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第2课时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主导/限制)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DLYJ课堂导入思考简述我国桑蚕生产基地区位变化的原因?江浙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 ,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减少,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不再适合桑蚕这种农业活动发展;而广西气候适宜,地理环境优越,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教学目标能够区分主要、主导、限制性农业区位因素。(重点、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重点)因地制宜,进行农业区位的选择。(重点、难点)资源环境承载力DLYJ亚洲水稻生产案例描述亚洲水稻分布特征。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与气候的关系。思考主要农业区位因素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左图亚洲水稻分布,右图亚洲气候类型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稻属于喜温、喜湿的高产农作物;亚洲水稻种植业区主要位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水源充足,雨热同期,具有适合水稻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力DLYJ亚洲水稻生产案例主要农业区位因素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左图亚洲水稻分布,右图亚洲地形分布)指出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地形,并简述原因。思考主要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滨海平原地区或盆地丘陵地区。那里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便于耕作。资源环境承载力DLYJ亚洲水稻生产案例主要农业区位因素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左图亚洲水稻分布,右图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与人口的关系。思考水稻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地人口众多,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同时,人们的饮食习惯以稻米为主,造成该地有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种植经验丰富。DLYJ主要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因素指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若干因素,包括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形/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动力)。DLYJ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案例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双塔灌区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良。下表某年双塔灌区农作物相关资料。双塔灌区农产品品质优良,简析其主导因素。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指出今后种植面积最可能扩大的作物类型,并分析原因。思考DLYJ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双塔灌区农产品品质优良的主导因素是“昼夜温差大”。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大力发展耗水少、单方水净产值大的农作物,表中显示瓜类最符合要求。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源,因此,水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当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改善时,限制性因素就变成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DLYJ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主导因素/连线热量气候土壤水源地形保鲜技术市场西北地区虽整体干旱,但河西走廊有丰富的地下水海南地处热带,可种植多季新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高,品质好东北平原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大豆产量高、质量好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改造后形成“基塘农业”江南丘陵以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南稻北麦、南甘北甜的农业布局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大,郊区以肉、蛋、奶生产为主南方瓜果蔬菜可大量长途运保鲜往北方地区DLYJ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案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分析造成了珠江三角洲的这种变化的原因。思考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花卉产品,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起。东南沿海地区紧邻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市场需求量大。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变化除了受市场的价格、需求变化影响外,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DLYJ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案例图C 荷兰进口法式水蜜桃郁金香图B 移动绞盘式喷灌机对小麦进行浇水图A 温室大棚简述图A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指出图B、图C反应的农业区位因素的改进。思考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从而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DLYJ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三)案例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具有悠久的花卉生产历史和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以及完善的花卉销售和流通系统。近几十年来,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亚洲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花卉种植业,并在国际花卉市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右图)。鲜切花,即切取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鲜的茎、叶、花、果,是花卉生产主要的销售产品,欧洲、北美、日本是世界鲜切花三大消费市场。说明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指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主要消费市场(北美、欧洲、日本),并说明理由。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思考即学即练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地价更低。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改进冷藏、保鲜技术。非洲——欧洲、亚洲——日本、拉丁美洲——北美洲;距离市场距离近。市场需求;技术的进步;交通的改善等。问题:说明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指出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主要消费市场(北美、欧洲、日本),并说明理由。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花卉出口国举例DLYJ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杜能的农业区位模型案例冯·杜能(1783-1850)是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假定,一个大平原中央有一个城市,它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的地区。如果地区内的气候、土壤、地形、交通等条件都相同,农业便会争取接近市场的区位,将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的六个环带,这六个环带被称为杜能环。(如右图)指出右图1—6不同区域的农业用地类型。(谷草轮作带、林业带、园艺和乳畜农业带、作物轮作带、粗放畜牧带、三圃轮作带)分析形成上面用地类型分布特征的原因。思考园艺和乳畜农业带林业带作物轮作带谷草轮作带三圃轮作带粗放畜牧带离市场越远,农产品的运费越高。但越接近城市或市场,地价或租金便越高,农民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才能补偿昂贵的地租。一个地方选定所生产的农产品,应当是最终获得收益最高的那种农产品。DLYJ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案例该地调整农业布局,计划发展小麦、水果、养鱼、乳畜。请合理进行农业布局,并说明原因。思考①处为小麦,主要原因是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开阔。②处为养鱼,主要原因是河湖众多,水域广阔;临近城市,市场广阔;临近公路,交通便利。③处为乳畜,主要原因是临近城市,市场广阔;临近公路,交通便利。④处为水果,主要原因是地处丘陵,适宜发展经济林。即学即练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C.地形 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C.果园 D.菜地花圃即学即练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光照 D.土壤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即学即练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2题。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即学即练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业,如右图,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 )A.①林业 ②蔬菜和花卉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果树栽培B.①林业 ②水稻种植业 ③果树栽培 ④蔬菜和花卉业C.①林业 ②果树栽培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和花卉业D.①果树栽培 ②林业 ③水稻种植业 ④蔬菜和花卉业即学即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胡椒为多年生藤本植物,蔓枝脆弱,主要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热带地区,幼龄期需要适度的荫蔽。长期种植胡椒易引发土壤养分失衡、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等连作障碍。巴西、马来西亚等少数国家采用轮作来避免连作障碍,我国胡椒轮作种植却难以实现。海南省大坡镇是我国最大的胡椒生产基地,当地将胡椒与槟榔间作套种(如图),能有效避免连作障碍,使胡椒增产30%。以前,当地农民采摘胡椒后,将其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再手工揉搓去皮,得到白胡椒。现在,海南胡椒加工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采摘后可以直接生产出脱皮胡椒。(1)与巴西、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比,分析我国胡椒轮作种植难以实现的原因。(2)说明海南省大坡镇胡椒与槟榔间作套种对胡椒增产的作用。(3)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指出胡椒机械化加工的优势。即学即练参考答案(1)我国热带面积小,缺乏胡椒轮作土地资源;轮作会使胡椒产量下降,经济效益差,农民积极性不高。(2)槟榔树可以为胡椒适度遮荫,改善其光环境;两种作物套种,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微生物多样性,有效降低连作障碍;海南夏秋多台风,槟榔树能有效减少台风对胡椒的影响。(3)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课堂小结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区位因素的改变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农业类型单位产值地价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交通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业、花卉业等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