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2.2 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思想政治2.2 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导入』孙悟空找工作失败和比尔盖茨成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我喜欢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授新课』
一、兴趣及其培养
1、兴趣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举例帕弗利克的故事。
2、职业兴趣:
------依据兴趣与职业的关系,把的人兴趣划分为十类
(1)喜欢同工具、器具或数字等事物打交道的人
(2)喜欢与人打交道
(3)喜欢有规律的工作
(4)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5)喜欢从大局着眼
(6)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的人
(7)喜欢分析、推理、测试之类的活动
(8)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挑战和创新的人
(9)喜欢运用一定的技术、操纵制造产品或完成其他任务的人
(10)喜欢制作能看的见摸的着的产品
提问学生:大家的职业兴趣是什么?你喜欢做什么?
想一想:如果在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中,没有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怎么办?
3、兴趣需要培养:
------不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就认为自己不感兴趣,是不少初入学的中职生的心态。人们对某种职业往往需要有一个了解、喜欢、热爱、沉醉和奉献的过程。
(1)、是多搜集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有关信息,关注他们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多参与职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取得成功的快乐;多了解本行业成功人士的事迹,通过真人真事感悟这一职业的乐趣。
(2)、学好专业课。在次,要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
导入:孙悟空找第二份工作也失败的故事,引出性格及其调适的知识点。
二、性格及其调适
1、你了解自己的性格吗?你是个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
(1)性格的定义: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客观事物和社会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和与其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学生活动:做性格测试题,定义自己的性格类型。
(2)性格的分类
----性格分为外向型、内向型、中间型三类。
外向型的特征主要有活动性、灵活性、开放性、现实性、适应性、显示性等。这类的人多为开朗的乐天派,为人处事灵活多变、热情好客,能较好的适应外界变化,善于与人打交道。然而,他们有时做事马虎、松散,容易急躁。工作内容变化较大的职业。
内向型的人主要特征有安全性、规律性、伦理性、计划性、慎密性、克制性等。有时处事犹豫不绝,迟迟不见行动。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是内向型人的长处能够较好的处理工作内容相国定的工作。
中间型
2职业性格:
定义:职业性格是人们在长期特定职业生活中所形成的与职业相联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作用:不同类型的职业对从业者性格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不同性格类型的适合的职业也各不相同。
性格可以调适:
----性格存在可塑性。专业定向不等于职业定向。PPT展示不同职业对性格的要求。
学生活动1:分小组讨论《西游记》里四个人物分别具备怎样的性格?说得越多越好。
学生活动2:分小组讨论甲乙丙分别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总结:性格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导入:孙悟空找的第三份工作。
能力及其提高
能力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
----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2、职业能力:
(1)分类:从范围角度上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发展水平角度可分为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心理学还把能力分为显能和潜能。
(2)职业能力的定义:
-----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构成。
(3)专业能力的定义:
-----指从也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的,强调应用性、针对性。
(4)、方法能力的定义:
-----指从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和应用水平,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
(5)、社会能力的定义:
-----指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是时适应社会和融入的水平、程度,强调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能力可以提高(举例说明)有人说能力是天生的,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播放魔术师刘谦的职场故事。
四、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
导入:(ppt展示)近年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去考公务员和参加选秀,人们找工作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形形色色的职业价值取向
(1)职业价值取向的含义:
----是人民谋取一份职业的社会行为目的,决定人的就业方向和行为,影响人在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人在从业过程中的驱动力。
案例故事:扎根基层支教的徐本禹和世界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的故事。思考:他们做出不同人生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价值取向不同)
(2)13种职业价值取向
2、从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
(1)、错误的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1)脱离本人实际 2)脱离环境
(2)、价值取向的分类:1)维持并提高物质生活的需要
2)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
3)是承担社会义务的需要
五、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及其改善
导入:听改编歌曲童年,找出歌词里不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
活动1:做游戏,感受习惯。
讲解: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 。
案例:大象现象和为人现象。感受习惯的重要性。
1、正确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
(1)要敢于面对现实,能正视自己
(2)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
2、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ppt展示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为习惯。)
(1)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提高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2)中职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类,一类是面向职业群的,另一类是针对某一职业的。
(3)职业道德要求在“做事”中“做人”,它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
(4)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长期积累的、反复强化的产物,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习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自发性,既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即“习惯成自然”。
(5)目的是使职业生涯规划符合本人的实践。
学生活动:认识自己的习惯:有哪些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该如何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