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综合性学习 课件(共5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综合性学习 课件(共50张PPT)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综合性学习
考点综述:
“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设置的情境和提供的资料,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简单方案。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材料的重要信息,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形成自己的认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河北中考的考查内容之一,为每年必考内容,分值约为5分。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1
考情预测:
 纵观近几年的命题情况,图文转换类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言运用类应为备考重点。
一、(2022·河北中考节选)对联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寻找最美对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一位同学抄录一副对联:风调雨顺年年丰稔,国泰民安岁岁祥和。请你帮助同学解决下列问题。(2分)
  该同学在抄录这副对联时,没有抄录横批。结合对联内容,如果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选取一个四字词语作为这副对联的横批,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
政通人和
核心素养·审美创造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在白洋淀的绿水青草之中,建有一条气势不凡的栈道。栈道向水面蜿蜒延伸,水面中央有台翼然临空。台上悬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题写着“集翔台”三个大字。匾额两侧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春水初生群类乐,风弦一曲万方听。
1.假如你参加研学旅行活动,来到风光旖旎的白洋淀。请你结合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相关句子,向同学们介绍匾额中“集翔”的意思。(3分)

2.请对“春水初生群类乐,风弦一曲万方听”这副对联进行简要赏析。
(2分)
《岳阳楼记》中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精彩描述,“集翔”的意思为“栖止、飞翔”,此匾额上的“集翔”就是在这里可以欣赏鸟儿栖止、飞翔的美景,把白洋淀的胜景尽纳眼底,一览无余。
示例一:这副对联描绘出了白洋淀春水初涨、春风吹动下鸟鱼等生物自由快乐的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示例二:此对联对仗较工整,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内容上把美丽的风景尽数写出,使人读起来有“沁人肺腑”之感。
考点 一 图文转换
数据共享 考点聚焦
3
考点 二 语言运用
考点 三 信息提取、探究

考点
图文转换
(一)图表分析概括类
(取材于一般表格)【典例一】我校学生会组织开展了“关爱你我”社会实践活动,针对七年级学生就“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部分)见下表。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七年级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哪些方面的关注
项目对象    身体健康 兴趣爱好或特长 心理健康
女生 33.53% 66.41% 47.42%
男生 42.66% 65.71% 34.61%
(1)请结合图表中的数据,分析并得出你的结论(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你的结论,给老师们提出两条有价值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结论:①七年级学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最希望得到老师对他们“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关注;②而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更希望老师对她们的“心理健康”关注多一些。
(2)示例:①希望老师多关注七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②希望老师多关注女生的心理健康。

