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古诗文默写精讲巧练《桃花源记》【要点存盘】《桃花源记》陶渊明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桃花源记》中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3.《桃花源记》一文中吸引鱼人渔人“欲穷其林”的句子是“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不易发现的句子:山有小口; 初极狭。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刚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的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6.《桃花源记》中从环境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桃花源记》中从心情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写桃花源美的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9.陶渊明《桃花源记》中通过写鸡狗等来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0.《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1.《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社会风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寄寓了对天伦和乐的向往。1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15.最能表明桃花源人与外界相隔久远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6.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7.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两句诗: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在《桃花源记》中与这两句诗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8.体现桃花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不愿外界人来打扰的句子是“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9.《桃花源记》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0.《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找到了他的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想给再进桃花源留下线索。21.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以“及郡下,诣太守”两句,表明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向外人透露了桃花源的事,并没有信守承诺。21.出自《桃花源记》一文,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环境优美、生活安乐的世界没人过问、受到冷落的成语是“无人问津”,其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文化常识】中国常识积累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旧迎新【精选习题】一、情景默写1.(2021江苏徐州·八年级期中统考)请从课文中找出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句子。⑴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社会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精神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性默写。(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4)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5)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语是什么?____________3.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原句。(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表明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交代桃花源人的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突出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桃花源记》课文内容填空。(1).渔人发现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村中人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3).写村中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4).渔人离开桃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子默写7.(2022春·辽宁沈阳·八年级沈阳市南昌初级中学(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校考期中)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3)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4)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5)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8.(2016秋·江苏无锡·九年级阶段练习)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①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③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凉州词》)④ _________________,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⑤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⑥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⑦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9.(2015秋·江苏泰州·九年级阶段练习)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①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静影沉璧。③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④越明年,___________, 百废具兴。⑤边塞诗象一朵绝艳的异域奇葩。它以似火的颜色点燃了壮士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青春,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外曲》)。然而绝艳背后,也有旷古的孤独与幽怨,如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王之涣《凉州词》)。10.(2014·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依据课文填空⑴有为者辟若掘井,______,______。(《孔孟论学习》)⑵小大之狱,______,______。(《曹刿论战》)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桃花源记》)⑷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11.(2014秋·江苏泰州·九年级统考期中)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①盛名之下,______。② ______ ,恒兀兀以穷年。③蒹葭萋萋,_______。 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_______。⑤《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生活的句子是(连续两句):______,______ 。⑥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的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_____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_____。12.(2014·重庆·中考真题)古诗文默写填空。(1)______,左右芼之。窈窕淑女,______。(《诗经·关雎》)(2)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论语>十则》)(3)大漠孤烟直,______。(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参考答案:1.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解析】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俨”“髫”“阡陌”是易错字,注意和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2.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先世避秦时乱。 (7)豁然开朗。【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旷”“髫”“咸”“避”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3.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4)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解析】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及重点语句的默写,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俨、髫、杂、缤、延”等字词容易写错。4. (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4)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俨”“髫”“咸”“率”“绝”“焉”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5. (1)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旷”“俨”“髫”“怡”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6.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要还家,酒杀鸡作食。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解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文的能力,此类题型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在注重知识迁移的同时,还要求考生能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默写时,要注意避、率、邑、焉、隔、既几个易错字的字形。7.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窈窕淑女 白露未已 辗转反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默写能力。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俨、阡陌、窈窕、已、辗。8. 宵眠抱玉鞍 萎蒿满地芦芽短 惠崇春江晚景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 月黑雁飞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鸢飞戾天者 经纶事务者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解析】试题分析: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本题中易错字有:宵、鞍、萎、芦芽、雁、侯、鸢、戾、纶、属,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9. ①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浮光跃金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政通人和 ⑤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而理解性默写则摒弃了死记硬背,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10.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 虽不能察 必以情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填写一般有三种样式:直接填写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字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类别积累更考查了学生积累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这里考查学生名句积累,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学生填写时应重点突破“轫”“荇”等这些重点字词的书写。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11. 其实难副 焚膏油以继晷 白露未晞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归雁洛阳边 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试题分析:填写古诗句,容易写错字,一是由于学生记忆不清,二是学生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注意音同形似易错字:实、膏、晷、晞、髫、怡。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12. 参差荇菜 钟鼓乐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长河落日圆 最是一年春好处 马作的卢飞快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2014年重庆市语文中考试题》的古诗文默写部分。方法:7个小题,1—5都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其余2个小题,都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默写全诗,然后根据提示,揣摩含义,写出相关诗句。规律:小题1注意“荇菜”。小题4注意“好处”小题5注意“的卢”的写法. 小题7注意“遮望眼”的写法.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