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9: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 辛亥革命的概况及影响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29:说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 辛亥革命的概况及影响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悲壮的抗争考 点 要 求第六单元
第三课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关天培、邓世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面对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和中国国内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不同的
阶级、阶层都试图探索出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知识回顾洋 务 运 动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它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科技,
培养了一批中国的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自强 求富19世纪60——90年代中央:奕訢
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
维新变法运动1895年的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仅103天
(称为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学习西
方,在政治上也学习西方,
实行君主立宪。(“措施”见P7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囚禁光绪皇
帝,捕杀维新派,变法失败。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冲击了封建罗网,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政治革新,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发展资本主义,奋
起救亡图存,这些行动是爱国的、进步的。把维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封建
君主身上,主张采用合法的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不愿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容)1)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清政府瓦解。
2)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3) 1912年4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辛亥革命 1)资产阶级思想的转播:《革命军》(思想上)
2)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组织上)经过:领导者:
指导思想: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教训?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已国情的革命道路。准备: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由于革命力量不够强大,革命派被迫向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妥协。
1912年4月,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了袁
世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比较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异同19世纪60-90年代1898年1911年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康有为李鸿章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改良地主阶级自救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技术民主共和制改良暴力革命改良思考这三者的(1)结果 (2)作用 (3)启示比一比 1864年,英国侵略者戈登说,
“我所认识的中国人之中,只有李鸿章
比较热心改革……具有最进步的思想。因此,
在李鸿章与其他清朝官员竞争的时候,英国政
府支持他将是最好的政策。”⑴李鸿章热心改革指的是什么?
⑵它产生于什么时候?
它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 “自强”“求富”⑶它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影响?(即“评价”)练一练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斗争。其中,一次斗争冲击了封建罗网,显示了中华民族新的觉醒,但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击下,历时103天就失败了;另一次斗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胜利果实很快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窃取。⑴以上史实分别指的是哪两次斗争? ⑵这两次斗争的领导人、政治派别各是什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⑶你认为这两次斗争有哪些共同的进步意义?⑷两者实现实现目标的方式有何不同?
它们均以失败而告终,又说明了什么道理?戊戌变法: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目标
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方式实现目标它们均以失败告终,说明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这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的国情决定的。共同进步意义:
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传播了先进的思想文化,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
的发展。———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