(取材于折线图)【典例二】(2017·河北中考)
阅读下面图表,请综合2011年到2016年的数据写出两条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国民综合阅读率几年来一直呈平稳状态;
(2)手机阅读增长率不断上升,成为人们新的阅读形式。
(取材于饼状图、柱状图)【典例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新冠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大中小学相继开启“云课堂”。从面对面、面对黑板到面对屏幕,从教室空间到网络空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线上教学中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如何调整并适应这一全新的教学场景和模式,“课堂”如何发展得更完善,这是我们仍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1)认真观察图表,写出从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此现象,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线上学习时,大多数学生学习专注度因多种因素受到不良影响。线上学习一半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互动,网络卡顿,视力疲劳等。
(2)示例:疫情期间,社会、学校排除万难给学生进行线上教学。作为学生,应该懂得珍惜,好好上课,尽量减少网络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漫画图片观察提炼类
(取材于漫画)【典例四】2021年暑假,教育部下达的“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们拍手叫好,许多人在贴吧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你发的两幅漫画“叫停”和“憧憬”,请你先描述画面的内容,再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图一:教育部叫停各种培训机构。看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学生和家长拍手叫好,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情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了。
图二:暑假期间,学生的暑假作业过多。看法:老师应布置适当的暑假作业,给予学生适当玩耍和放松的时间。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还要劳逸结合,适当休息与玩耍,多了解和学习课外知识。
(取材于书画作品)【典例五】如图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自己的书斋所绘的一幅画,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画面的主要内容(画中的文字不必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怎样的志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该图主要整体上看起来是书屋一隅。摆着两束花的窗户前有一个书桌,上面摆满了各种笔墨和书籍。书桌两边各有一个柜子,上面也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书桌前搭着毛巾的椅子斜斜地放着。整个屋子看起来很凌乱,但乱中有序,也溢满文人的气息。
(2)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志趣高洁。生性爱书。
(取材于宣传图片)【典例六】学校宣传栏张贴了一张海报(见图),“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为保卫祖国边疆安全贡献出宝贵生命的陈祥榕烈士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牺牲时年仅19岁。有些同学不了解张贴这张海报的意义。请你为大家介绍这张海报的内涵。
【答案】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这张海报诠释了戍边青年英雄保家卫国的责任和担当,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他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守护祖国山河大地,用生命铸成永恒的丰碑。
(取材于邮票)【典例七】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联,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字。
(2) 示例:这副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愿。
(三)图示标识观察提炼类
(取材于示意图)【典例八】有同学想在“我爱祖国”的主题活动结束后去阅览室借阅相关书籍加深对祖国革命历史的了解,下面是阅览室借阅图书的流程示意图,请你用简明的文字向这位同学转述该流程图。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读者入馆阅读书刊,阅毕后将书归还原处方可离馆;若需复印,须办理借印登记,复印后办理归还手续,之后才可离馆。
(取材于印章)【典例九】2020年一场疫情席卷全球,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3月18日,中国向法国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运抵巴黎,物资外包装上的图案引人瞩目,那是一枚由中国篆刻艺术家骆芃芃专门设计的红色印章。寓意美好的凤凰和象征和平的鸽子飞翔在空,护佑着中法两国国旗,北京天坛和巴黎铁塔相互辉映。请你用说明性语言介绍这一图案。
【注】“Unis nous vaincrons”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意为“团结定能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物资外包装上的图案总体造型是枚红色印章。凤凰,寓意涅槃重生,象征中、法两国将摆脱困难战胜病毒;鸽子象征和平,凤凰和鸽子飞翔在上空,护佑着中、法两国国旗。地上,北京天坛和巴黎铁塔相互辉映,寓意中国援助法国。印章中央刻着两句话,一句是“千里同好,坚于金石”,意为交对了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相印,情谊比金石更加坚实;另一句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名言“Unis nous vaincrons”,意为“团结定能胜利”,寓意中法一起努力,战胜疫情。
(取材于徽标)【典例十】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小璐向小乔介绍2021年央视春晚的徽标(见图):原图背景为红色,文字和图案部分为金黄色。请你帮小璐写出解说词。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这枚徽标充满喜气与力量。徽标呈长方形,以红色作为底色,文字与图形位于徽标的中央,色彩都是金黄色。图形由“2021”四个数字连笔构成,整体呈现为昂扬向上的奔牛,牛角下方,有“辛丑年”三个字。图形的下方是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字样。
【类题归结】
一、解答图表分析概括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四点:
(1)了解题型,分清类别。
图表分析概括题的本质是将图或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这类题要求学生能从图或表等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按题干要求进行准确表述。
类型不同的题目,解题思路和答题要求是不一样的。从命题素材的角度可分为表文转换题和图文转换题,其中“表”多指表格,“图”一般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就近几年的命题趋势而言,取材更为生活化,如空气质量自动发布系统截图、酷云数据发布的收视情况调查截图等已经进入命题视野。从题干要求的角度看,可分为直接表述信息类和总结推断类。
前者往往就部分、就内容层面而言;后者需要就整体、就现象层面作答。从题目形式而言,有单纯图表题(又分单一图表题和多图表题),有与口语交际等题型综合考查的题。
(2)整体阅读,兼顾细节。
先对图表材料进行整体阅读,主要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横向和纵向的项目名称等。通过阅读图表标题、项目名称,尤其是题目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可以更好地把握陈述的对象。
此外,一些图表在主体内容之外,还配有图例、备注等说明性文字,这些信息往往对全面、准确地阅读图表具有辅助作用,需要仔细阅读,有时需要运用到答案表述之中。
(3)选准角度,分析数据。
分析数据情况是解答此类题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看
最值,即最高值和最低值,它们往往承载着图表所要表达的主要信息;看比较,即通过数据之间横向、纵向的比较,特别是几组数据之间的纵向比较,概括有效信息,也可根据项目情况对数据先分类,再比较;看趋势,主要指某个项目数据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把握数据变化规律概括信息。信息表述往往遵循 “随着……,(陈述对象)+数据变化”的思路。
(4)审明要求,准确表述。
要求不同,答法就不同。问信息,直接概括图表内容作答;问结论,综合图表信息后概括作答;问反映的问题,在概括结论的基础上概括现象作答;问启示,在概括结论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作答。其中,提炼信息题是其他类题目的基础。表述信息的一般格式为:限制条件+陈述对象+数据情况。如有字数限制,还要符合字数限制要求。
二、解答漫画图片观察提炼类题目,可按以下两步:
第一步,读漫画(图片),明白漫画(图片)中有什么。仔细观察漫画(图片)的各个细节,精心研读其中的文字。
(1)看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看标题可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
(2)看画面。漫画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3)看画注。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要认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观点。
(4)看夸张处。夸张处往往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其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第二步,正确理解,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进而概括寓意。
(1)看漫画指向,对应相应的现实。
(2)透过现象看本质,跳出画面思画外。
三、解答图示标识观察提炼类题目,要注意:
对图标内容进行解说,要细致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把画面的要素按一定的顺序,无遗漏地表述出来。
对图标寓意进行阐释,要挖掘图画的隐含信息,联系图画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升华,揭示图画的主旨,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考点

