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精讲巧练:《孙权劝学》《卖油翁》(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语文古诗文精讲巧练:《孙权劝学》《卖油翁》(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讲巧练
《孙权劝学》《卖油翁》
【要点存盘】
《孙权劝学》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5.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6.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7.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10.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里是侧面描写作用:突出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11.孙权的哪些主张和行动值得我们重视和效仿?
孙权认为广泛地学习很有益处,不能因为事务多、时间少就不学习。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同道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4.这篇短文省略了一部分内容,你知道是什么吗?结合我们已掌握的写作知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省略的内容:吕蒙的学习过程。好处: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无关,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卖油翁》
重点句子翻译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一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很长时间都不离开。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卖油的老头儿)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卖油的老头儿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4.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
5.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熟罢了。
揣摩语言
1.“尔安敢轻吾射!”
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2.“手熟”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不以为意的态度。
3.“以我酌油知之。”
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4.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得以突出。
5.第一段写“公亦以此自矜”,又写卖油翁“微颔之”为下文两人起冲突做铺垫。
课文分析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陈尧咨由生气到不得不为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巧所折服。因为他从卖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无他,但手熟尔”的道理。
2.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该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要把自己的长处当作一种战胜困难、张扬个性的资源优势,而不是进行宣扬的资本。__对别人的长处,应善于汲取所长、学为己用,不可嫉妒诋毁。
3.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的道理。
【文化常识】
雅号、别称有关的文学常识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
诗星--孟浩然,诗鬼--李贺,
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贾岛
中国历史上的“圣人”有关的文学常识
酒圣--杜康,老圣--老子,史圣--司马迁
宗圣--曾子,复圣--颜回,至圣--孔子
述圣--子思,亚圣--孟子,元圣--周公
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诗人的文学常识
1.唐代边塞诗人代表: 高适,岑参,王昌龄;
2.唐代田园诗人代表: 王维,孟浩然;
3.唐代苦吟诗人的代表: 孟郊,贾岛;
4.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柳宗元;
5.宋代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6.宋代著名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女)
【精选习题】
一、情景默写
1.(2021江苏南通·七年级月考测试)默读课文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吕蒙却以“___________”为由推托。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______________”。
(2)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4)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而吕蒙却以“___________”为由推托。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______________”。
(2)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3.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卖油翁》中,揭示全文中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卖油翁》中,表现陈康肃的傲慢无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油翁》中,表现卖油翁技高一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是___(朝代)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4)文中“治经”中的“经”指《_____》《诗》《_____》《_____》《春秋》等书。
6.《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_________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_____(以上均填原句)。
二、句子默写
7.根据前后句进行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不可不学!(司马光《孙权劝学》)
(2)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孙权劝学》)
(3)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孙权劝学》)
(4)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5)且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6)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8)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9)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1)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12)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1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欧阳修《卖油翁》)
(14)我亦无他,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15)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6)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7)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18)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19)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0)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3)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十余里无迹。(纪昀《河中石兽》)
(28)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2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参考答案:
1.(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军中多务乃始就学(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解析】略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军中多务乃始就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能根据设计的具体语境恰当默写填空。注意避免错别字,如“涂”不要误写为“途”,“卿”不要误写为“聊”。
3.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的易写错的字是:涉,卿。
4.(1)无他,但手熟尔。(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解析】(1) “无他,但手熟尔”意为:没有别的,只是手熟罢了。这句话点明了卖油翁技术高超的原因,也点明了文章主旨。
(2)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为:你也知道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精湛吗?“尔安敢轻吾射!”意为: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这两句话言语据傲,表现了陈康肃的傲慢无礼。
(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意为: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这句话是对卖油翁倒油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的技高一筹。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年体战国易书礼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卿、鉴。
6.“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从原文中都能找到答案,考生认真阅读课文筛选相关的语句作答即可。
7.卿今当涂掌事非复吴下阿蒙即更刮目相待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策勋十二转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惟手熟尔独坐幽篁里何人不起故园情凭君传语报平安惟吾德馨无案牍之劳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独怆然而涕下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自缘身在最高层柳暗花明又一村吟鞭东指即天涯棹数小舟曳铁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本题中的“卿、刮、鞍鞯、辔、溅、戎、柝、朔、辨、睨、杓、惟、篁、馨、濯、怆、棹、湮、欤”等字词容易写错。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