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临阵押题系列——16 牢记历史,重视纪年.一、选择题:2月27日,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历史上最黑暗、悲惨的一个篇章。在这之前,南京还经历了“屈辱的一天”、“新生的一天”。对这两个“一天”理解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马关条约的签订、渡江战役解放南京D.九一八事变发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下列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全民族抗战是取胜的根本原因 ②国民党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③全面抗战正式开始于七七事变 ④八路军新四军积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今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回顾20世纪上半期,对全世界人民来说,是多灾多难的时期。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惨痛教训,人民至今不敢忘却。下列属于两次大战共同点的是( )www.21-cn-jy.com①都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②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两次大战中国都参战 ④工业文明的科技成果被用于战争,战争更加残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100年前的战争阴霾笼罩该地区,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战争。期间,法德两国间经历的最惨烈的战役是( )21·世纪*教育网A.斯大林格勒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攻克巴士底狱5.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 ▲ 纪念日,把12月13日设立为 ▲ 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A.卢沟桥事变 细菌战 B.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C.抗日战争胜利 南京大屠杀 D.抗日战争胜利 细菌战6.从文化建设角度看,我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01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据此回答第7—9题。【出处:21教育名师】7.下列关于毛泽东的革命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A.抗战期间,为战胜困难,毛泽东带领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B.中共一大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C.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创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为了争取和平,毛泽东冒险到西安与国民党谈判8.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②④①③9.毛泽东一生最伟大的功绩就是为我们开创了一条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这条道路具体是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道路 B.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 D.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道路10.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要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要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21*cnjy*com①德国:“中国,你的孩子台湾离开了你的怀抱!”②英国:“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女王万岁!”③日本:“伙计,我们可以到中国开设工厂去了!”④美国:“东交民巷等使馆区,中国人再也不能进入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13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其历史功绩最主要有( )A.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新中国 B.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发动文化大革命,防止了资本主义复辟 D.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2.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对他的历史功绩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C.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杰出的文学巨匠13.2013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是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者。以下属于他亲历的历史事件并排序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①重庆谈判 ②辛亥革命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④文化大革命 ⑤遵义会议 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A.③①⑤⑥ B.③⑤①④ C.②③⑤④ D.②①④⑥14.2014年是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澳门回归后,经济平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澳门的繁荣与稳定说明了( )【版权所有:21教育】A.社会主义制度在澳门发挥了巨大的优越性 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C.澳门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我过完成了和平统一大业2014年是红军长征开始80周年。据此回答15—16题。15.结合当时的中国形势来看,红军长征具有以下意义( )①培育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 ②形成了中国革命成熟的坚强领导核心③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④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6.弘扬和培育长征精神对青少年提出了以下要求( )①青少年要增强弘扬长征精神的自觉性 ②青少年要像老红军那样过艰苦的生活③青少年要学习红军的坚强意志品质 ④青少年要把长征精神贯穿在实际行动之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 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据此回答17—18题17.这体现全国人大在实行哪项职权( )A.任免权 B.立法权 C.监督权 D.决定权18.全国人大确定抗日战争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于( )①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②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④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8分)祭奠历史,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材料一:201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罗援少将在点评甲午战争的教训时说:国殇伤在政体上,体制落后必然挨打;战败败在贪腐上,腐败不除,未战先败;强国必须强军,军不强最多是一个富国,永远成不了强国……。材料二:120年前的甲午年,1894年,是中国走向没落深渊的起点。 60年前的甲午年,1954年,是中国走向重建和振兴的起点。今年的甲午年,2014年,是中国走向世界最强行列的起点。60年后的甲午年,2074年,必将是中国的时代!(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94年是中国走向没落深渊的起点?(3分)(3)“2014年,是中国走向世界最强行列的起点。2074年,必将是中国的时代!”你认为实现这个美好愿望的信心来自于哪里?(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参考答案:(1)封建专制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思想;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闭关锁国,军事落后。(3分,从三个角度回答)(2)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分)。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随后几年中,列强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分)(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目前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尖端科技和创新方面,一些重要领域我国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每个角度1分,2点即可。)2.(6分)【中日邦交】 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做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 ——中国外长王毅答日本记者问(1)“家有芳邻满园春。”这是中国的一句名言,日本这个邻国绝不是什么芳邻。试举近代、现今事件各一例。(2分)(2)个别别有用心的日本政治家喜欢将2014年的中日关系比作1914年的英德关系。这种类比的险恶用心是什么?(2分)(3)日本应如何向德国学习,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2分)参考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钓鱼岛事件、参拜靖国神社、干涉我国东海航空识别区的设立。(各举一例)(2分)(2)1914年的一战根源是英德等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德国超过英国后来居上。