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1张PPT)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DISHIWUKE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世界遗产公约》/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思维导图 要旨聚焦/ 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1.(时空观念)认识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所作的努力。2.(史料实证)分析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义。3.(唯物史观)理解人类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局部性与整体性。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保持文化的传承、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具有的重要意义。课程标准学习聚焦时空坐标核心概念1.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2.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从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3.自然遗产:指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4.双重遗产:指既具有突出文化价值又具有突出自然价值的景观。内容索引知识点一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知识点三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思维导图 要旨聚焦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知识点二 《世界遗产公约》知识点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1.阅读课本P87第一目,概括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措施及原则。提示 (1)原因: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 ;一直受到严重威胁。(2)措施:①古代各国: 。②国家行动:________ 。③国际社会:集体行动与集体性援助。(3)原则: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 。基础落实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收藏、保护、研究文物通过立法进行文物保护完整性与真实性2.阅读课本P88,梳理近现代中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措施,完成下列时间轴。古物保存法保存古物推广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思维点拨世界遗产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1)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质地、用途与功能、传统与技艺、位置与设置、精神与感情都是真实的。(2)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问题思考世界文化遗产面临哪些严重威胁?提示 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造成的情况恶化。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郑振铎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的主要内容。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郑振铎担任国家文物部门的主要领导。……(他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应该是“为今天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服务”。在他的主持和指导下,草拟了有关文物保护的法规文件,他建议中央将这些法令列入土地改革的学习文件中以便扩大影响。……在注重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他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绝技、绝活不能“人亡技失”。他特别重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建设,“我们要以实物,配合着模型和图画,把整个中国历史的进展陈列出来”。——朱保东《试论建国初期郑振铎的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提示 (1)文化遗产保护为工农业生产、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2)注重用法律手段保障文化遗产保护事业;(3)注重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培养;(4)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重;(5)注重发挥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总结拓展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1)从文化层面看,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2)从历史层面看,有利于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3)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4)从政治经济层面看,在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民族交融、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作用。[对点训练] 1984年6月17日午夜时分,布达拉宫顶的强巴佛殿因电线短路起火,殿内文物和佛经付之一炬,殿堂烧毁了一半。由于大量使用本地出产的极易遭蛀蚀的藏青杨作为木料,一些主要殿堂内甚至有超过10%的柱子处于重度腐蚀状态……在地震活动频繁的青藏高原,地震波反复的扰动已经在宫殿的石墙上到处留下了痕迹。这反映了布达拉宫A.主要威胁是自然因素 B.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C.保护应遵循修旧如旧原则 D.现代设施不利于文物保护√返 回据材料可知,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布达拉宫造成了破坏,因此需要抓紧时间保护文化遗产,故选B项;自然因素是原因之一,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保护的原则,排除C项;现代设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文物,排除D项。知识点二《世界遗产公约》1.阅读课本P88第二目,整合《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表格。基础落实时间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通过。宗旨 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位 是目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7届会议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内容 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确定了_____的三种类型。发展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概念。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阅读课本P90,归纳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措施及意义。提示 (1)措施:①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④2011年,通过___________。(2)意义: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__________。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 。1985年11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思维点拨(1)长城和颐和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共同条件都是真实和完整的历史遗存;都为中国传统文明提供了独特见证;都代表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2)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①历史悠久;②专业化:法律制度化、体系化;③渐进性:遗产数量增多、保护范围更广;④全方位:从中央到地方,个人、国家、世界。问题思考阅读课本P90学思之窗,思考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提示 可以保留古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可以保留古建筑的原状,有利于对文物的研究;可以使古建筑传统的修缮技艺得以传承。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材料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存在五大问题:一、全球化趋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遭受冲击;二、长期以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关注不够、领导管理不到位;三、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缺位;四、传承人未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缺少管理人员和研究队伍;五、财力支持不足。——《2011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提示 进行立法保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整体性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生产性保护;抢救性保护;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保护传承人等。总结拓展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1)国际意义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合作与交流。②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战略手段。③是促进特定文化权利实现的重要战略措施。