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剪羊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掌握 “符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教学重点: 学会用愉快而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音乐课件、电子琴、双响筒、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节奏游戏师唱旋律,学生打节拍,引出符点音符二、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的节奏打得真准,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要带领你们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课件出示澳大利亚国旗,引出澳大利亚)1.学生欣赏图片(悉尼歌剧院、考拉、袋鼠、牧场),师适当介绍,引出澳大利亚的绵羊最多,所以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2.出示剪羊毛图片师:工人们在做什么?生:剪羊毛师:澳大利亚有一首歌《剪羊毛》就是反映这样的情景的,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三、新课1.视听歌曲师: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绪是怎样的?生:描写了工人们在剪羊毛的场景,歌曲欢快、跳跃,富有律动感。2.出示歌谱(1)找出节奏的共同点(每一句的结尾都有休止符)(2)每句都有符点师: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呈现出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更能生动的表现出人们剪羊毛时的律动感。3.师范唱要求学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唱“咔嚓”,并加上剪羊毛的动作。4.读第一段歌词(1)学生有节奏的诵读歌词,师用双响筒打节拍(2)让学生找出歌词中出现的形容羊毛的词语,并讨论。5.学唱第一段6.学唱第二段师:绵羊也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在剪羊毛的时候要动作轻点,就像我们要轻轻的演唱一样。7.分组演唱第一组唱,第二组唱休止符“咔嚓”,男女生唱。四、表现歌曲五、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让我们同唱歌曲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板书设计:剪羊毛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0符点 欢快、跳跃 0 休止符 富有律动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