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4.11《四通八达的交通》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4.11《四通八达的交通》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四通八达的交通》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用调查的方式,了解家乡过去和现在的交通,并通过对比了解交通的发展状况。
2.认识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发展交通的重要性。
3.体谅交通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并心存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难点:体谅交通工作者的辛苦付出。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
师导语目前,无论是我们生活的地区,还是放眼全中国,道路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致富先修路,路通国强》 。
出示任务:这个视频给了你什么启发?
反馈指导: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视频,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交通是否发达,是判断一方是否富裕的标志。一个地方的发展,往往是从先修路开始的。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引入,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修路与致富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对交通的变化的探究兴趣。
一、家乡交通在发展
活动一:交通的前世与今生
师导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墙头湾间常看到的宣传语是“要致富先修路”。那个时候农村要发展的确需要从村头湾间到城市的便捷交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农村的许多道路从沙石化到硬化再实现黑化,越来越好的路已帮助许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交通的发展也给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带来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
出示任务1:你知道家乡过去的交通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去调查了解一下家乡交通的发展吧!
反馈指导:教师出示调查表,学生填写。
过去的交通 现在的交通
以前的路是泥巴的,很窄也不平坦 现在的路都是石子、水泥铺的,很宽阔、平坦
以前大多数是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现在都是沙石路、柏油路,宽阔、平坦而且干净,走在上面非常平稳、舒适。
以前的路最多只有自行车(拖拉机)等通行。 城市立交桥,出行更方便,很多车辆都能通行。
过去的交通工具基本上靠步行或者自行车。 现在的交通可选择范围很多,公共汽车、地铁、共享单车等等。
教师总结:从同学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和过去相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缓解了交通的压力,让交通更有秩序。
出示任务2:那么道路的变化又给人们的生活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
教师总结:果然是应了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的发展能够促进家乡物资运输,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为人们的生活提高带来了质的飞跃。
出示任务3:大家还可以畅想一下,我们未来的交通会是怎样的呢?
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分享。教师出示智慧公路、超级隧道解说图片。
教师总结:未来交通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和魅力,我们也要也应该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层面,向学生展现交通的发展和前景,让学生明确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索欲望。
二、怎能忘记他们
活动二:向他们致敬
师导语:当我们感受到各种交通方式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不能忘记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出行做出了贡献。
播放视频:《北京民警:春节不回家》
出示任务1:保障交通顺畅的背后是无数人的辛苦付出,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下面我们以火车站为例,来一段情境表演。大家了解一下各个工作岗位上的人员是怎样为乘客服务的。
反馈指导: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教师总结:大家想一下,除了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还有交通警察、筑路工人、驾驶员、桥梁设计师,如果没有他们,交通会陷入怎样的状况?
出示任务2:我们一起看一下 “春运售票员一天”,进一步感受一下春运售票员的辛劳。
反馈指导:看故事,积极讨论,踊跃分享。
教师总结:当我们感受到各种交通方式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不能忘记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也要体会平凡者的贡献,向奋斗在交通战线上千千万万的工作者们致敬,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出行做出了贡献,我们要感激他们。
设计意图:用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交警的工作辛苦,以此引出奋战在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切身感受普通交通工作者的辛劳,激发学生的感激之情。
【课堂小结】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比过去,畅想未来,交通的发展一定会带来经济的突飞猛进。当我们感受到各种交通方式带来的便利时,也不能忘记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出行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