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点拨与练习(一)说明文: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考点解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以及说明的主要内容。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给文章拟个标题。2.答题方法(1)说明对象。说明文分两种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判断说明对象的方法:(1)看题目。(2)抓总括句和中心句。(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2)说明事物的特征。(1)要区分说明的类型。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常从事物的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软硬、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等)、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因此,只有区分了说明文的类型,才能较为准确地去了解它是从哪个方面进行说明的。(2)注意抓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作者为了要准确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性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一般来说,关键句、中心句放在题目、篇首或段首。(3)借助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要通过研读课文尹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去提炼其特征。(4)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最好是以原词、原句来概括。3.答题举例(1)《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文章的题目,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实战演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美国白蛾与周氏啮小蜂[A]美国白蛾也叫秋幕毛虫、网幕毛虫,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著名的外来入侵物种。它原产于北美洲,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的寄主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点。随着人类活动、经济水平和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美国白蛾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和蔓延。我国于l979年首次在辽宁省丹东地区发现美国白蛾。目前,美国白蛾已广泛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北京等地。[B]美国白蛾的成虫为白色,体长为12~15毫米,翅展为25~28毫米。美国白蛾主要危害蔬菜、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主。美国白蛾是以幼虫危害,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严重的时候会造成被侵害的树木树冠光秃,只留下叶柄及部分叶,菜叶类作物只留存叶柄3由于美国白蛾的虫期长,又是杂食性和暴食性,而且转移性强,所以危害非常严重。美国白蛾的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权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第一代美国白蛾要经过10~20天孵化。幼虫有6~7个龄期。1~2龄幼虫只取食叶肉,致叶片呈透明纱网状,3龄幼虫开始将叶片咬成缺刻。3龄前的幼虫群集在一个网幕内为害,4龄幼虫开始分成若干个小群体,形成几个网幕。网幕为乳黄色,可达50毫米长。4~5龄后的幼虫开始脱离网幕,分散危害,食量大增,进入暴食阶段。6~7龄为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幼虫期共计30~40天。7月下旬开始第二次羽化,第二代卵要经过7~10天孵化,8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开始危害,第二代幼虫会比第一代幼虫对树木的危害更为严重,第二代老熟幼虫化蛹越冬后完成两代生活史。美国白蛾给世界各地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但是人们却一直都没有发现有效的天敌昆虫。不过,就在它来到中国之后,终于遇到了克星——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喜欢群集内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内,把美国白蛾的蛹当成自己生活的家,其卵、幼虫、蛹及刚羽化的成虫均在这个家里生活。它们把美国白蛾蛹中的器官以及营养物质作为自己的食物。在发育至老熟幼虫期时将美国白蛾杀死,然后在空蛹壳中化蛹,成蜂羽化后咬破寄主蛹壳飞出,再去寻找新的家(美国白蛾蛹)。有趣的是,周氏啮小蜂有很多寄主。因此,当周氏啮小蜂控制了美国白蛾之后,它就会转而寄生到其他寄主的身上。这样,它就可以将自己的种群数量保留下来。一旦美国白蛾之灾再次发生时,它们立即转而再寄生于美国白蛾,以控制其危害。因而,在长期且持续地控制美国白蛾的过程中,周氏啮小蜂成为主导控制因子之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周氏啮小蜂无蜂针,不攻击人,只是美国白蛾的天敌。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一种无公害、环保的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持久。所以,别看周氏啮小蜂身长仅有1毫米,它真的无愧于“森林小卫士”的美称。 (选自《百科知识》)1.本文抓住了美国白蛾的哪些特征?请简单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的画线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四段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什么说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克星?请简单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说明文:理清说明顺序考点解读: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说明顺序共有三种类型。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文章使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2)某几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答题方法(1)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说明文。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自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等。