新青年等。(2)任务二:①谈自己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的理解及其在当代中国建设与发展中的价值意义;②谈当代高中生如何向参与研制“两弹一星”的一代人学习,激发并厚植家国情怀等。(3)任务三:因为任务③写作文体指令为时评,可以侧重选择“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背后凝聚的精神力量来评议,阐发“两弹一星”精神、强国梦想的时代意义。(4)任务四:须围绕《东方红一号》纪录片,结合“东方红一号”何以能成功发射来谈自己的感悟,阐述老一代航天人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以及新时代青年人如何弘扬“两弹一星”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精神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