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1芳香烃(第1课时 芳香烃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苯)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推测苯的结构,了解其化学键的特殊性。2.能描述苯的分子结构特征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通过实验探究苯的化学性质。3.能根据苯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型,判断含苯环的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苯的化学性质;2.苯分子的平面结构。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三、教学方法探究法、总结归纳法、分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橘子皮使气球爆破的动图。因为橙皮中含有丰富的芳香烃,用手挤压的话会喷出黄酮、柠檬酸和芳香烃。芳香烃对橡胶(气球)的溶解度很强,这两种物质遇到一片就会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气球爆炸。【讲解】一、芳香烃及苯的结构1.芳香烃(1)概念: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2)分类①苯的同系物: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的产物。分子结构特点: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侧链是烷基。分子组成通式:CnH2n-6(n≥6)。②多环芳烃a.多苯代脂肪烃:多个苯环通过脂肪烃基连在一起,如二苯甲烷()。b.联苯(联多苯):苯环之间通过碳碳单键直接相连,如联苯()。c.稠环芳烃:苯环间通过共用苯环的若干条环边而形成的,如蒽()。【问】苯的同系物、烃、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关系是什么?【生】绘图。【讲解】2.苯的分子组成及结构特点(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2)苯分子中不存在独立的碳碳单键(C—C)和碳碳双键(C==C),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大π键。苯的化学性质【展示】苯的溴化实验视频【生】实验现象:将苯和液溴加入三颈烧瓶,剧烈反应,出现沸腾现象,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导管口有白雾冒出,反应完毕,加入NaOH溶液,下层红褐色油状液体变为无色油状液体。【讲解】实验原理在FeBr3作催化剂时,苯和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HBr【问】1.长导管的作用 ?2.导管出口为何不插入到溶液中?3.导管出口为何出现白雾?4.锥形瓶中的溶液为何有浅黄色沉淀?5.能否根据锥形瓶中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苯与溴发生的一定是取代反应?【生】导气、冷凝回流防止倒吸HBr在空气中形成小液滴生成了AgBr不能,液溴易挥发【展示】苯的硝化反应实验视频【生】现象:加热几分钟,反应完毕,将混合液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在烧杯底部出现无色油状液体。【讲解】①硝基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苦杏仁味。②长导管作用:平衡气压,冷凝回流挥发的苯和硝酸。③水浴加热的原因:a.使反应物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b.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反应物挥发和硝酸分解。④如温度升至100~110 ℃时,会生成间二硝基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3+2H2O。⑤温度计的放置:温度计应放在水浴中,控制水浴温度。【讲解】加成反应在催化剂镍的作用下,苯和H2在180~250 ℃、压强18 MPa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2。苯易取代,难加成,原因在于苯分子结构稳定,加成反应需破坏苯环结构,取代反应不需要破坏苯环结构。【展示】苯燃烧图片氧化反应:苯可以燃烧氧化,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烈黑烟注意: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课堂练习】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A下端活塞关闭)。(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Fe+3Br2===2FeBr3、+Br2+HBr(2)剧烈反应,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溶液底部有红褐色油状液体出现(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2NaOH===NaBr+NaBrO+H2O(或3Br2+6NaOH===5NaBr+NaBrO3+3H2O)(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苯的性质总结部分单键(烷烃)的性质——与液溴取代 硝化反应(一取代)部分双键(烯烃)的性质——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不能与溴水加成、能与氢气加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