(2)段与段之间不能调换位置的原因:因为它是按照逻辑(时间、空间)顺序说明的,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事物发展的规律等。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3.答题举例(1)《核舟记》是按照“船体—一船头—一船尾——船背”的空问顺序来写的。(2)《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都是运用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3)《大自然的语言》一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请具体分析。答:本文运用了逻辑顺序。本文按照“先提出物候一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一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一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的逻辑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实战演练:未成年人慎喝能量饮料丹若①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英国,近70%的10~17岁青少年长期饮用能量饮料,英国公共卫生部负责人指出,2006~2015年,英国的能量饮料销量增长了185%。消费增长不是坏事,问题是因能量饮料而失去生命的16岁少女拉娜·哈曼、16岁男孩达斯汀·胡德、25岁小伙子贾斯汀·巴斯罗缪等祸事让英国政府不得不正视这个三位数的百分数。②国际运动营养学会对能量饮料的定义是:能量饮料是成分除了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外,还包括各种营养物质混合体(如咖啡因、牛磺酸、氨基酸、瓜拉那、葡萄糖醛酸内酯、肌糖、人参、银杏萃取液等)的一种饮料。能量饮料与运动饮料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含有咖啡因。③能量饮料的最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它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饮用能量饮料之后,人会有精神亢奋更显活力的感觉。咖啡因的耐受程度是因人而异的,年龄、体重、心血管健康程度,甚至饮用当天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与之有关。④研究还发现,青少年喝能量饮料时不会像喝咖啡那样慢慢啜饮,而是快速地灌进口中,这种习惯导致人体迅速且大量地摄入咖啡因。由于大多数青少年对咖啡因没有药物耐受性,因此更易于产生不良反应。⑤对青少年来说,咖啡因的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00毫克。然而,能量饮料含有比一般饮料更多的咖啡因。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含有32毫克的咖啡因,一瓶量的健怡可乐含有42毫克的咖啡因。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建议,每天摄入400毫克以内的咖啡因通常是安全的(这是对成人而言)。但部分新型能量饮料的咖啡因含量甚至已达到500毫克,早已超过人体的安全极限。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分校的研究人员曾以能量饮料为课题,召集了44名20岁左右的学生为志愿者做了一个实验。就是这个实验,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能量饮料。⑦研究人员给44名学生每人发了一瓶能量饮料,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饮完,随后为他们做全面的身体检查。结果发现,仅仅90分钟后,这些20岁的年轻人的血管内皮层就明显变得“慵懒”起来,他们的血管半径几乎缩减了一半!⑧血管内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它遍布人体的整个循环系统,由心脏直至最小的微血管。换句话说,内皮层与人体血液的运输息息相关。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已被证明是导致心脏病发作的一种因素,这个实验结果受到了许多研究机构的重视,许多机构的重复性实验也得到了一致的结果。⑩对未成年人购买、饮用能量饮料,我国目前尚无相关规定,但我们作为消费者,应该对能量饮料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孕妇、未成年人及有心血管健康问题的消费者,都应该慎喝能量饮料。1.文章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能量饮料的相关知识 2.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作答。(1)能量饮料的最主要成分是咖啡因。(“最主要”能否删去 )(2)这些20岁的年轻人的血管内皮层就明显变得“慵懒”起来。(“慵懒”一词有何表达效果 )3.第⑤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文章第⑨段与第⑩段能不能调换顺序 为什么 (三)说明文:理解内容筛选信息考点解读:根据题目要求,将符合条件的相关信息材料从文中抽取出来,它可能集中出现在文中的某个位置,也可能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填写结构图表。(2)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3)拟写段落标题。(4)诠释词语含义。(5)加点的“这”“这些”“那”“那些”具体指什么?2.答题方法(1)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和段意。①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中心句和说明的内容。②方法:如果有中心句,直接摘取中心句.1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勰;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同时注意说明文段中的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2)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再表述。认真审题,根据题目回扣原文,确定信息源在哪一段或哪几段,读懂含有答题信息的段落;从该(几)段中找到与题目相关的语镪,分析整理出答题要点,注意要点一定要找全,不能有所遗漏;对相关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甩准确凝练的语言来表述作答。(3)“重要信息”具体指:①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②体现文熏的熹碧孽观点、反映作者态度主张的内容。③表述新信患的内容(新发现、新概念、新进展)等。④对新发现、新概念等新的知识进行解说的内容。解题程序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3.答题举例《中国石拱桥》中,我国石拱桥为什么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答: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面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实战演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噙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前几年,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的音乐厅,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1.