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时月 日 总第 课时欣赏《马刀舞》教学内容欣赏《马刀舞曲》教学目标1.能感受乐曲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并能体会音乐描绘的不同场景。2.能分辨乐曲的两个主题,并能感受两个主题在情绪上的不同。3.认识乐器手风琴,了解并能分辨手风琴的音色。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1)老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这个视频片段描写的是什么场景?他们的武器是什么?(2)老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与上述视频片段相似场面的音乐作品,它叫作《马刀舞曲》。大家可能都听过管弦乐合奏的版本,但是今天这首乐曲是由一种乐器独奏。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乐器?表现了怎样的情绪?2.认识手风琴(1)播放《马刀舞曲》,引导学生分辨手风琴的音色和音乐表现的紧张激烈的情绪。(2)老师小结:这首乐曲是由手风琴独奏的,出示手风琴图片或实物,简介手风琴。(3)听辨手风琴音色。播放几种乐器演奏的片段,引导学生分辨哪一个是手风琴演奏的,加深对手风琴音色的认识与感受。3.分段欣赏(1)引子乐曲开始是一个短小的引子,由手风琴用急板速度奏出节奏强烈的四小节引子,形成炽热的舞曲气氛。(2)第一部分①播放音乐,引导学生感受A主题在情绪、速度上的特点,并感受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②出示旋律,指导学生跟琴哼唱。 ③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老师提问:A主题在第一部分反复出现,到底反复了几次?(两次)第二次出现有什么不同?(音区变高了,情绪更加热烈了)(3)第二部分①第二部分主要由B主题构成。播放B主题,引导学生听辨B主题表现了怎样的场景。②再次聆听B主题,引导学生听辨B主题在情绪和速度上和A主题有什么不同。(速度变为快板,情绪变得柔和而抒情)③出示旋律,指导学生跟琴哼唱。 (4)尾声①播放尾声部分,引导学生听辨尾声旋律的上下行交替结束。听到请举手示意。②再次播放,边听边用旋律线表示上行和下行。4.完整欣赏(1)播放全曲,引导学生听辨第二部分之后还有没有旋律出现,它与哪个主题音乐相似。(有,与A主题音乐相似)(2)老师小结:最后的部分是A主题的一个变化再现,乐曲就是由这样三部分构成的,这结构就叫作带再现的三部曲式。5.拓展欣赏(1)介绍作者老师:我们今天学习的《马刀舞曲》选自舞剧《加雅涅》,是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彪悍粗犷的性格。这首乐曲的作者是谁呢?他就是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他是苏联著名的作曲家和指挥家。他写了很多好听的作品,其中代表作品有《马刀舞曲》《第二交响曲》,以及舞剧《假面舞会》等。(2)欣赏管弦乐曲《马刀舞曲》老师:这首乐曲旋律热情奔放,受到很多指挥家和作曲家的青睐。不仅有手风琴独奏的版本,还有管弦乐合奏的版本。下面老师请你们欣赏管弦乐版本,再次感受一下《马刀舞曲》激烈昂扬的情绪。6.概述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热烈奔放的手风琴独奏《马刀舞曲》,了解了轻便键盘乐器手风琴的相关知识和音色。请同学们回家搜集其他手风琴演奏的作品,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