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译文+中心思想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必背内容+译文+中心思想 素材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词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中心思想: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了夏初时乡村的美丽景色和农人的忙碌,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和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己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中心思想: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水东面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中心思想:
《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流露出词人那极富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
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第二单元
日积月累
《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的江水向东流去,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的春风缓步前行。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人经管,你喜欢深红色,还是浅红色的桃花
第三单元
第9课《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作者:冰心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中心思想:
《繁星》(七一)诗人通过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心、童趣及母爱亲情的赞美之情。
《繁星》(一三一)诗人通过描写面朝大海时心中的感受和慨叹,赞美了大海的广阔与博大。
《繁星》(一五九)诗人由鸟儿为躲避风雨而归巢,想到了自己遇到心中风雨唯有投人母亲温暖的怀里,深情地赞美了母亲的温暖与无私。
第10课《绿》——作者:艾青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中心思想:
《绿》诗人用朴素真挚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绿,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绿的千姿百态,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白桦》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
日积月累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
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第四单元
日积月累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第六单元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 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中心思想:
《囊萤夜读》写了车胤儿时利用萤火虫的荧光代替油灯勤学苦读的故事,赞颂了车胤勤奋苦读、自强不息的品质。
《铁杵成针》写了李白小时候弃学途中遇到一老妇人,用铁杵磨针,因深受触动而发奋读书,学有大成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日积月累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第七单元
22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惊起一群大雁。原来敌军首领趁着夜色悄悄逃跑。正想要率领轻骑一路追杀,纷纷扬扬的一场大雪,已经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刀。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中心思想:
《芙蓉楼送辛渐》描写了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的情景,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的崇高气节。
《塞下曲》通过写边关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壮举,表现了边关将士不严寒、斗志昂扬、英勇无畏的豪迈气概。
《墨梅》通过对诗人自己所画的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日积月累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译文:
1、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2、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3、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4、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第八单元
日积月累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译文: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好好发奋读书学习,到老年才明白应该好好读书,却已经晚了。
2、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读一天的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有读书就会丢失前几天的读书收获。
3、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肯迈出学习的第一步,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但是只有勤快奔波的人才能真正找到路;学海没有边,只有用辛苦作舟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