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二框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准确地把握直觉想象和捕捉灵感,理解迁移和想象。培养联想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水平。
公共参与:能够借助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自觉运用联想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
提示: 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不能没有联想的参与。比如:飞机是由鸟有翅膀能够飞翔而发生联想,通过不断探索而发明创造;人们从变色龙能够适应环境色彩变化改变身体颜色的特性中产生联想,研发出了军队使用的伪装服等。
“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 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有人说,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联想的参与,请举例说明。
议题1.联想思维的含义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①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关系: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②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寻求问题的解决。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2.什么是联想思维?
①含义: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②依据: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③主要途径:时间、空间、性质。
时间、空间途径的联结——外在联结
性质途径的联结——内在联结
④联想不同于简单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因而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3.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⑴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一般只需要经过4至5步的联想便可建立起联系。例如,“木质”与“皮球”这两个离得很远的概念,可以联想为: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能够将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牵引出来
这表明联想思维的什么特征?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3.联想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⑵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思维在联想之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提醒】联想思维的“畅想”不包含着梦想和理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突然向法军的一个阵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一位正在厨房值班的士兵害怕被弹片、飞石击中头部,慌乱之中拿起炒菜锅倒扣在头上。战斗结束后,他虽然身上有伤,但头部完好,是这个阵地上唯一的幸存者。据此工程师设计出了军用钢盔。
这体现联想思维的什么特征?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4.联想思维的评价依据是什么?
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5.提高联想思维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自觉地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
我国汉末医学家华佗,有一次看到蜘蛛被马蜂蜇后,落在一片绿苔上打了几个滚儿,肿胀便消失了。他由此想到绿苔可用来为人治病。华佗通过试验,制成了消肿解毒良药。
议题2.联想思维的方法
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这样想象: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 按照牛顿力学的速度合成法则,这束光线好像是一个空间里震荡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但是,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绝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通过这个想象,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狭义相对论就是爱因斯坦对这个疑难长期思考的结果。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想象的重要性。
①“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束光线运动,将会看到什么情景呢 ”爱因斯坦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形象化的想象。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我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②爱因斯坦所提出“假如”式的问题,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照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通过这个想象,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追光疑难”。这种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就是想象作用的鲜明体现。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什么是迁移?迁移有什么作用?
⑴含义: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⑴生活中的迁移,是离开原地而另换地点,或是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某地移至它地。如:移民、候鸟迁徙、风吹落叶、沧海桑田的变化等。
⑵国家将“对症下药”“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扶贫工作中,改变了过去那种“大水漫灌”“一刀切”的扶贫方式,强调精准脱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系于精准。
这是生活中的迁移吗?
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存在于不同经验之间。比如:数学习中掌握的审题技能可能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能的提高;语言学习中掌握的词汇知识将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而阅读技能的提高又有助于获得更多的词汇知识。迁移有很多方式,比如:在功能上有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可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顺应性迁移。
【探究与分享】
阅读材料回答,迁移有哪些方式?
正迁移、负迁移、同化性迁移和顺应性迁移等。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什么是迁移?迁移有什么作用?
⑵作用: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③迁移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探究与分享】
试着用“假如”方式对你的未来展开想象。
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老师鼓励同学们展开联想思维的翅膀,尽情想象。同学们纷纷发言。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
◆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将会怎样
◆假如真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将会怎样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等“假如”式问题,实际上是提出了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需要想象。这些想象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有合理的成分,就是好的想象。
对“你的未来”的想象,不是对现在的你或过去的你的简单重复与再现,而是你对自己的期望、社会的需要与个人潜能等因素的重组和加工的结果。
例如:现在的你可能是一个航模爱好者,结合社会的需要,你可能想象自己未来是一个航空工程师,能够发明出安全系数更高的飞行器。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什么是想象?想象的特点、方式和作用是什么?
⑴含义: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⑵特点:想象以表象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相关链接】
阅读材料,了解想象的主要类型。
两种主要类型: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如把天空中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象为小白兔、小山羊等,或者随着他人的描述,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等。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什么是想象?想象的特点、方式和作用是什么?
⑶方式: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想象的方式也不同。
①形象化的想象:按照有意想象的方式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
②“假如”式想象:将与事实相反的情况作为事物发展的一种条件,仿造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2.什么是想象?想象的特点、方式和作用是什么?