总结拓展(2)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①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②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点训练]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75个国家签署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中文化和遗产的并列反映了①二者的相互依赖性 ②自然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④各国对二者都实施了有效保护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返 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文化多受到本国特定自然环境的影响,这体现了文化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故①正确;不是所有的自然遗产都有文化遗产的属性,故②错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对文化和自然遗产都进行保护,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③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公约的规定,没有体现各国执行公约的情况,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知识点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阅读课本P91第三目,举例说明世界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主要有哪些?提示 (1)古代文明遗迹主要包括 、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2)近代文化遗产:欧洲佛罗伦萨等。(3)中国: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 的泰山。基础落实雅典卫城、古罗马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思维点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有助于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问题思考当今我国所面临的威胁遗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问题是什么?如何加以克服?提示 问题:在商业化时代,某些遗产地的管理者把珍贵的文化遗产单纯看作是一项旅游资源进行无节制开发,以追求眼前的最大经济效益,从而导致遗产的破坏。克服:①加强世界遗产地保护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意识。②严格遵守国际和国家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禁止违背法律、法规的开发建设。③强化行业执法监督和管理职能,建立并完善世界遗产保护和管理机制。④发挥世界遗产地的综合功能,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⑤加强各世界遗产地之间的学习交流,强化合作。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指出西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材料 自公元9世纪以来,西湖的湖光山色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艺术大师吟咏兴叹、泼墨挥毫。西湖景区内遍布庙宇、亭台、宝塔、园林,其间点缀着奇花异木、岸堤岛屿,为杭州城增添了无限美景。数百年来,西湖景区对中国其他地区乃至日本和韩国的园林设计都产生了影响,在景观营造的文化传统中,西湖是对天人合一这一理想境界的最佳阐释。——摘自世界遗产委员会网站提示 西湖景区是中国唐代以来文化发展的缩影;西湖的建筑风格对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园林设计产生了影响;其景观营造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总结拓展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1)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足迹,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有限的,而且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也无法替代。(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能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总结拓展(3)对于当今社会而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因此,保护环境应该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对点训练] 如图是故宫导游图(局部),对甲处宫殿描述正确的是①装饰龙凤彩画相间 ②清代皇帝的寝宫 ③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 ④清代两宫皇太后在此“垂帘听政”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据图可知,故宫后三宫指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甲为乾清宫,装饰龙凤彩画相间,表现了皇帝、皇后共用寝宫的特点,故①正确;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装饰考究,富丽堂皇,前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后殿是皇帝的寝宫,故②正确;现存太和殿,为清康熙年间重建,是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故③错误;清末同治、光绪两朝,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曾在养心殿“垂帘听政”,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返 回思维导图 要旨聚焦思维导图1.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2.《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受到损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行有效保护。3.文化遗产往往代表着一个文明所留下的财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要旨聚焦返 回跟踪训练 过关检测1.右表所示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A.技艺先进B.体系完整C.实用性强D.注重实验12345遗产名称 批准时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2009年9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珠算 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1234从表格中科技项目的名称可知,都与现实生活实践密切相关,说明古代科技服务于现实需要。故选C。5遗产名称 批准时间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2009年9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2009年10月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009年10月中医针灸 2010年11月珠算 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 2016年11月2.(2022·滨州质检)清政府于1906年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1909年拟定《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提出针对古迹的六条调查事项,以及五条保存事项。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是A.建立了中国专业化文物保护体系B.遏制了文物的破坏行为C.政府开始立法保护文物D.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规范1234√51234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通过立法措施对文物进行保护,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立法保护措施,并非是建立了中国专业化文物保护体系,A排除;B、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53.有学者指出,“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由此可见,布达拉宫“藏汉合璧”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得益于①历史上汉民族对吐蕃建筑的影响②康熙时汉藏工匠协同修建③松赞干布派人到唐朝学习汉族建筑技艺④达赖接受清朝康熙帝的册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34√51234从材料可知,汉民族对吐蕃建筑有影响,故①正确;从材料可知,康熙时汉藏工匠协同修建,故②正确;材料中没有松赞干布派人到唐朝学习汉族建筑技艺的信息,故③错误;达赖接受的是清朝顺治帝的册封,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54.2020年7月北京暴雨,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台基再现“龙吐水”景观。这一景观充分体现出故宫的建筑A.布局严谨,井然有序B.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C.凸显皇权,树立权威D.主次性与对称性巧妙融合1234√51234据材料“北京暴雨”“景观‘龙吐水’”,可得出故宫几个大殿的台基有排水的实用功能,同时具备“龙吐水”的观赏功能,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故宫建筑的布局,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皇权威信,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故宫建筑的主次性与对称性,排除D项。55.(2022·长治月考)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1234√5123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罗马帝国的边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因为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返 回45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