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教案(表格式,试题不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教案(表格式,试题不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教学设计
课题 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对象 高二级学生
日期 设计人 节次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3.2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理解遵循量质互变的要求。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理解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含义及关系;理解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3.学生怎么学 (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之法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教材 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节课设两目:第一目“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主要说明质与量在相互转化之中有怎样的规律性。第二目“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从如何把握事物变化发展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方面说明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学情分析 “形式逻辑”是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中的重要内容,它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其他的人文学科相比,该学科在形式性、抽象性、系统性等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然而,抽象思维、形式性分析,恰恰是大部分文科学生的弱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于本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在努力夯实一些重要概念、讲清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突出趣味性,寓教于乐,是我们中和本学科的形式性、抽象性,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
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 (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之法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坚持辩证思维
评估任务 (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 (2)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之法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同时,设计了4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
活动设计 1.活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2.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分享各个议学任务。 2.活动三:限时完成针对性训练题。 3活动四: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新课预习检查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资料,并在课堂上反馈。 全体学生都能完成。
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学生目标。 (1)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2)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之法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质量互变规律。 全体学生明确学生内容和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一)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1.质: (1)内涵: (2) 意义: 2.量: (1)内涵: (2)量的规定性: (3)量与事物的关系: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议学情境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广大青年要牢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求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提示 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说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 同样地,人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正确的行为,进而造就精彩的人生。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因为有了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的量的积累,人生之路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成就精彩人生。 议学小结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一)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1.质: (1)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2) 意义: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2.量: (1)内涵: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 (2)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3)量与事物的关系: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议学评估 《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强调了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寓于量变之中 D.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B.有量变就有质变 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
讲授新课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1)含义: (2)关系: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议学情境 关于读书之法,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勤学苦学,抛开功利,摒弃浮躁,发扬“三个劲头”:一要发扬挤劲。争取每天挤出一定时间读书,特别要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二要发扬钻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功夫下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三要发扬韧劲。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之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之法的“三个劲头”,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创造条件,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议学小结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1)含义: ①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②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 (2)关系: 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① 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② 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议学评估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 ①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人类社会形态变化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 ) ①是由低级到高级直线前进的 ②是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③在量变与质变交替中前进 ④是由“量变→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有一个人到饭馆吃饭,吃了第一个馒头,感觉没有饱,又买了第二个馒头,吃完了,还感觉没有饱,又买了第三个馒头,吃完第三个,才感觉饱了。于是他把老板叫来,要求退第一个和第二个馒头的钱,理由是只有第三个馒头才让他吃饱了。材料中的人错在( ) ①割裂了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③否认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④没有认识到质变是一种渐进的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书之法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同时,设计了4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
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2.学习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反思,对没有达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跟进。 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与反思
作业布置 必做: (1)反思课堂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限时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题; (3)熟记原理内容 2.选做:《五三高考》 3.预习:下节课教材内容、练习册预习内容 笔记留痕、错题的归因分析
板书设计
复盘反思
基于目标的复盘式评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