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2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32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6张PPT。我们传承的文明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第⑶课时考 点 要 求①②③④1931.9.181936.12.121937.7.71945.8.15一、根据年代尺,判断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①九一八事变②西安事变③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④日本宣布投降日感受重大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此后侵占中国东北全境国共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回顾历史——全面侵华战争1、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事变及其影响各是什么?1931年9月的九一八事变 影响:不久日本占领东北全境1937年7月的七七事变
影响: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2、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暴行有哪些?南京大屠杀、细菌战、“三光”政策3、列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事实4、这些中国人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回顾历史——全面侵华战争东北抗日义勇军、台儿庄保卫战、
地雷战、地道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回顾历史——全面侵华战争⑴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⑵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广泛开展游
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成为抗日战
争中的中流砥柱;
⑶中国军民顽强作战,海外华侨和世界
各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是抗日战争
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举行的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日本第十方面军司令兼台湾总督安腾利吉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日本对台湾的50年的殖民统治。台湾回归回归1945年侵占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九一八事件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组织抗日联军。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组织正面战场抗战日本投降组织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1931.9至1937.71937.7 至1945.91919年5月4日1935年12月9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日本大举进攻而国民党却不抵抗,华北危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反对华北自治拒绝有和约上签字;释放学生;免去卖国贼职务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中国共产党学生自发形成自始自终在中共领导下都是国难当头反帝的爱国运动三、信息捕捉 得出抗战胜利的意义1、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1689年,清政府取得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3、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关天培等将士壮烈殉国
4、1864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
5、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邓世昌等将士壮烈殉国
……………………(反侵略没有完全成功)
6、1945年,中国全民族抗战,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的损失军民伤亡(人)直接经济损失(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美元)3500多万1000多亿5000多亿胜利失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国内意义:1、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国际意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与援助;同时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重要贡献。3、中华民族摆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役;洗刷了民族耻辱;反思这段屈辱史,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回顾历史中考模拟演练2. 小张去参观某历史博物馆,看到第三展厅的门口写着“发动兵谏,逼蒋抗日”的主题词,根据所学知识,小张知道该展厅主要展出…… ……( )3. 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 ( )D1.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使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失…( )A. 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抗日战争的胜利DB卢沟桥事变的史实 B.西安事变的史实
C.重庆谈判的史实 D.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改编情况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中日关系年代尺
(2)请将年代尺中①②处填写正确内容。查阅有关书籍,网上搜索,实地参观纪念馆,请教别人①中日甲午战争;②抗日战争胜利(1)“牢记历史”:你准备通过哪些方面获得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信息?
(3)根据年代尺,以1945年为界,请你概括中日关系前后两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1945年之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战争为主.
1945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在曲折中逐步发展正常交往与友好合作关系,以和平为主
(4)“面向未来”——请你从时代主题的角度来描绘未来中日关系的蓝图。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未来中日关系应是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谋求共同发展。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炸
毁沈阳附近柳条湖的一段铁路路轨,反诬中国
军队破坏,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发动进攻。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
结果: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不到半年,
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全部沦陷。日本把早已下台的清朝末代皇帝浦仪(宣统)
带到东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对东北人民实行殖民统治。P116“九一八事变”。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下,在全
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
发生的重大事件: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
扣押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意义: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
之间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两
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东北三省后,又将侵略矛头
指向华北。1935年,进一步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东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的学生首先发出了
抗日救亡的怒吼——“一二·九”运动时间:口号:影响:P1161935年12月9日“反对华北自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迅速得到全国各地人
民的支持和响应。抗日救亡的呼声响遍全
国各地。“一二·九”运动促进了民族觉醒,
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起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麦克阿瑟将军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日本士兵手提中国人的头颅材料一:日本明治政府疯狂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把对外
侵略的矛头直指朝鲜和中国,制订了征服中国
和全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中国
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满、
蒙,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全世界。材料二:一个17岁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大约有一万名
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
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
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
进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
幸地逃脱了。——罗伯特·威尔逊日记⑴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第一步
的预定目标?为实现第三、四步计划,
日本又相继采取了哪些行动?⑵材料二中所述的场面发生在第几步计划实施期间?罗伯特·威尔逊当时所写的这则日记,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甲午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第四步。
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日军
用炮轰、机枪扫射、火烧等野蛮残忍的方式大肆屠杀
中国军人和平民,对中国军民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⑶联系日本右翼的“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极力否认大屠
杀的真实性,说说你的认识。回顾历史(历史上的中国与日本)聚焦现在(当前的中日关系)专题:历史上中国与日本的关系
一、学习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派遣使节或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当时中国可供日本学习的政治制度有: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侵略中国:近代以来,日本先后发动或参与了三次侵略中国的战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战争时间和名称)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900—190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7—1945,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材料一:在此次访日期间,胡锦涛主席强调,中日互为最重要经贸伙伴之一,双方应该充分发挥经济互补优势,营造新的重点合作领域和合作亮点,实现中日经贸由量到质的飞跃,为两国人民谋取更大利益。 聚焦现在思考探究(一)1、今后两国加强经贸合作体现了什么原则?“双赢”原则2、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符合当今世界什么主题?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