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归 去 来 兮 辞 并序陶渊明视频‖《动画——作者透视:陶渊明》文题解读归去:回去 。来:助词,无义兮:语气助词,用在古代诗辞赋中,表感叹或者停顿, 相当于现代的“啊”“呀“辞: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也叫赋,特点: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 。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还可以指诗歌体裁,《木兰辞》导作者简介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私谥)。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大志济于苍生”,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后世称誉 :“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派之鼻祖”。导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及补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创作背景,识记序和辞的文常。2.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够准确识记小序部分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并归纳文言现象。3.结合课下注释,能够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地翻译小序部分。4.疏通文意,能够概括小序部分的内容,找出作者出仕、辞官及写作本文的原因。粟 稔 将芜奚惆怅 轻飏 熹微载欣载奔 眄庭柯 流憩出岫 景翳翳 盘桓西畴 棹孤舟 耘耔东皋wúxī chóu chàngyángxīzàimiàn kēqìyìhuánxiùzhàoyún zǐgāo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其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有《陶渊明集》。后世称誉 :“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派之鼻祖”。chóusùrěn展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余)脱然有怀,(余)求之靡途。耕田植桑满足,维持供给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古)小孩;(今)年纪小;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动词,充满,形容多泛指粮食名作动,维持指盛粮食的器皿代指做官有所思念没有门路轻快的样子请同学们字字落实翻译小序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恰逢出使到外地的差事把……作为表示原因表示被动任命,任用此时(古)指战乱;(今)风浪;多比喻纠纷或乱子。害怕名作状,到远处服(兵)役距离指收获的粮食供俸禄的田动词,酿酒代指职位,官位请同学们字字落实翻译小序课文解读——序言请输入您的标题No matter too late or too early, it will not stop you from becoming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思念的样子有辞官回家的想法本性造作勉强违反自己的意愿(身心)都感到痛苦从事感叹指做官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庄稼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收拾衣装,连夜离去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因辞官的事顺遂心意急速奔驰请同学们字字落实翻译小序宾前展名作状在夜里归去之因有“大济苍生”之志的陶渊明为何要辞官归乡呢?请在文中画出陶渊明归隐原因的句子。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4.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表层原因,结合全文看,另外三点才是陶渊明辞官的根本原因。展序言第一层:出仕原因:第二层:辞官原因第三层:交代写作的时间和背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程氏妹丧于武昌质性自然,任性随情序言中交代了哪些信息?家贫子多、养家无术、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彭泽不远、公田有利评靡 mí〈动〉(1) 浪费 而百姓靡于外。——《战国策·秦策》(2) 消失 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mǐ〈动〉(1)无;没有 靡不毕现。——《屈原贾生列传》(2) 散乱;顺风倒下 望其旗靡〈形〉(1) 细腻;细密 靡颜腻理。——《楚辞·招魂》(2)华丽,美好 靡衣玉食(3) 缓 行迈靡靡。——《诗·王风·黍离》稔 rěn 〈动〉(1)庄稼成熟 不稔于岁。——《国语·吴语》。注:“熟也。”(2) 熟悉 水穴石中,莫稔所去。——《徐霞客游记·浙游日记》〈名〉(1) 年,年度 不可以五稔。——《左传·僖公二年》(2) [谷类、水果 、草等的] 收成 。 如:一年两稔评文言文中表示荒年的字词:凶:「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侵:岁侵。(年成不好。)不稔:不成熟。歉岁:农业欠收之年。「久饥初稔,累给并偿,是使民遇丰年而思歉岁也。」灾年:受灾之年;荒年。凶年:收成不好、闹饥荒的年岁。荒年:农业欠收之年。饥馑:灾荒;荒年。年谷不登:年谷,一牛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俭:歉收。 丰则籴,俭则粜。——房玄龄《晋书》表示丰收的字词:稔:成熟。 穑:收获,丰收(不稼不穑) 穰:庄稼丰熟丰:指农作物收成好。如:丰稔(庄稼成熟、丰收);丰歉(收成好坏)饶:富裕,丰足。 赡:足;充足;足够。如:赡裕(丰富,充裕)足:充实;完备;足够。如: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给jǐ:衣食丰足;充裕。 岁岁广开,百姓充给。——《齐民要术·序》评归去来兮辞陶渊明课文解读——序言请输入您的标题No matter too late or too early, it will not stop you from becoming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小孩指家无余粮凭借维持生活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忧虑解除而放松的样子没有门路指陶渊明接受建成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被指战乱未停息到远方供职“官田”政府控制的田地被动句省略句,以(之)为导课文解读——序言请输入您的标题No matter too late or too early, it will not stop you from becoming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思念的样子有辞官回家的想法本性造作勉强违反自己的意愿(身心)都感到痛苦从事感叹指做官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庄稼成熟一次,引申为一年收拾衣装,连夜离去去吊丧的心情非常急迫因辞官的事顺遂心意急速奔驰宾前省略主语名作状在夜里导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够准确识记1、2段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并归纳文言现象。