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写作之议论文框架“五段三论式”专题指导五段三论式的基本模式 借鉴和模仿比较成熟的作文范型,是重要的写作方法,也是创新作文的基础。因此,写高考议论文,应当熟悉几种议论文模式,供考场写作时借鉴参照。“五段三论”,主论“三分”是写作规范议论文的一种基本模式。 我们把规范议论文基本模式归结为“五段三论”,主论“三分”或者叫“五段三论+1式”。“五段”就是文章写足五段(也可超过五段,但仍为五部分);“三论”既指全文分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又指本论部分主要论述段分立三个分论点,每一个分论点展开论述分起始、展开和终结三部分。本论部分的这一特点又称为“主论三分法”。“+1”指主体三论之后还可以加一个“当然”段。 首段:引论。针对生活现象、作文材料,引出论题或论点;或者针对论题,在介绍论题含义的基础上引出论点。这里,生活现象与作文材料概述要简练,突出要点。同时,概述生活现象、材料,要有过渡句,然后再引出论点。过渡一般有三个方向:对概述材料的分析肯定,正面引出论点;对概述材料的分析否定,从反面引出论点;对材料分析后换一个角度引出新的观点。 中间三段:本论,全文的论述主体。首先围绕中心论点确立几个分论点,一般是三个分论点。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分解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构成总分关系。二是多层次、多侧面设计问题,使中心论点具体化和立体化,一般从概念内涵、条件、原因的角度设问,或通过假设设问。三是逐层深入设计问题,或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来确定分论点,或从时间先后或依人的认识过程来确定分论点。 确立了分论点,以分论点引领主论的每一段。每一段应包括三个论述层次:起始部分,摆出本段分论点(也可以是某一角度的论题),称为“段首中心句”;展开部分,围绕中心句提供事例论据或道理论据;终结部分,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具有三部分的论述段,我们称之为“完全段”。 “当然”段:以“当然”领起,或者论述论点的另一方面,或者辨析表面相似的概念的内涵区别,使全文论述显得辩证。这一段可有可无,看中心论点和论述而定;文字要简短,两三句话即可。 结尾段:结论。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提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 “五段三论”模式结构: 引论段:或开门见山、解释概念,提出论点;或概述现象、事实,引出论题;或引述前人观点、别人看法、材料观点要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 论述段1:分论点1+论述(因果或事例)+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2:分论点2+论述(名言加列举)+结论(完全段,正面) 论述段3:分论点3+论述(事例加分析)(可以不完全段,可以反面) (“当然”段:针对论点,从另一方面说,简要进行辩证论述。) 结论段: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指出希望,给人启发、鼓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五段三论”模式的灵活运用 所谓灵活运用,就是不机械照搬照套“五段三论”的范型,而是既运用“五段三论”的构思与展开论证方式,又要打破规范的基本模式,根据论证需要去构思与论述。 首先,分论点的表达可以灵活多样。可以灵活地用因果句,条件句,反问句设问句等句式表达,也可以引用诗句、名言警句表达,还可以用一个小标题表达。关键要围绕中心论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和一定的角度(如:个人、集体、国家,古代、现代、未来,正面、反面,家庭、学校、社会,等等)来确立分论点或论述的几个方面,一篇文章的分论点表达方式要一致。 其次,这一模式的本论三段可灵活运用。一是三段内容上可以并列,可以递进,也可以正反对照;二是三段的前两段尽量运用完全段,按“起始、展开、终结”来写,后一段可以议论分析或概括举例,写成不完全段。 如果引论段及论点包含两方面观点,论述段1与论述段2是相对照的两部分,可以省略论述段3。本论三段的分论点,也可以在概述论据材料后的分析中表达出来,这时,论述段表现为不完全段。 其三,全文的构思展开可以灵活运用。也就是打破规范的“五段”结构,而构成若干论述部分或论述层次。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全文可以围绕中心论点或论题,确立两个分论点,而围绕每一个分论点运用“三论式”展开论述,分论点、三个论述段、结论构成一个大的“完全段”;二是分论点下分二至三层展开论证,每一层都单独成段,可以是完全段,也可以是不完全段,分层论述后可有单独结论段,也可以没有,这样,分论点与分层论证段或加上结论段构成不完全段或完全段。典例探究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学会探究(议论文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量”和本文的题目“学会探究”等;第二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如果文章论点太长不好概括的话,最好采用第二种方式,例如本文题目也可以改写成“论探究”)因为探究,我们领悟到自然中气候的奥妙与极光的绚丽;因为探究,我们认识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因为探究,我们感受到同学之间真挚的友谊,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会探究,能够带给我们别样的收获。(本段为引论。如果是话题作文,可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或者事实来引出论题,不宜超过80字,如本段使用了三个排比句引出论题“学会探究”,显得颇有文采;如果是材料作文,需在首段对材料进行一个简要的概括,表明自己的观点)(以下三段为本论。本论是全文的论述主体,围绕中心论点确立几个分论点分别论述,一般是三个分论点)想要学会探究,我们就应当开放式地学习,认识世界。(分论点①)近年来,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为原来较为单调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与弟子们畅谈理想,探究人生。面对冉有“礼乐君子”的谦虚,孔子叹之;面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含蓄,孔子惜之;而面对曾皙“风乎舞雩”的理想,孔子喟然而叹,深表赞同。(围绕分论点提供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在探究中,孔子及弟子更好地领悟世界,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从而获得了探究的乐趣。