语言运用
【典例十一】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让我们怀着对中华儿女的崇敬之情来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给这次主题班会拟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继往开来 齐奋斗 盼未来  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示例: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2)班会课上,同学们列举了“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有革命先烈、科学家、歌星影星等,王平同学说:“我心中的风流人物是雷锋!”他的话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嘲笑,有同学说:“雷锋早就过时啦!”这时,你站起来反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雷锋永远不会过时,他那种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螺丝钉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必需的。 
(3)班会课上,同学们还推举出“网坛风流人物”——获得法国女子网球公开赛冠军的中国选手李娜,她是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运动员。请你拟写一条给李娜的祝贺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拍响球飞,李娜法网夺冠;龙腾虎跃,中华雄风再振
【典例十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配对,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  ;B—  ;C—  D—  
  
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A.两袖清风存正气 a.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 b.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 c.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
d 
a
b 
 c
(2)对于广告商用的“默默无蚊(闻)的奉献”类改动成语的广告,你赞成还是反对 请发表你的看法。
示例:反对,语言文字必须规范使用,容不得为了个人利益随意篡改,不能出现错别字及词不达意等现象。
(3)端午节到了,各家各户团团圆圆,吃粽子,喝雄黄酒。
①替卖粽子商家写一条促销广告;②学校在端午节前,举办一次端午节演讲赛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个活动主题。
①颗颗海参粽,悠悠好运来。②示例:端午节,让我们一起走近屈原。
(六)活动策划(含传统文化)类
【典例十三】八年级进行了一次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活动】丰富活动形式,请你根据活动示例,再说两个活动项目。示例:举办“以和为贵”演讲。
活动一:        
活动二:  
示例:举办“以和为贵”图片展;
举办“以和为贵”作文赛。
      
       
(2)本次活动前,每位同学都写了一句关于“和”的标语,作为这次活动的宣传标语。经过初赛,有两条标语进入决赛,学校决定投票选出优胜者。请问你选哪一条 并说明理由。
①和为贵,万事顺
②人贵在和,心境则宽
示例:①“和为贵,万事顺。”“和”是万事顺利的开端,句式简洁,体现了“和”的重要性,也符合中国人对“和”的理解要求。
②“人贵在和,心境则宽。”该句强调人以“和”为贵,才能使心境开阔,句式整齐,意境深远。
(七)名著、应用文(修改)、口语交际等综合性考查
【典例十四】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 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2)下面这则应用文有三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征文启示
为了迎接“五四青年节”的到来,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的青春梦想”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要求:①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②用 300 字方格稿纸抄写,不超过 1000 字;③稿件请交到办公楼 102 室。欢迎全体同学积极投稿。
此致
敬礼
阳光中学文学社
2022年 4 月 10 日
【答案】(1)示例:①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②珍惜青春,笑看生活 ③放飞青春,放飞梦想
(2)①把“启示”改为“启事”②应该写明截稿日期③删去“此致敬礼”。
【类题归结】该考点主要包括“对联的补写与赏析类”“标语、广告语的拟写类”“活动策划(含传统文化)类”“名著、应用文(修改)、口语交际等综合性考查”等。
一、解答对联的补写与赏析类题目,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明确其特点。
对联的主要特点:
(1)字数相等。即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
(2)词性相对。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3)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应该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致的。如“大漠”与“长河”、“孤烟”与“落日”都是偏正结构。
(4)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
(5)平仄相合。上联尾字用仄声,下联尾字用平声。
2.可尝试拆合法。
明确了对联的上述特点之后,我们可以使用拆合法来既快又准地对出下
联。所谓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词组组合成一句。如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我们就可用此法来应对,“平山堂下花似锦”就可拆为“平山堂——下——花似锦”三部分分别对之。提示中已告诉我们“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它显然是地点名词,这样可迅速地对出“瘦西湖、史公祠、琼花观”等一大串;“下”是个方位名词,我们可以对出“畔、上、边、下”等;“花似锦”
是个主谓结构,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对出“柳如烟、烟如雾、花似海、草如茵”等。这样我们便可轻而易举地从中选出“瘦西湖——畔——柳如烟”“史公祠——边——花似海”“琼花观——内——景如画”等下联。
关于对联的赏析,可从对联的内容、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
二、解答标语、广告语的拟写类题目,要注意:
标语的拟写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等。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尤其注意要符合活动主题。总之,拟写标语时要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手法运用得体。
,如实物、地点等。学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广告语的特点,即简洁、生动,尤其要注意突出对象的特点。
广告语的拟写常给出具体的对象。
三、解答活动策划(含传统文化)类题目,要注意:
考查时常常给定一个活动项目,让考生编写活动提纲,或者拟定实施方案等。作答时主题要明确,针对性要强,并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活动步骤要紧扣主题、完整清楚、做法具体,最好句式一致、字数相同、意思协调、特点突出。
四、解答名著、应用文(修改)、口语交际等综合性考查题目,要根据各自的题型要求作答。
考点