第②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 请分条概述。(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⑥段举为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B.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C.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将对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产生积极影响。D.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团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四)说明文:掌握说明方法考点解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文语言的形象性、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同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文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 (2)文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说明。2.答题方法(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4)作比较:把……和……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地位、影响等)。(5)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事理的特征。3.答题举例(1)《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的雄伟。(2)《苏州园林》第7段中“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实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4分)一朵藏着“宇宙”的大波斯菊顾静怡①当微信发布了新版本,更新后第一次开屏画面变成了一朵随风摇曳的花朵,柔美的花朵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有人说它是野菊花,也有人说它是格桑花,其实都不对。这是一朵秋英也叫大波斯菊(英文学名为 Cosmos bipinnatus CAV.)。你别小瞧了这朵大波斯菊,它可是一朵藏着“宇宙”的花朵,因为它那高大上的属名 Cosmos和“宇宙”的英文 cosmos词的拼写一模一样。②大波斯菊是著名的观赏植物,虽然名字里带着“波斯”,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原产于墨西哥高原的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大波斯菊像玉米等南美作物一样开始漂洋过海,向世界各地传播。不过,因为大波斯菊当时只不过是一种野花,无法像粮食作物那样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18世纪末,它才被欧洲国家正式引种。它的首次亮相是在西班牙的马德里植物园,名字也是该植物因园长安东尼奥·何塞·卡瓦尼列斯所赐。③大波斯菊茎叶纤细,花朵艳丽,在海拔2700米以下都能生存。作为一种受人欢迎的草本植物,它在世界各地广有栽培,在我国栽培也很广泛,云南、四川西部都有大面积种植。人们在路旁、田埂、溪岸处都能见到它美丽的身影。因为极具观赏性,近年来,大波斯菊被一些城市作为观赏植物大面积种植。人们看着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柔美花朵,既欣赏了田野的野趣,又获得了身心愉悦的体验。不过,也正因为它平易近人的身姿随处可见,所以很多人误认为它是野菊花。④大波斯菊属于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株高1~2米,直径为3~6厘米。它的花期较长,一年可开两次花,一般从5月开始到10月霜降后停止。但如果天气炎热或养殖不好,它也可能一年只开一次花。它喜欢光照,尤其在花季。要想让它多开花,在花期时,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光照,光照可以使它的叶子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也可以让它增添花色、增多花蕾。大波斯菊怕阴、怕冷、怕热,但是繁殖能力强。总的来说,它算是非常好养活的植物。美貌决定了它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园艺花卉,所以它被大量地种植在花坛、花径中,此外,在合适的环境中,大波斯菊能很快地枝繁叶茂,形成大面积的“花海”,备受人们的宠爱。⑤因为大波斯菊的重瓣花形与格桑花很相似,所以它经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格桑花。其实,它们除了有着具有八片花瓣的特征之外,与来自青藏高原的格桑花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大波斯菊是波斯菊种类中的”天丽天后”,任何波斯菊在它面前都是衬托。它那软而华丽的花瓣,好似蝴蝶妖娆的翅膀在风中扑闪,它那细小的花,犹如新生婴儿般娇嫩的肌肤。它是人们心中一种难以割舍的柔情。⑥“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微信新版本凭借一朵小花,一句轻轻的开机问候,很有诗意地向人们传达了蕴含其中的无限寓意。不娇、不媚,搭配着蓝天、白云、绿树,朴实无华的大波斯菊在自然中散发着万种风情,吸引人们前来一亲芳泽……1.请概括选文是从哪些方面对大波斯菊进行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各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选文内容看,微信新版本选用大波斯菊作为开屏画面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理解选文标题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说明文:体会说明语言考点解读:说明文语言强调准确、严密,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事物之间的联系。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并说明理由。(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为什么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或“生动”特点的词句,并体会。2.答题方法(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①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②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并说明理由。对策:①不可以。②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③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①表态,能删还是不能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不符合实际且太绝对了。