(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学会探究,我们应该与朋友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分论点②)古希腊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理念与物质何者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课题中,亚里士多德不认可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说,与他共同探讨,学习彼此思想中的精华部分。最终,亚里士多德因满腹才华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正因为管仲与鲍叔牙这两位挚友在如何治理齐国的问题上进行探究,才有了日后在改革中逐渐强大的齐国;正因为马克思与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一同探索共产主义道路,共产主义光辉才会照耀寰宇。(进行论证)在探究中,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既巩固了友谊,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分析并得出结论)然而,真正的探究绝非流于形式的借鉴与模仿。(分论点③)齐白石曾对学习绘画技艺的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确,一味地模仿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地质学家李四光终其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在日复一日的实地调研过程中,他并没有盲目相信一些外国专家的观点,而是将前人的经验与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勘探出国内多处大油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进行论证)在我们学会探究的路途中,应该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探究每一个课题,去真正感受探究带给我们的乐趣。(分析并得出结论)学会探究吧,它会将你带入一个更多彩的世界,带你欣赏清晨林间的风光,带你轻轻地敲开友谊之门,带你遨游浩瀚的知识海洋,带你实现自己宏大的愿望!(既总结上文,突出论点“学会探究”;又抒发感叹,感染读者)(一)分论点的加工1.分论点递进式(1)是什么(提出问题)一为什么(分析问题)~怎么办(解决问题)比如写一篇题为“浅谈母语”的文章,分论点可以是:①母语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③怎么样学好母语 (2)内容上递进比如写尊老爱幼,分论点可以是:①尊老爱幼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②尊老爱幼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③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从个人到社会到人类,分论点在内容上呈递进关系。2.分论点并列式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分别进行拆分。(1)是什么比如以“漫谈天津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论题是“天津的城市文化精神是什么?”分论点可以是:①“天津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②“天津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③“天津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和谐精神。(2)为什么比如以“品味‘杂’”为题,论题是“为什么说‘杂’给世界带来了美 ,分论点可以是:①文学因“杂”而多姿;②艺术因“杂”而多彩;③生活因“杂”而味美。(3)怎么办比如以“‘忙’之管窥”为题,论题是“怎样卓有成效地忙 ”分论点可以是:①忙要有正确的方法;②忙要有科学的方向;③忙要“有为有不为”。3.分论点对比式分论点对比式是“五段三论”式本论的变式,它的论述主体主要由两段构成,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使论证严密全面。比如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一文,分论点分别是“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和“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二)分论点的论证方法1.论述段一: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一,论证尽量不要举例,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展开。2.论述段二: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二,最好采用举例论证,首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来分析论证,也可辅助一个自己举的例子,第二个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作文题提示中没有列举例子,则自己举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论证,要做到叙写例子的文字比分析论证的文字少,否则会对文体特征产生重创,影响得分。3.论述段三: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三,最好联系实际举例,这是写作的时代意义所在。联系实际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生活或社会的任何一个方面。目的是提高思想认识,或明确是非正邪,或提出解决问题的黼径,或揭示某种疑难困惑,总之要给人以启发。注意:无论用何种论证方法,都一定要加入自己的议论分析,否则不符合议论文文体特征。(三)“五段三论”式模式总结1.基本模式论题论点(或“论”)引论或开门见山,直接指出论题;或概括现象、事实,引出论题;或介绍前人观点、前人看法、材料要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本论论述段一:分论点1论述结论论述段二:分论点2论述结论论述段三:分论点3论述结论结尾或总结上文,突出中心论点;或提出希望,给人启发发激励;或发出号召。抒发感叹,感染读者。三者可适当结合。注意:如果文章篇幅过长,可对论述段三做缩减,简述即可;如果是分论点对比式,论述段三可省略。2.延伸模式在“五段三论”式的基础上,可以延伸一个“七段三论”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1)总论点论据丰富有话可说,不需要再细化出分论点;(2)所有论点均单独成行,便于阅卷老师查看。3.其基本模式如下:论题论点(或“论”)引论引出论题,展示文采;材料作文需要对材料进行概括。