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开始超过日本,日本心存芥蒂,制造中国威胁论,将中日两国的紧张关系单方面归因于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并借机发展自已的军事。(2分) 21cnjy.com(3)向二战受害国人民真诚道歉;彻底抛弃军国主义。(2分)3.(8分)请你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日甲午一战,使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激发了民族复兴力量的崛起。材料二: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是我们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材料三: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畏强暴的民族,请你写出这两次战争期间中华民族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的大事各一件。(2分)(2)根据材料一,说说甲午一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3)材料二“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在抗战时期表现为什么?抗战胜利在民族复兴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分)(4)材料三的这一决定对“中国梦”的实现有什么现实意义?(1分)4.(8分)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1895年4月日本马关 图二:1945年9月中国南京 图三:中国某岛屿材料二:2014年 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1·cn·jy·com(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2)说出造成图一、图二两种场景的中国方面的主观原因各一点。(2分)(3)图三是我国某岛屿它与图一、图二有怎样的关系?(4分)(4)上述材料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2分)参考答案:(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2)败: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3)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抗日战争胜利收回台湾。(4)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等。5.(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家住杭州的小张同学通过《新闻联播》获悉: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小张计划利用假期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看一看。(1)为了解南京位置,小张找来右面这张地图,请你帮他判定:南京位于杭州的 ▲ ,判定的方法是 ▲ (2分)(2)小张还了解到,南京是近代中国的缩影。为此,他专门制作了下列卡片。请模仿C框完成其它三框的内容(注意:按时间先后顺序)。(3分)(3)针对上述历史事件,请你任选两项,帮助小张补充其各自的影响。(2分)(4)小张认为,从时代主题考虑,设立“公祭日”意义深远。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1)西北;一般定向法(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分)(2)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B.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D.1949年渡江战役,南京解放。(3分,其他答案只要合乎史实和题目要求均可得分)(3)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 C: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3分。其它历史事件,表述符合史实,亦可赋分)(4)赞同。(1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1分)设立“公祭日”有利于警戒世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1分) 21*cnjy*com6.(共8分)2013年是我们祖国母亲诞生65周年。某校九年级学生进行以“共和国的历程”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成就组】令人振奋的变化。第一组同学收集到下面图片。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图片反映的成就。(2分)(2)【挫折组】第二组同学展示了两幅漫画。请说明漫画一、二分别反映了共和国历程中的什么历史事件。(2分)(3)【探究组】第三组同学对上述两组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一些好的经验和教训,请你予以总结。(2分)(4)【展望组】第四组同学在前面同学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请你完成。(2分)2020年我国将实现 展望实现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1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3)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点必答,意思相近即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2分)(4)全面小康。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答到一个即可)(2分)7.(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写出材料中开始觉醒群体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2分)(2)谈谈如何理解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大败”,“成中国之巨祸”?(4分)材料二:2014,又逢甲午年。回顾120年的中日关系史,可以说经历了漫长的“日强中弱”的局面。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百年来首次超过日本,中国开始越来越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3)为改变“日强中弱”的局面,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8.(10分)201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邓小平大事简表(部分)序号年份主要大事①1919响应五四运动,同全校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活动。②1935参加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积极支持毛泽东同志的一些正确观点和主张。③1938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④1947与刘伯承一起领导野战军主力部队,强渡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⑤1966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失去一切职务。⑥1978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根据上表回答问题:(1)邓小平生平大事中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挽救了党和红军的事件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并说明理由?(4分)(2)1966年邓小平失去一切职务同当时的什么事件有关?(2分)(3)综合邓小平同志的主要生平大事,请你对他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价?(4分)参考答案:(1)①(1分);②(1分),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地位,从此红军逐步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最终胜利到达陕北。(2分)2·1·c·n·j·y(2)文化大革命。(2分)(3)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分);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分)(备注:从革命家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两个角度加以归纳,其他回答酌情给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9.(14分)歌曲是音符写成的历史,历史是照亮未来的航灯。阅读《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歌词片段,回答问题。www-2-1-cnjy-com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已渐已醒。(1)这首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历史,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这一时期“国人渐已醒”的历程。(4分)2-1-c-n-j-y【相关链接】一头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已经醒来,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抗震救灾、揽月深潜……面对种种考验,亿万中国人民总能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汇集起磅礴之中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在应对国际热点难点问题上,中国积极参与,勇于担当,劝和促谈,贡献了富有建设性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在谈及中日关系问题时,王毅外长说:“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发生在1894年和1914年的中国和世界的悲剧分别是什么?(4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相关链接,谈谈你对王毅外长这句话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4分)(2)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造成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分)21教育网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所以不可能发生1914年的世界大战, 1894年的悲剧更不会在中国重演。(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