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2)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2) 课件

资源简介

(共71张PPT)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
期末试卷(测试02)
2014年5月19日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是广东省
B.台湾岛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台湾的经济类型与日本类似
D.台湾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C
2.台湾的瓜果大量在大陆北方城市的商场出现,下列水果不可能来自台湾的是( )
A.香蕉 B.柑橘
C.菠萝 D.哈密瓜
D
3.春节期间,在哈尔滨韵小强乘火车回广州过年,沿途所见景观最不可信的是( )
A.东北银装素裹 B.华北雾霾重重
C.江南阴雨连绵 D.广州春暖花开
C
4.小明参加全国夏令营,与各地同学交流。下列谈话与实际不符的是( )
A. 黑龙江的小丽说:“我的家乡主要种植冬小麦,有茂密的森林”
B.新疆的小兰说:“我家在天山下的绿洲,盛产葡萄、哈密瓜”
C.西藏的小吉说:“我的父母是牧民,牦牛是我们的好伙伴”
D.海南的小明说:“我的家乡海产品丰富,南海是我们世代捕鱼的地方”
A
读“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示意图(图1),回答5-7题。 (多选题)
图1
5.香港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有(  )
A.位于珠江口的东侧B.北邻珠海市C.位于北寒带D.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
6.下列语句,描述香港的有    (  )
A.地广人稀   B.国际金融中心
C.东方明珠   D.博彩旅游业发达
7.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目前,粤港的经济合作模式有  (  )
A.前店后厂   B.上天下海
C.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 D.世界工厂
AD
BC
AC
读“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图1),回答8-10题。(多选题)
图1
8.常被称为“黄土地”的有 (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南方地区      D.华北平原
9.下列语句,描述东北三省的有 (  )
A.“白山黑水”    B.“世界屋脊”
C.“水果之乡”    D.“北大仓”
10.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
A.水稻 B.甜菜 C.小麦 D.玉米
AD
AD
DC
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11-12题。(多选)
1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体(  )
A.与我国1月0℃等温线分布一致
B.与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
C.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12.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区域农田多为水田B.③区域以牧业为主
C.②区域民居屋顶坡度大D.④区域人口密度大
AD
BC
读图1,回答下列13-15题。
图1
A竹笋
B椰子
C甜菜
D莲藕
云南元阳梯田
江苏螃蟹养殖
13.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多样,东西差异明显B.气候炎热干燥C.大豆是主要的油料作物D.被称为“黑土地”
1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云南元阳地区(  )
A.地势起伏   B.地势低平  C.河网密布  D.淡水渔业发达
15.下列食材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竹笋B.甜菜 C.椰子D.莲藕
A
A
D
读“北京的地形”图(图1),回答16-18题。
图1
16.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文化中心   B.工业中心
C.水上运输中心   D.经济中心
17.北京城位于华北平原的(  )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18.由地势可知,北京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  )
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北流向西南
C.由东南流向西北   D.由西南流向东北
A
C
A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19-21题。
19.黄土高原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起黄河    B.西至太行山
C.南抵秦岭    D.北至贺兰山
20.流经黄土高原的大河是(  )
A.长江B.黄河 C.淮河  D.珠江
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
A.地形平坦 B.植树种草
C.降水均匀 D.土质疏松
C
B
D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和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22-24题。
2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基本位于第二级阶梯上的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23.长江、黄河的源头都位于(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第一级阶梯 D.第二级阶梯
24.流量较大、冬季无结冰现象的河流,主要分布在(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D
C
A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图1),回答25-27题。
图1
25.我国自南往北,1月平均气温  (  )
A.逐渐降低   B.先降后升  
C.逐渐升高   D.先升后降
26.我国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  )
A.越来越多   B.先多后少  
C.越来越少   D.先少后多
27.我国自西向东,地势      (  )
A.逐级上升 B.逐渐起伏
C.先下降后升高 D.呈阶梯状分布
A
C
D
28.下列著名景点与其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阿里山、日月潭——台湾省
B.故宫、颐和园——北京市
C.葡萄沟、坎儿井——西藏自治区
D.峨眉山、乐山大佛——四川省
C
29.跨经度最多的区域是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A
30.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青藏地区——高寒
B.西北地区——干旱
C.北方地区——白色荒漠
D.南方地区——湿热
C
31.南方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旱地面积广大B.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C.低山丘陵多,开发条件有利 D.沿海优良港口众多,有利于粮食的出口
B
32.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A
33.下列四幅民居邮票中,反映我国江南水乡特点的是
A B C D
D
34.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
B.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人居住
C.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D.四合院是老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B
35.下列有关香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B.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C.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
D.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古都
D
36.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地形崎岖,高低不平
D.一望无际,坦荡广阔
B
37.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是
①曲文化 ②丝绸文化 ③“二人转”文化④茶文化 ⑤赛马、射箭文化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38.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
A.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B.广州市、江苏省北部、浙江省南部
C.天津市、河北省北部、山东省南部
D.武汉市、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
A
39.治理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禁止采矿 B.陡坡开垦梯田
C.保持水土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
40.我们漫步在黄土高原上,常常可以看到
A.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B.千沟万壑,窑洞层叠
C.河网密布,四合院落
D.椰树林立,竹楼掩映
B
41.沿京沪高速客运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
A.一望无际的平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深秋时节,沿途树木变化:树叶常绿→树叶枯黄→树叶全部脱落
C.阳春三月,沿途见到车站中人群的服装变多变厚,沿途的传统建筑的屋顶坡度逐渐变小
D.旱地麦浪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D
42.下列景观图片所对应地理区域最有可能的是
A.①西北地区 B.②北方地区
C.③青藏地区 D.④南方地区
B
43.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地区河流众多,船舶是常用的交通工具
B.北方地区多为旱地,民居多为吊脚楼
C.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发展了基塘农业
D.青藏地区为高寒牧区,传统民居为蒙古包
A
44.“当草原钢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园正是春色妖娆。”影响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人类活动 D.纬度因素
D
4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方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C
46.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依据是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地理特点
③人文地理特点 ④经济发展程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二、综合题
47.读下面“西南三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语“得陇望蜀”中的“蜀”是指图中的 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填字母)
(2)西南地区山区面积广大,对其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 。 (答一方面即可)
(3)图中②河在我国境内的名称是 ,因流经国家众多,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4)图中①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的 山脉。
(5)2009—2012年C省区连续发生严重旱灾,请说出一项你在生活中的节水办法。
A
交通不便
澜沧江
横断
一水多用;使用节水龙头。
48.读下面我国两大河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 。(填代码)
(2)黄河下游被称为“地上河”,治理该河段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3)长江示意图中的④为 (城市),是中游最大的城市和交通枢纽。

