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人教七下语文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浑厚圆润,气概凛然,稳重大气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吗 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导入新课第一课时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hū huàn]。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táo yě]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jìng jiè]。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单元提示语学习目标1.识记和积累文中重点字词,了解作者和叶圣陶的相关文学文化常识。2.略读课文,概括文章的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3.感受“小事件”中的“大品格”,学习叶老的谨严自律,待人宽厚。作者简介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编著有《文言常识》、《佛教与中国文学》等。他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张中行人物简介叶圣陶,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早期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短篇小说。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主要作品有《稻草人》等。叶圣陶(1894—1988)背景资料张中行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阐述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叶圣陶与张中行:亦师亦友字词积累读准字音修润( ) 生疏( ) 商酌( ) 诲人不倦( )丁卯( ) 恳切( ) 譬如( ) 不耻下问( )朦胧( ) 累赘( ) 别扭( ) 颠沛流离( )拖沓( ) 妥帖( ) 草率( ) 以身作则( )zhuórùnshūmǎopìkěnhuìniuchǐpèizhuìlóngshuàizétiētà字词积累修润:商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颠沛流离:以身作则:理解词义修改润色。商量斟酌。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耻:以为耻。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教导。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流离:浪落。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身:自身。则:准则,榜样。字词积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理解句意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理解文题说说你从课题中读到了什么?“叶圣陶”:主要人物“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把握主要内容略读,把握内容这篇文章的写作缘由是什么?哪一节作了交待?阅读提示: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第1节交待了写作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念文。把握主要内容略读,把握内容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①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②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③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深显功力。把握主要内容略读,把握内容文章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表现叶圣陶先生的品德?待人厚:待己严:“修改文章”“送客”“复信”文章方面,主张“写话”;文风方面,重视“简洁”;语文方面,重视用语规范。把握主要内容梳理,绘制导图梳理文章内容,给课文绘制思维导图(文章结构图)。品读人物形象文章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叶圣陶先生是一个 的人,我找到的句子是: ,我是这样品读的: 。句1: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尊重。品读人物形象文章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地体现了叶圣陶先生谨严自律,待人宽厚?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叶圣陶先生是一个 的人,我找到的句子是: ,我是这样品读的: 。句1: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尊重。品读人物形象句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突出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句3: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的直爽,对待工作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烦,努力工作——待人厚。句4: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动作描写,通过送客来表现叶先生待人宽厚。句5: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从“坚决”两个字中可以看出,叶先生在“写作”上的要求是严格的,不可妥协的。课后作业1.积累课后“读读写写”的字词。2.完善课文思维导图。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学习目标1.感受“小事件”中的“大品格”,了解其“写话”“规范”等主张。2.筛选和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3.学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本文凝练、简洁的语言风格。写法探究举例1:“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举例2: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探究一: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以小见大写法探究2节: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探究二:细读课文,从中提取对叶圣陶先生高度评价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2节: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看法:这是对叶老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把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特点看作世人的表率,名副其实。因为文中说:“《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通过前辈的话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写法探究4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6节: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看法:通过送客、回信这两件事来表现叶老先生待人宽厚。看法:赞扬了叶老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8节: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看法:高度评价了叶老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通过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强调“简洁”的文风,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可看出来。叙议结合语言品味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你同意下面的哪一种理解,说说你的理由。理解1:在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传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不幸消息,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理解2:叶圣陶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是“我”的悲哀,也是全国人民的悲哀。品味一:品句子含义语言品味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顺势朦胧”的含义是什么?)“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其实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作者表达含蓄但褒贬分明。品味一:品句子含义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意思是说,希望“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应该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领会叶先生的“深重的苦心”,踏踏实实做学问,并要不断反思,不断修正错误。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圣陶先生的品行、业绩进行赞扬,但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语言品味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一方面,行文平易,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品味二:品语言风格叶圣陶先生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有哪些?具体应如何理解,请用文中的语句解释。文章方面——主张“写话”文风方面——主张“简洁”语文方面——重视用语规范文章修改情境任务:张中行先生写了一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原文刊于《读书》第一期,现在我们班的班刊打算收入此篇文章,入选栏目为《人之师表》。(关注课本“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为人师表”)。大家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但班刊篇幅有限,现在只能将原文缩减至900字,请你来帮忙缩减原文,帮助《叶圣陶先生先生二三事》顺利入选。文章修改(一)缩写:1.“躬行君子”——定下全文立意句;2.“学而不厌”——律己严;3.“诲人不倦”——对人宽;(二)选材:朝着栏目《为人师表》聚焦选材,不管是“律己严”还是“对人宽”部分,都重点选叶先生作为语言文学教育专家方面的材料。(三)成文:加入过渡句,照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中心句,设计一个过渡句段,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成文方式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最后以小组作品的形式呈现)课后作业1.在你的作文中找一篇,按照“写话”、“简洁”、“规范”的要求修改,并和大家分享。2.拓展阅读:《怀念圣陶先生》写了哪些事?从中你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板书设计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