本论论述段一分析论题,得出论点论述段二论述论述段三总结论述,得出总论点论述段四论述论述段五总结论述,得出总论点结尾总结全文,尽可能提到与材料相关的句子以免离题,不宜过长。可以联系现实生活,指出论点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更可以联系时事,给人一种眼界开阔、关心国家大事的感觉。“五段三论”式的注意事项1.论点(包括分论点)正确鲜明:表明自己对现象和问题的见解与认识,对论题的判断或推断,要具有针对性;分论点应指向中心论点。2.论据典型:论证材料与观点一致,具有说服力。3.议论突出:在论点表述、论据叙述和论据分析表达三个方面都要体现出议论的意味。4.首尾突出:文章首段要精彩,可引用古诗名言;结尾要有力,可结合现实提出希望号召。5.层次鲜明:论述段最好将论点放在段首,并且保持几个分论点的句式一致,便于阅卷老师查看。二、“二分对照”式“二分对照”式是高考作文中一种常见的议论文模板,适用于需要辩证分析的作文题。“二分”指文章主要有两个分论点;“对照”指这两个分论点处于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论证时要互作比较,结尾时要将两个分论点统一起来分析。典例(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4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老人领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拦,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灯光和星光相比谁更美辩论会(本文用论点作为题目)主持人开场白:(引论)各位辩手,有人说:“把痛苦告诉给你的知心朋友,痛苦就会减掉一半;把快乐与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就会变为两倍。”友谊的作用就是这么神奇!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书香杯”辩论总决赛,就是要分享各位对美的认知。今天的辩题是:正方——灯光比星光更美,反方——星光比灯光更漂亮。那么,到底是星光美,还是灯光漂亮,请论辩双方给出自己的答案吧!(本文的形式较为新颖,设置辩论场景,引出论题“到底是星光美,还是灯光漂亮”)(以下正方辩词与反方辩词为本论,实际上是两个相对的分论点)正方辩词:(第一个分论点:灯光更美)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创造了不同的城市,但所有的城市都有一道共同的靓丽风景,那就是灯光。各种各样的灯发出各种各样的光,汇聚成一片片灯火辉煌,驱散了冰冷和黑暗,驱散了孤独和寂寞,带给人们光明和温暖。(围绕分论点提供道理论据)灯光体现了所有城市建设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类审美的共鸣。它比星光更近,更亮,更温暖,所以它就更美。(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我爱这触目可及的灯光。(强调正方观点)现代城市的灯光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文艺复兴时期盼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用财富点亮了现代城市最初的灯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艺术大师在这里汇聚,尽情挥洒艺术创作的天才和灵感:达·芬奇开启了蒙娜丽莎的微笑,米开朗琪罗开凿出大卫雕像的健美,维瓦尔第奏响四季的乐章。(围绕分论点提供事实论据)他们的艺术创作开启了现代城市文明的先河,为城市注入了高等级的智能力量,增加了审美含量,这一切都与灯光紧密相连。它比星光更真实、更美丽,所以它就更美。(对论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我爱城市的灯光。(重申正方观点)反方辩词:(第二个分论点:星光更美)灯光美只是表象,在这表象的背后是残酷的真相。(承上启下)点亮一盏灯需要几度电 生产一度电需要消耗多少资源 排放多少温室气体 如果把所有的灯都点亮,我们的地球母亲受得了吗 为了地球,为了后代,我们要改变灯光里的生活方式,告剐灯红酒绿式的过度消费、过度休闲和娱乐。让我们走向户外,重新发现星光自然朴素之美,让星光重新照亮心灵。(通过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述“星光更美”的分论点)我们的祖先曾在夜晚仰望星空,留下一句古老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灯光是短暂的,而星光是永恒的;灯光是人造的,而星光是彝然的。星光之美是自然之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它来自无限时空的永恒流转,它引领我们的祖先领悟到天人合一的真谛。我爱星光,因它比灯光更具朴素之美,更具鬼斧神工的艺术魅力,更能产生永恒的神奇之美。(运用道理论据并加以分析,强调“星光更美”的分论点)主持人结束语:二者所持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如能将两种观点综合起来看,灯光和星光都具有美的神韵,只要完美结合,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天和人的统一,那将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结论,辩证地对两个分论点进行总结,得出总论点,简要分析,提出希望与建议)(一)分论点的加工当论题需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时,我们可以采用“二分对照”式展开论述,从论题中包含的两个对立方面确立分论点。如“现实与梦想哪个更重要”的论题,分论点可以是“让梦想为现实引路”和“用现实成就梦想”,既对立又统一。(二)分论点的论证因为“二分对照”模式一般只有两个论述段,所以每个论述段内容要更丰富。每段3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论证先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震开,再举例说明。举例可以举名人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但是,叙写例子的文字要做到精简凝练。(三)“二分对照”式模式总结论题论点(或“论”)引论或概述现象、问题,或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亦可设置场景,导出论题。本论论述段一分论点1论述结论论述段二分论点2论述结论结尾将两个分论点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得出总论点,简要分析,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四)“二分对照”式的注意事项1.对概念、观点进行辩证分析,明确自己要阐述的主张,防止绝对化说法。2.在论点表述和论据分析表达时,要时刻注意两个分论点的相关对比。3.文章结尾一定要将两个对立的分论点统一起来,进行分析。4.论述段最好将论点放在段首,并且保持两个分论点的句式一致,显得层次鲜明,便于阅卷老师查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