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欢乐的少年》教学目标1. 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2.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3.能用坚定自信的情感,唱出歌曲《雏鹰之歌》的风格特点,并背唱歌曲。4.能听出乐曲《缆车》中主要的乐器音色,以及贯穿全曲的伴奏的类型。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辨别乐器的音色。教学难点:用坚定自信的情感,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器挂图。教学方法:听唱与模唱。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复习演唱第五课歌曲。二、学唱歌曲《叮铃铃》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说说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具有浓郁湖南民歌的特点)2.复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两段歌词,两种铃声,他们各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心情与情景?3.分小组练习演唱发声练习。注意声音对比要清晰具有跳跃性。66 ii 6 3∣66 ii 6 6∣小呀小羊羔呀蹦呀蹦蹦跳呀6— 3—∣6— 3—∣咩 4.听辨下面的旋律,说说他们的不同。6 6 i 6 ∣ 5 65 3 ∣6 6 i 6 ∣ #5 65 3 ∣第二条旋律出现了#5。5.请学生试着跟老师的琴将不同的旋律唱一唱。并在歌曲中找到#5视唱。6.再次聆听歌曲,找出歌曲中标有前倚音和下滑音的地方,小声模唱。7.跟着老师的琴视唱前8小节曲调。8.请学生自学后面的曲调。9.跟琴完整地演唱全歌曲调。10.请学生视唱第二声部曲调。11.分小组齐唱两个声部曲调。12.分声部填唱歌词。13.跟琴分小组分声部演唱歌曲。注意顿音、倚音、下滑音及渐强、减弱等。14.按照教材上的伴奏曲谱,为歌曲伴奏。15.有感情地表演歌曲。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唱出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三、小结: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歌唱着,幸福地生活着。板书设计:66 ii 6 3∣66 ii 6 6∣ 小呀小羊羔呀蹦呀蹦蹦跳呀6— 3—∣6— 3—∣ 咩 咩 第2课时一、 复习演唱歌曲《叮铃铃》1. 跟伴奏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2. 分小组跟琴分别演唱歌曲的两个声部。3. 合唱歌曲。二、 聆听《嬉游曲》1. 简介“音乐神童”莫扎特。2. 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3. 简介“嬉游曲”:源自意大利文“divertire”,有使人欢乐、消遣的意思。4. 重点聆听主题旋律,让学生熟悉主题并记住它。5. 复听乐曲,说出主题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6. 请学生看着“乐曲演奏图”,认识“弦乐四重奏”中的乐器及演奏形式。7. 再次聆听乐曲,提示:这首乐曲属于哪一种体裁?是进行曲还是摇篮曲?三、编创活动1. 师简介大小调式和五声调式,请生辨别调式。2. 师视唱音乐片段,让生熟悉旋律。3. 小组讨论,完成音乐片段的填写。4. 个别小组展示并评价。四、小结:音乐有大调和小调之分。但我们的民族音乐却有五个调式,它们分别是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拓展:课下查找资料,看一看我们熟悉的民歌,都是什么调式的。板书设计:宫、商、角、徵、羽 第3课时一、交流资料。二、学唱歌曲《雏鹰之歌》1.聆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情绪及风格。(新疆地区音乐风格)2.复听,小声哼唱。3.跟琴视唱歌曲曲调1-8小节。4.跟琴视唱歌曲曲调9-16小节。5.跟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曲调。6.老师加入下滑音弹奏歌曲曲调,请学生模唱。7.结合歌曲讲解下滑音。8.请学生跟琴准确地演唱歌曲曲调(加入下滑音)。9.填唱歌词,注意下滑音。10.跟琴练唱歌曲。注意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11.跟伴奏演唱歌曲。12. 表演歌曲,用铃鼓按指定切分音节奏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人生的道路上,是需要克服很多困难的,就像鹰一样,只有在飞翔的路途上战胜一切困难,才能展翅翱翔。板书设计:滑音记号和切分节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