④“××”一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④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一般情况下找修饰、限制性词语)。如:可能、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也可找出确切的数字,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2)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②运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③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④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3.答题举例《大雁归来》中,“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雁叫声逐渐低沉,直至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情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实战演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团雾——高速公路上的杀手佚 名①2013年6月4日6时许,在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833-841千米路段,东西两侧车道突发16起交通事故,共造成56车相撞,致14人死亡。②有关人员在分析上述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发现,造成这些严重交通事故的杀手就是团雾。③从气象学意义上讲,团雾的本质也是雾。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大雾中数十米到上百米的局部范围内,那些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就是团雾,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或是清晨6-8时,较容易出现团雾。团雾的形成,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其易出现的地域一般为地势低洼、空气湿度大的地区。另外,雨后山区的高速公路地段也较易出现团雾。④与普通的雾相比,团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大雾弥漫有所不同,团雾的势力范围比较小,就像一朵落在地上的云彩,团雾似的,四顾朦胧,团雾以外,视线良好;第二,团雾内能见度很低,一般只有10-20米;第三,团雾覆盖范固呈分段形态,有的地方雾很少,有的地方雾很浓;第四,团雾的覆盖面积大小不一,大的团雾覆盖区域长约5000米,小的团雾覆盖区域长度仅有1000米。⑤团雾因其飘浮不定和能见度低的特点,而被称为“高速公路杀手”。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⑥团雾的危害之所以这样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⑦首先,团雾的特性造成了其在高速公路上多发。团雾不仅能在大雾天气中现身,就是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局部区域内出现。⑧其次,驾驶员视觉的明暗适应特性不佳,是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明适应指的是,人们从暗处走到明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人眼需要1分钟能完成明暗适应性的转换。暗适应就是由明到暗,人的视觉感受性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比明适应慢得多。一般情况下,人眼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一半的视觉感受性,大概40分钟才能完全恢复。因此驾驶人由明朗路段一下子进入团雾路段时,周围环境的能见度大幅降低,人眼不能迅速适应,视力无法得到及时恢复,由此造成反应滞后,导致交通事故多发。⑨再次,人类的知觉会因参照物的不同而产生错觉,使得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当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由明朗路段驶入团雾路段时,虽然驾驶员会本能地采取制动措施以降低车速,但往往会因为知觉错觉,低估进入团雾路段的车速。这就非常容易使前后车发生追尾。⑩最后,人类的反应特性也是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交通刺激信号,并对其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信号做出反应。选择反应时间的长短,与刺激信号的辨别难度有关,辨别难度越大,反应时间越长。当车辆驶入团雾区后,四周白茫茫一片,降低了车辆给驾驶人的刺激强度,增大了驾驶员的辨别难度,使得他们很难从周围的环境中把车辆辨别出来,也就是使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变长,从而延长了车辆的制动非安全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增。⑾此外,还要考虑驾驶人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与团雾区能见度低的负面效果相互叠加,这也是造成团雾路段内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⑿那么,面对团雾,我们该怎么办?⒀公安部交管局的专家提醒大家,驾车出行前要充分考虑天气情况,注意沿途天气预报。一般来讲,当低层水汽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团雾更容易出现,尤其是雨后一两天,如果天气晴好,就比较容易在清晨出现团雾。⒁同时,驾驶员行经团雾多发路段需加倍注意,如遇突发团雾,应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减速行驶。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期,有改动)1.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第④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 团雾的形成一般受空气湿度、风力、昼夜温差等条件影响。B. 和普通的雾相比,团雾能见度更低,势力范围较小,覆盖范围呈分段形态。C. 与人眼的暗适应特性相比,明适应特性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更大。D. 途经团雾多发路段,要充分考虑天气情况,如遇突发团雾,要尽可能减速慢行。5.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认真阅读第③段,(1)给“团雾”下个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现团雾主要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地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说明文:思维发散巧提升考点解读:说明文的拓展延伸类试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对阅读材料的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化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筛选评析;(2)想象设计;(3)列举、献策;(4)拟宣传语;(5)谈感受认识。