疏浚河道 加固堤坝
武汉
(4)长江含沙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严重的 (生态环境)问题。
(5)两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中、下)游河段。
(6)为了缓解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我国正在修建的 工程将两河联系在了一起。
水土流失

南水北调
49.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属五带中的 。
(2)图中①所示省区为 (填行政中心) 。
(3)图中⑧为 ,是我国最新成立的,隶属海南省的地级市。
北温带
济南
三沙市
(4)A图中的景观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
(5)B图中的景观反映的农业类型是 。
青藏
水田农业
50.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①②③三地中,每年雨季来得最早的是 地,农业生产最易受到春旱威胁的是 地。
(2)④⑤两地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 ,判断依据是
(3)a区域是我国的 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 阶梯上,划分a区域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因素。
(4)b区域是我国的 地区,b区域东部的界线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为接近。



地处地势阶梯交界处,水位落差大
青藏

地形
西北
400
(5)图的右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上。P地所在的地形区 是 高原,该高原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近几十年,对该高原采用的整治措施主要有 。
(6)M为 (山脉),它与淮河构成了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举两例说明该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黄土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
秦岭
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也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1.读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农村重要的运输工具是 。
(2)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为 ,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 。
(3)C图是我国 地区的景观,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4)D图中,牧区的传统放牧方式是 ,现在正向 的方向发展。
囊方
水田

窑洞
黄土高原
北方地区
注意防寒保暖,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小
游牧
定居放牧
5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岛,② 列岛,
③ 山脉,④ 省,
A 洋,B 海峡。
钓鱼
澎湖
台湾
福建
太平
台湾
(2)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 工业,形成“ ”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3)台湾岛为什么被称为“美丽富饶的宝岛”?
出口加工
进口-加工-出口
地理位置优越;地貌地质复杂,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
5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E (山脉),F (河流)
(2)图中所示四大地理区域中,主要位于季风区的有 ,主要位于非季风区的有 。(填字母)
(3)图中A和B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分别
是 和 。
(4)图中D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经过山脉的名称和地理意义是什么?
秦岭
淮河
AB
CD
旱地
水田
名称: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意义: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