信息提取、探究(10年1考)
核心素养·语言运用
【典例三】 (2014·河北中考)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
  本报讯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
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案】示例:门户网站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果(新闻标题的拟写主要根据导语提取)
(九)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典例十六】学校举办“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个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
识,你就会尊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自己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材料二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整整奋斗了16年。他曾遭遇17次退稿,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到小说发表。
材料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材料一、材料二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0个字。
(2)材料三是学校举行“书不朽,法自强”书法作品展的部分学生书法作品。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一幅 请从书体特点和内容等方面说出你欣赏的理由。
【答案】(1)人需要争取和奋斗。(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甲,作品属于作品属于楷书,圆转挺健,刚柔并济中表现出维新派人士大义凛然的气概。
示例二:乙,作品属于隶书,方正坚劲,一笔一画间体现出革命先驱的理想追求。
示例三:丙,作品属于篆书,敦厚庄重,刚柔并济中表现出文化革命主将爱憎分明的品质。
示例四:丁,作品属于行书,潇洒畅达,行云流水般展现出新中国缔造者改天换地的豪情。
【类题归结】该考点主要包括“新闻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等。
一、解答新闻类题目,应掌握以下要点:
新闻就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真实性、及时性、语言简洁性是其主要特点。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个部分,有的还有背景和结语。
标题有主标、引题、副题三种。拟写标题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标题(即主标题)的概写。一般来说标题最简洁,往往不需要时间,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即人物和事件,句中不停顿,文末无标点。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地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因此,导语部分至少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主体是新闻的主干,它要承接导语,用实在的、典型的、具体的材料,印证导语中的提示,对导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但背景只是新闻的从属部分,不是每条新闻都一定有背景。
  结语是整篇新闻的收笔之处,它的作用是阐明事实的意义或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给读者以完整的感觉,也可给读者留下思索的余味。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总结如下:
拟写新闻标题:人物+事件。
补写导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概括一句话新闻: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比导语更简洁)。
概括主要内容:人物+事件+结果。
不管做何种类型的题目,都有两个必备要素,即人物和事件,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加入一些其他要素。
另外,在答题时,要注意新闻材料的导语。导语部分已经讲清了主要的新闻事实。因此,在材料给出导语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从导语中来提炼答案。如果没有导语,我们就要从材料中寻找新闻要素,然后再根据要求
提炼要点,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二、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目,要注意:
该类题目往往通过多则具有逻辑规律的专题材料组合呈现,要求考生根据题目,从题干提供的材料中探究规律或总结经验观点,用文字准确表达出探究结果并形成自己的评价。题干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文献资料,可以是图表数据,可以是对联、照片,也可以是徽标设计、漫画,等等。解答这类试题要读懂材料,抓住几则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甄别、筛选,提炼出材料的共性,然后概括归纳出自己探究的结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