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6 我参与 我奉献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6 我参与 我奉献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文明有礼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明确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提升文明意识,更是构建和谐美好公共生活的需要。
2.在公共生活中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文明有礼。
3.认识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公共生活的需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美好公共生活的需要,并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学难点:
认识文明有礼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更是构建公共生活的需要。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案例分析、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故事):无礼≠五里
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眼看已近黄昏,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在着急,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背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 ”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口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
提出问题
(1)故事中问路的年轻人悟出来了什么
(2)怎样评价这个年轻人?
(故事中的年轻人没有礼貌。年轻人说话的语言、语气不好,态度不好,不亲和,不尊重人。)
(3)如果你是那个年轻人,你怎样问路?
(礼貌问路)
小结并板书课题:文明有礼
新课教学:
知识一:文明有礼是什么
教师引领学生回忆有关文明的印记。
比如:学校有关“文明班级”、“文明小标兵的评选”。
PPT出示:
教师总结: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总和。其外延非常广泛,我们今天不需要说这么多,因为我们今天还要说“有礼”。 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包括礼貌、礼节和礼仪。
PPT出示知识点一:文明有礼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其本质是尊重(自尊和他尊)和自律。
知识二:为什么要文明有礼
活动一:文明有礼我了解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现象:
1.尊敬老师和家长,同学之间友好相处
2.不打架,不骂人,有了分歧要沟通
3.公共场合守秩序,保持安静不打闹
4.不践踏草坪攀折花木,果皮纸屑不乱丢
5.升旗仪式时着装得体,立正姿势,神态庄严
……
教师评价,并提问:这些文明有礼的行为有何积极意义?
学生思考,同时观看视频《董卿3分钟3次“跪下”》和FLASH《态度》,结合所看内容分析意义。
教师引导、评价、订正。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促进社会和谐;体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活动二:我来找茬
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1.在公共场所吃零食、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插队
2.和他人说话的时候满口脏话。
3.为人不诚实,欺骗他人。
4.在超市中,随便拆开包装,又不把东西放回原处。
5. 刺探传播他人隐私。
……
教师评价,并提问:这些不文明行为有何危害?
学生思考,同时观看视频《广州地铁打人女子》结合所看内容分析。
教师引导、评价。
教师分析:打人女子穿前苏联军服:奇装异服;语言:煽动民族情绪、挑动性别歧视;行为:殴打他人。所以她受到他人谴责,法律上受到行政处罚,如果被打小伙追究的话还应承担民事责任。
教师总结:不文明的行为损害自己在公共生活中的形象,会让自己受到道德的谴责;影响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法律惩处。
知识三:怎么样做到文明有礼
PPT出示: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学生先谈论对“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教师再分析:“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礼貌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态度亲和,我们就要真诚、和气待人,就会给对方一种亲切感、受尊重感,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举止端庄,我们要做到内在真心诚意、外在彬彬有礼。
新课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订正:今天我们说了三个问题:什么是文明有礼、为什么要文明有礼、怎么样做到文明有礼。
文明有礼,是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思想道德素养的根本体现。每个人既是文明有礼的践行者,也是文明有礼的受益者。
布置作业:
向学生发放下面评判标准,两个月后打分。
自评互判篇
1、上课铃声响时,马上安静下来。
2、坐姿端正,不歪歪斜斜,不翘二郎腿
3、小组合作时,不高声喧哗。
4、需要搬动椅子时,轻拿轻放,不发出刺耳的声音。
5、在称呼同学时,不使用侮辱性的绰号。
6、在同学发言时,不轻易插嘴 ,认真倾听。
7、把“请”“谢谢”挂在嘴边。
8、与同学意见产生不同时,谦逊,不发脾气,不强词夺理。
9、不说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
10、同学参加表演前后,真诚地鼓掌表示鼓励。
(共计10分,没有做到1点就扣1分)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