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临阵押题系列——02 关注中央一号文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选择题: 2014年1月,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 ▲ 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据此回答1-5题:1.横线中正确的选项是( )A.农业现代化 B.农村现代化 C.家庭农场 D.农村土地流转2.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是( )①由我国农业生产率比较低决定的 ②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与“三农”问题有关系的是( )A.民族 B.民生 C.民权 D.民主4.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利于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是(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关键词:转型期和创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最成功的转型和最大的创新分别是( )21·cn·jy·com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1月19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已经是连续第十一年聚焦“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据此回答6—7题:www-2-1-cnjy-com6.中央如此重视“三农”问题是因为(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低②我国城乡差距大,发展很不平衡③中央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实行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7.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 )A.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B.实行改革 C.依靠科技 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4年1月19日,新华社授权发布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共中央连续第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据此回答8—9题:2-1-c-n-j-y8.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是( )①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③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9.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以正确的政策制度推动农业发展的典型史实有( )①建国初期推行的土地改革(1952年底基本完成)②1953年-1956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9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0分)九年级(3)班开展了一项研究性学习,收集了下列资料,请你一起整理分析:【古代篇】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汉书·食货志上》(1)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近代篇】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一曰平均地权……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摘自1924年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平均地权”是哪个政党的革命纲领之一?请结合史实说明这次重新解释的目的。(3分)【当代篇】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3)材料中“土地集体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别是如何实现的?并概括这“两权”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4分)www.21-cn-jy.com(4)综上所述,给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拟写一个合适的主题。(1分)参考答案:(1)商鞅变法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分)。(2)中国同盟会(1分)。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政策,实现国共合作。(2分)(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分)、家庭联产承包制(1分);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分),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1分)。(4)中国历史上土地改革回眸(回顾)。(1分)2.(8分)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聚焦“三农”。某学习小组以“聚焦新土改·发展新希望”为主题搜集、整理了下列资料。阅读资料卡片,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我国农村耕地归集体所有。请问确立公有制基础地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对我国发展有何重大历史意义?(3分)21教育网(2)卡片二中李某开办家庭农场的过程符合社会主义的什么根本原则?结合其个体工商户的身份说说家庭农场取得成效得益于哪一政策?(2分) (3)结合卡片三说说开办“家庭农场”有哪些积极意义?(3分)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分)2·1·c·n·j·y(2)共同富裕。(1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分)(3)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扩大就业;提高农业产量,促进经济(生产力)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点给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材料二:见右图材料三:2013年1月31日,国家颁布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21cnjy.com(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从科技角度说说出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种局面的原因。(4分) 21*cnjy*com(2)材料二中A和D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分别是什么?请从A、D中选取一个政策说说它的影响。(4分)(3)请综合两国自然、人文两方面的国情来说明中国的“家庭农场”不同于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4分)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