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教案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篮球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教案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资源简介

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学 习 目 标
通过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学习,使90%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运球上篮技术;
通过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的教学和练习,提高学生弹跳、耐力、协调、灵敏素质;通过HIIT间歇性体能练习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
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身体练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积极探索创新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学习 内容
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2.HIIT间歇性体能练习
重点
掌握“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节奏步伐
难点
与上篮相结合的技术动作
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技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
场地 器材
室内篮球场1个(四个篮球架);篮球 38个;音响设备1套;标志纸1圈;敏捷梯4个
安全 措施
运动负荷的掌握;2.组织练习安全提醒;3.器材安检
教学 流程
课堂常规(队列)→球操→慢跑、球性练习→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学习(原地、阶梯、模拟、上篮、行进间)→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分组分层、合作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成果展示→HIIT间歇性体能练习→小结
教学过程
课 堂 常 规
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集合
队列练习
要求
站队整齐;
精神饱满
教师活动
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2.口令指挥
热 身 运 动
充分活动各关节
球操、球性;
慢跑
要求
热情投入; 2.遵守规则
强调注意事项、安全问题
体验动作(无框);
为主教材铺垫、过渡。
内容
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2.阶梯辅助练习;
学生活动
1.听要求做动作; 2.掌握一大二小三
要求
示范、纠错、关注困难生;
2.示范。引导学生行进路线,解决节奏与步伐;
3.体验上抛球一定的高度(运动逻辑学习);
4.掌握、巩固运球上篮技术;
5.提高学生弹跳、协调性等素质;
6.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竞争意识(运用意义学习);
7.获得成功感,树立榜样作用
3.“M”路线模拟运球上篮;
按路线,上篮抛球、接球
引导学生按“M”路线经过标志物(线)摸拟上篮动作
4.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有篮框);
掌握“一大二小三高跳”节奏
示范、适时指导,并给予评价;表示图四球场中线处的篮筐
5.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
注意上篮腾空的姿态和手型
引导学生按“椭圆形)路线运球上篮,鼓励、评价学生
高层次学生对抗赛,中层次学生绕杆运球运球上篮;低层次直接运球上篮
学生根据的自己的能力参与不同层次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层次的学习,互帮互助,教师关注个体差异,巡回指导,鼓励、评价学生,并与参与练习
7.成果展示 高跳”节奏;
展示的学生发挥出水平
教师择优生出来展示,带动学生鼓掌,给予适当点评
课 课 练
发展上肢力量和有氧耐力素质; 2.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HIIT素质练习高抬腿跳击掌1-3组;跨步下击掌2-3组;手脚支撑移动1-2组
结合音乐律动。
不怕累;
尽量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相应的运动
备注:HIIT间歇性训练:“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花较少的时间燃烧更多的脂肪,是一这种新颖、前沿的提高心血循环系统机能和力量素质训练方式
教师活动
提出要求,示范讲解,带领学生练习,及时鼓励学生坚持完成; 2.观察学生运动情况,对不能完成的学生,建议学生停止训练; 3.引导学生手脚支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
身 心 放 松
放松身心、愉悦心情
教师活动
放松拉伸; 2、小结
主动参与放松、拉伸到位
教师活动
教师领做,要求、提醒学生到位; 2.总结,师生再见
平均心率预计 135±5次/分
强度指数预计 1.5
密度 50±5%
课 后 反 思
本次课,按照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在教授本课主教材时,运用分层教学,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复杂的动作简单化,易于学生掌握。教学过程流程,教学目标达成高,选用的音乐能够融合教学内容,促进课堂良好气氛。教学道具新颖、先进,四个球框满足学生的参与练习密度,到达适宜的运动负荷。展示时学生发挥不错,几位参与展示者在高难度展示动作中上篮命中率100%,起了很好的展示示范作用,但由于时间限制,未能更多给与学生展示机会。分组练习时,教师过多关注了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技术低层次的学生,对高层次的学生关注相对较少,在都能“喂饱”学生方面稍欠缺。
指 导 教 师 点 评
本次课教学过程转换流畅,突出学生的学习思维,注重师生互动,学生参与身体练习积极,能够主动参与合作,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培育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体现了课改理念,遵循身体动作发展规律。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属难度系数相对较高的教学内容,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来看,超出预期目标(90%),达到100%学生能够掌握行进间单手低手上篮技术,是一节创新、高效的体育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