2.结合课下注释,能够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地翻译小序部分。3.疏通文意,梳理诗人的情绪变化。4.通过诗人所写的归去之乐,分析诗人高尚情操的体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芜:荒芜胡:疑问副词,为什么以:介词,让为:被形:形体,指身体。役:役使,奴役。被动句奚:疑问副词,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谏:挽回来者:未来的事情追:挽救,补救实:确实其:大概,语气副词。是:正确非:错误遥遥:漂流摇荡的样子飏:船缓缓前进征夫:行人状语后置恨:遗憾熹微:光线微弱展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瞻:远望衡宇:“衡”通“横”,门上横木和房檐,代指房屋简陋的房子,指贫贱者所居住之所。载:语助词省略句就:近于,接近。幼:形作名,儿童。盈樽:满杯引:拿来眄:看柯:树枝怡颜:使脸上出现愉快神色。怡,使…愉快。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傲,形作名,傲然的情怀审:深知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即言其狭小。有淡泊明志之意。安:使……安适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涉:游玩、游览策:拄着扶老:拐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名词作状语,时常矫:举 遐:远无心:无意岫: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盘桓:徘徊,留恋不去从第一段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自责自悔自醒自我宽慰保洁守志的倔强以及对官场的厌恶归途的欢快与急切展第一段最后两句、第二段重点写了诗人归家的过程,分析诗人在各个环节的心情。归途归心似箭抵家欣喜若狂居室舒适安逸涉园流连忘返第二段:归家后的欣喜自在.到家后诗人享受了有哪些田园乐趣?亲情之乐:僮仆欢迎,稚子候门饮酒之乐: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赏菊之乐:松菊犹存游园之乐: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展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对比。即“寄傲”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审容膝之易安”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鲜明的对比突出傲世的情怀。托物言志、拟人、借景抒情用“无心”和“知”三字,把云和鸟人格化。以云的无心出山,象征自己的无意求富贵而出来做官;借鸟的倦飞还巢,象征自己的急于辞官归田,含蓄表达了他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面上是说夕阳西下,自己仍在松树下徘徊,实际上是说社会黑暗,官场腐败,自己虽已到垂暮之年,但仍要保持高尚的节操,流连孤松象征作者的耿介之志,这一部分表面写景,实际抒怀,营造了一个与官场截然相反的悠然和谐的意境。评策:① 执策而临之 《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② 策扶老以流憩 《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③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同“册”,记录。)④ 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名词,策略。)⑤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书)⑥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一词多义文言知识评引〈动〉拉开弓。引弓而射。——《淮南子·说林训》拉,牵挽 。引车避匿。执持。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伸着。引首顾曰。——马中锡《中山狼传》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带领 。复夜引兵。——《资治通鉴·唐纪》援引。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史记·魏其武安侯传》招致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退避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延请。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取过来,拿出。引壶觞以自酌。——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名〉引车前行的皮带卷首语;序言。如:小引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通行执照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警世通言》评翻译下列句子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检归 去 来 兮 辞 并序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芜:荒芜胡:疑问副词,为什么以:介词,让为:被形:形体,指身体。役:役使,奴役。被动句奚:疑问副词,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谏:挽回来者:未来的事情追:挽救,补救实:确实其:大概,语气副词。是:正确非:错误遥遥:漂流摇荡的样子飏:船缓缓前进征夫:行人状语后置恨:埋怨熹微:光线微弱展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瞻:远望衡宇:“衡”通“横”,门上横木和房檐,代指房屋简陋的房子,指贫贱者所居住之所。载:语助词省略句幼:形作名,儿童。盈樽:满杯引:拿来眄:看柯:树枝怡颜:使脸上出现愉快神色。怡,使…愉快。寄傲: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傲,形作名,傲然的情怀审:深知容膝:只能容下双膝的小屋,即言其狭小。有淡泊明志之意。