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8课 紫藤萝瀑布 第2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文章,抓住线索理清文章思路。2.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品味花之美。3.探寻作者描写花背后的意味,说说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趣。语言运用:品析文章语句,体会作者笔下紫藤萝花的特点。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景状物,表达真情实感。审美创造:通过整合同类信息理清作者的游踪,体会本文采用定点换景、视角转换的角度表现游踪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课文精讲】1.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2.作者是怎样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对往事的回忆的?“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从眼前的喜悦过渡到了梦幻的境界, 进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考点链接】第8段和第9段之间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考点:分析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思路]①明确概念。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②理解作用。对比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答题模式]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和……进行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参考答案]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伶仃对比现在花的繁盛,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类比人的不幸遭遇,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重新焕发生机的欣喜之情,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悟做铺垫。3.请简要赏析下面这句话,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流向人的心底”就是这种心理过程的形象表达,此时花与“我”仿佛交融在一起,共同感受生命的真谛。物我交融,使情感的抒发更强烈。4.看花前后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看花前,作者因小弟身患绝症,心上压着“焦虑和悲痛”;看花后,“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感人生1.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从整体到局部2.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眼前的紫藤萝→花朵繁盛、美丽 生机盎然 “尽情”开放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伶仃 小心试探 “谨慎”开放情感变化: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作者被紫藤萝花的辉煌茂盛吸引,驻足观看。结尾“不觉加快了脚步”,是因为作者感受到生命永恒的价值,精神振奋鼓舞。3.作者以“紫藤萝瀑布”为题有何用意?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花之流长,隐含了生命的活力与绵延长远。【活动探究】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和同学讨论交流。考点:分析托物言志的手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考查形式:(1)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2)本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技法:阅读全文,找准所托之物分析外在特征,展示内在品质品读文章,提取所言之志答题模式: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物的特征),表现了……的精神品质,表达……的志向(态度),委婉含蓄,富有表现力。作者借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和同学讨论交流。[参考答案]上个单元的《陋室铭》《爱莲说》也都属于典型的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即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写作特色】1.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紫色的大条幅”(比喻)“仿佛在流动,在欢笑”(拟人)“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向人的心底”(通感)2.含蓄地表达情感。本文作者对感情的表达很注意分寸,她没有将感情宣泄得慷慨激昂、大悲大喜。但是,作者这样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并不是感情不深沉、不真挚。作者的出身、性格、教养使她能节制、含蓄,而这种感情上的节制,使她能理性地深刻地洞察到生命的本质。【课堂总结】本文生动描写了紫藤萝花的形态美、颜色美、香气美、精神美,赞美了紫藤萝花旺盛的生命力,并从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困境是暂时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乐观、勇敢地面对生命长河中无止境的生活,向往美好。【板书设计】【拓展阅读】小弟去了。小弟去的地方是千古哲人揣摩不透的地方,是各种宗教企图描绘的地方,也是每个人都会去,而且不能回来的地方。我长小弟三岁。从我有比较完整的记忆起,生活里便有我的弟弟,一个胖胖的、可爱的小弟弟,跟在我身后。他虽然小,可是在玩耍时,他常常当老师,照顾着小朋友,让大家坐好,他站着上课,那神色真是庄严。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他站在山泉边,捧着一个大盆的样子,至今还十分清晰地在我眼前。“小姊,你看,我先洗!”他高兴地叫道。这一年多,从他生病到逝世,真像是个梦,是个永远不能令人相信的梦。我总觉得他还会回来,从我们那冬夏一律显得十分荒凉的后院走到我窗下,叫一声“小姊——”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写,也不能写。每一念及,便泪下如雨,纸上一片模糊。我还曾希望在我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跨过那一道痛苦的门槛时,身旁的亲人中能有我的弟弟,他素来的可倚可靠会给我安慰。哪里知道,却是他先迈过了那道门槛啊! 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这是事实呢?他躺在那里,但他已经不是他了,已经不是我那正当盛年的弟弟,他再不会回答我们的呼唤,再不会劝阻我们的哭泣。紫藤树李 白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赏析]诗人以紫藤自喻,借紫藤挂于云木,写自己的理想抱负得以实现,并希望自己能荫庇万物,给人们带来欢乐。诗人融紫藤、花蔓、密叶、香风等事物于一体,予以生动的描绘,表现出诗人高度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课后作业】《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一树紫藤萝,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昂扬起生命的激情。请你运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一种情感。(150字左右)写作指导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仔细观察,如本文既写一树花,又写一穗花、一朵花。对景物要有感情,自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就会生动亲切。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