2.答题方法(1)筛选评析类。题干要求学生从选文中筛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简述理由。对策:抄写句子+分析理由。选择句子的原则:一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句子,二是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句子。(2)想象设计类。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个性化的创造。如:请发挥想象,为自己设计一套“住得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的未来住宅。对策:围绕文章内容,进行既大胆又合理的想象。(3)列举类。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列举出与选文内容有关的材料。如:有关电脑术语,除了文中提到的“菜单"“因特网”“点击"之外,请你再写出几个。对策:与文章内容有关,不重复。(4)献策类。这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选文相关的问题提出对策。如:根据平时的观察与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对策:提出合理对策并能陈述出理由,自圆其说。(5)拟宣传语类。这类试题在环保、预防疾病、开展科普宣传等说明材料中出现较多。如:请你拟写一条号召人们保护草坪的宣传语。对策:内容积极向上,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与号召力。(6)谈感受认识类。如:就文中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对策:结合相关文章内容,精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展开时既不能脱离阅读材料,也不能缺少自己个性化的感悟与见解,最后不忘加以小结。3.答题举例气候对人类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请根据自己掌握的气候方面的知识,各举一个气候造福于人类和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答案示例:(1)气候造福于人类的例子:新疆某些地区常年多风,当地居民合理地利用风能建立了许多风力发电站,为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气候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例子: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往往形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当地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抓住气候地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举例典型,表述具体即可得分)实战演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北斗”这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①在去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式上,来自32个装备方队的580台车辆,以整齐划一的行进速度,前后左右一致的车距,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背后的“秘密武器”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它可以保障32个方队整体车速控制在10千米/小时,骑线偏差不超过1厘米,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已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②作为中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的建设发展,实施了“三步走”战略。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了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完成星座部署,将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服务。 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很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正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 ④导航卫星的精确定位功能可广泛用于农场规划、田间测图、土壤取样以及肥料、杀虫剂的使用等方面,助力精细农业增产。例如,它能够提升农药、肥料使用的精度,同时更好地控制化学物质的扩散,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产量,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新农场。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均成本能够降低15%。 ⑤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定位调度监控等领域。截至2019年底,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余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余座海上导航设施已应用北斗系统,建成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⑥它也是工程建设的利器。盖高楼时,用“北斗”终端可随时测量楼房歪不歪;在挖山洞或地铁隧道时,用“北斗”终端就不用担心掘进时出现错位。它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生产力。 ⑦此外,它还在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救灾减灾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广泛,源于它功能强大。 ⑨北斗系统采用3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导航星座,可以保证在全球任何位置、任何时间给出精准的定位。与世界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的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更强,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优势更为明显。而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等导航系统都基本分布在单一高度轨道上。 ⑩北斗系统的定位能力从以前的10米到5米,进一步提高到厘米级。例如将美国GPS定位终端升级为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轨道交通车辆的定位误差会大幅度降低。 北斗系统还独创了短报文通信服务。在应急情况下或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的区域,装有北斗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可以通过短报文进行紧急通讯。