⑷作用
①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②“假如”式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③总的看: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可以促使人们以更高涨的热情和坚忍的意志投入创新活动之中。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3.创新思维与联想、迁移和想象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迁移和想象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②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那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联想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实践。联想思维人人都有,但是水平和能力各有不同。
①接近联想。 借助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相近性展开联想。
例如:提到火烧赤壁,人们会联想到(三国演文)。联想到周瑜、诸葛亮、曹操等历史人物。
②相似联想。借助事物在性质或形式上的相似性展开联想。
例如: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可能会想起去年生日的场景,这是由同一相似经验引发的联想。
【知识拓展】
③对比联想。借助事物之间相反或对立的特征进行联想。
例如:特定场合中,人们由水想到火,由高想到矮,由大想到小,由真善美想到假恶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等。
④因果联想。借助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展开联想。
比如,由海水污染联想到海洋生物的死亡,由空气污染联想到全球变暖,等等。
⑤在学习中,我们也会总结很多实用的联想方法。
比如,在英语学习中,有同词异义的联想、派生词的联想、同义近义词的联想、同音词的联想、同形异义词的联想、反义词的联想、抽象名词的非复数与复数形式的联想、相似短语的联想、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的联想等。
1.人们听到蝉声联想到盛暑,看到大雁南去联想到秋天到来。这里( )
①运用了联想思维 ②有幻想的成分
③想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④出现了思维错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B
【解析】在思维中构建相关事物的联系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和联想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排除②④。
课堂训练
2.联想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共同点(  )
①都需要记忆表象来加工
②得出的结果都能被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③都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可借助形象展开
④两者互为起点,想象或联想思维可以在联想或想象思维到的事物周围展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DD
【解析】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①不选。得出的结果不一定都能被应用到现实生活中,②不选。
3.气象学家洛伦茨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的提出表明( )
A.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必然的
B.复杂性事物的联系是直接的、偶然的
C.联想思维是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D.复杂性事物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
CC
【解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蝴蝶效应”的提出反映了联想思维是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C符合题意。ABD:联系有必然联系,有偶然联系,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复杂性事物的联系不一定是必然的,也不一定是直接的,ABD错误。故本题选C。
4.中国作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的创作灵感源于经典的三体问题(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三体》讲述的是具有大想象力的故事,故事植根于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一部分内容取自实际生活,让人回味无穷。材料说明(  )
①现实生活是作家展开想象的基础 ②科幻小说是作家独特想象力的产物 ③凭空产生的意识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④思维是地球最美丽的花朵
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①③
AA
【解析】《三体》的一部分内容取自实际生活,讲述的是具有大想象力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表明现实生活是作家展开想象的基础,也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思维是地球最美丽的花朵,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科幻小说的创作离不开社会实践,②说法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因此,意识不能凭空产生,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项。
DD
5.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异想天开”往往能为科学探索提供鲜活的命题和无限的遐想空间,把“异想天开”与严谨的科学求证结合起来,可能会取得更多原始创新的突破。这说明(  )
①科学研究中,想象力比科学求证更重要 ②创造性思维要敢于肯定现在,否定过去 ③创造性思维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④“异想天开”要求努力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把“异想天开”与严谨的科学求证结合起来,可能会取得更多原始创新的突破。这说明“异想天开”要求努力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创造性思维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③④符合题意;科学研究中想象力虽然重要,但不能说比科学求证更重要,①说法错误;创造性思维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敢于肯定现在,否定过去,②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项。
CC
6.相传,宋徽宗非常喜爱书画艺术。一次,他亲自主持了一场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的书画考试。题目一出,考生大都画花画马,画达官仕女穿梭于花丛之中,宋徽宗看后都不满意。直到最后,他被一幅画深深吸引了:一匹骏马缓步走来,一群蜜蜂追逐着骏马。宋徽宗认为,作品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理当评为第一。宋徽宗的评价理由说明(  )
A.艺术创作可以脱离客观环境
B.艺术创作全凭作者的奇特想象
C.艺术之美在于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余地
D.艺术之美在于直观地反映现实
【解析】艺术创作属于人们能动认识世界的表现。艺术创作源于客观存在,不能脱离客观存在,故A、B两项错误;文学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因而能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余地,故C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具有自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点,不是机械直观的反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