安:使……安适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涉:游玩、游览策:拄着扶老:拐杖憩:休息。流憩,游息,就是没有固定的地方,到处走走歇歇。时:名词作状语,时常矫:举 遐:远无心:无意岫:有洞穴的山,这里泛指山峰景: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盘桓:徘徊,留恋不去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够准确识记3、4段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并归纳文言现象。2.结合课下注释,能够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地翻译三四段,能够梳理三四段的叙事脉络并把握全文感情思路。3.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4.体会本文平淡自然、擅用词赋加强感情的语言特色。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停止驾:驾车疑问词,什么知心话到耕种之事田地有车帷的小车桨,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幽深的样子连词,不译羡慕助词不译将要;终结宾语前置句意动用法,以…为愉快言:助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名作动,弹琴读书状语后置句顺应天时亲戚: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展循着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矣”与“乎”连用,加强感叹语气天地之间同“何”为什么随从同“何”,为什么到、往期求留恋、爱惜扶着除草培土高地放声长啸姑且顺遂自然到生命尽头疑问词什么省略句生死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展寄托身体展有人说《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告别官场永不在任的宣言书,体现了诗人的归隐之乐。那么,诗人的乐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1)室内之乐。作者回家后,“引壶觞以自酌”,这种自斟自饮的欢愉之情在官场生活中是难以找到的;闲暇时又“倚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足见作者的悠然之乐。(2)园中之乐。园内“三径就荒”,但“松菊犹存”,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自成一种乐趣;矫首遐观,见园中将暮之景,徘徊不忍离去。展有人说《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告别官场永不在任的宣言书,体现了诗人的归隐之乐。那么,诗人的乐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3)田中之乐。农人提醒田事,作者有时乘车有时乘船来到田间,为万物及时生长而欣喜,同时慨叹自己的人生迟暮。(4)身心自由之乐。人生苦短,应该“委心任去留”,归隐田园正顺随了自己的心意,“乐夫天命复奚疑!”作者坚信自己的选择无可怀疑,心胸旷达愉快。诗人形象浅析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潇洒个性特征安贫乐道超然物外处世态度展展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线索归去来兮自责自慰归思自安自得归途之乐室中之乐园中之乐出游之乐乐天安命厌恶富贵(缘由)(主旨)归田归心总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评评本文主要写作者的归去之乐,有人认为这乐的背后隐藏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悲哀,对此,你怎样理解?陶渊明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欧阳修曾有“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的感叹,那是因为文中体现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能引起旧时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渊明的作品具有时代性,他们永远是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艺术特色1.感情真挚,语言朴素,音节谐美,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作者直抒胸臆,不假涂饰,自然真纯可亲。“《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 (李格非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2、运用词赋的形式加强抒怀。铺张叙事、讲求用韵、骈偶句。评3.丰富而又富于创造的想象,尽显浪漫色彩。本文写于将归之际,人未归而心已先归,其想象归程及归后种种情状,正显归意之坚和归心之切。4.引用典故,仿佛信手拈来,语如己出,浑然无用典之迹。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引用《论语·微子》楚狂接舆的歌词“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稍加点化,形神俱显。评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明确:田园将芜胡不归奚惆怅而独悲(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欲何之曷不委心任去留评评一词多义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辈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行走)赵王畏秦,欲毋行(前往)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执行)琵琶行(文体之一)检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曷不委心任去留D.乐夫天命复奚疑CC项为一般的反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焉求”,追求什么。B项,“何之”,到哪里。D项,“奚疑”,怀疑什么。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问征夫以前路B.抚孤松而盘桓C.既窈窕以寻壑D.悦亲戚之情话BB项,古今义均为徘徊,逗留。A项,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C项,古义:幽深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D项,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今义:族外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