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更进一步提升了这种能力,其信息发送能力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从50万用户提高到500万用户。 由于种种优势,越来越多的领域加快了与“北斗”融合的步伐,相关产业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过去,虽然我国厂商生产的产品集成了北斗系统,但产品被卖往的有些地方不能享用北斗服务,产品服务和能力被降级。现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服务范围首次扩展至全球。对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的产品来说,将有北斗二号、北斗三号两套系统同时为其提供服务,稳定性、可靠性大幅度提升。目前,各行各业都在全面布局北斗产业。 随着北斗全球系统的全面建成,“中国北斗”真正成为了“世界的北斗”,将进一步造福全球,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1.选文开头从国庆阅兵写起,有什么好处?2.第④段中加点的“据估计”能否删去?为什么?据估计,卫星导航技术带动的平均增产可以达到10%,平均成本能够降低15%。3.第 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有人问,有了GPS,我国为何还要研发“北斗”?请结合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链接材料】印度曾经高度依赖美国GPS系统。1999年,印度、巴基斯坦“卡吉尔战争”期间,美国直接关闭印巴战区的所有GPS服务,导致印度的武器和士兵瞬间“失明”。印度损失巨大。长征8号——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 毛新愿 ①2020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年末大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8号首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②在长征8号前,中国航天主要由长征2、3、4三个系列扛大梁,它们在前些年能够承担起我国航天发展的主要发射需求。但现有的这三大主力系列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近地轨道大型发射任务无法完成,极地/太阳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搞不定,且均为一次性火箭,成本高,存在火箭残骸落区问题。而后研制的四种新型火箭——长征5、6、7、11,虽然优化了不少性能,但无法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③长征火箭家族的新成员——长征8号的横空出世,就是专门用来以极高的性价比集中解决上述问题的。该系列火箭基本定位是弥补传统长征三大系列在发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方面的不足,且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低成本并最终实现火箭回收复用。 ④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是极其重要的轨道资源,由于能基本实现全球覆盖,所以是各种气象、遥感以及资源勘探等卫星的必备选项。长征8号的出现就是为了完成长2、4、11做不到,而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不低于4.5吨的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长征8号还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由此可见,长征8号可称为运载火箭中的“万金油”! ⑤长征8号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把长征3、7运载火箭的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长征8号完全采用清洁推进剂(液氧煤油、液氧液氢燃料);长征8号最大的亮点是,它将会是长征家族中首个突破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 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系列火箭,凭借可复用、规模化量产、成本低廉、高可靠性的“撒手锏”,在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上引发洗牌般的“鲶鱼效应”。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著名的德尔塔火箭家族只剩下德尔塔-4重型火箭,而且目前其形势也岌岌可危。研发可复用火箭,目前已成为航天界的共识。⑦不过,火箭回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SpaceX也是在无数爆炸中才换来了成功。2020年末首飞的长征8号虽然是不可回收版本火箭,但该型号火箭将作为我国火箭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未来有望赶超猎鹰系列火箭。总体上,终极版长征8号会是 、 、的中型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 (选自《百科知识》2021.02A,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②③段主要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长征8号火箭肩负的重要使命。 B.长征8号把长3、7相关技术和发动机灵活组合,实现低成本可组装。 C.猎鹰系列火箭出现后,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迫退役。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先后说明长征8号设计理念、发展前景和主要特征。2.揣摩文章中加点的词语,回答下列问题。⑴第④段“万金油”在语段中是什么意思?⑵第⑤段“将会”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阅读全文,在文中最后一句空白处补写“终极版长征8号火箭”的特点。4.本文第⑥段介绍美国猎鹰系列火箭,有何作用?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张田勘①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②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约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③电子支付其实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手机银行软件的功能相当于一个个人电子银行,包括个人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汇款等19大类100余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用户可根据需求,按照提示操作。④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工行、农行、建行减少柜员近6万人,而且在过去4年,33家大中型银行减员超过32万人,占全国银行业全体从业者的近1/10。在这些减掉的人员中,大部分是过去银行中传统的柜台操作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