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4课 洋务运动目标 1.总体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掌握对洋务运动的正确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运用表格、地图、图片一起探究洋务运动,引导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素养目标:史料实证)。 4.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内忧外患、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虽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使学生认识到只靠西方技术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的结论。(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重难点 重点: 了解洋务运动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难点:洋务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导学卡 【独学】1、组长检查独学情况(导学案预习填空部分)的和书本的p20-23页需要划的重点。 2、课代表进行加减分并给予评价。 3、朗读精学精练知识点 【讲授新课】全班认真聆听老师讲授重难点,并且做好详细笔记,标出疑难点。 【对群学】结合老师所讲的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5分钟完成【课堂展示】,完成后,站起来首先与对子进行对学,然后小组间进行群学,归纳总结答案,并进行分工准备展示。 【展示】上台展示小组讲解题目,并解答其他同学疑问(学生按照安排的位置站好,并做好笔记) 【检学】学生完成练习册课前预习 (导学案1—5题)教师活动 【导入方式】 导入:回顾:通过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3课洋务运动的学习,同学们思考一下:19世纪中期中国面临怎样的困境? 学生:讨论和举手发言。(内忧外患) 教师: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时局,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扭转局面?今天我们一起通过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来一探究竟。 【独学】学生阅读书本时巡查学生笔记,并适当提示圈出重难点,记录发现的问题 【新课讲授】对新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精细分析和讲解 一、洋务运动兴起 代表人物: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概念理解 “洋务”由夷务发展而来,泛指与外国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事务,亦指模仿外国上述方面的事务。 “洋务派”是指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1、19世纪60年代起:武器落后(自强)——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新式教育—— 培养新式人才 缺乏资金(求富)——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引导学生思考民用企业和军用企业的关系。 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 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拮据。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1)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左宗棠 建新式陆军;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新疆不复,于肢体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 ——李鸿章 筹建新式海军; 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立,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在台湾建立行省。 (塞防海防两手抓) 三、评价洋务运动 但是, 洋务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自救运动却以失败告终!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破产。洋务运动最终没能实现“自强求富”,洋务派“富国强兵”的梦想破灭了。 (一)反思: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破产? 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中国和日本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人到欧洲来讨论各种学术,讲求政治原理,谋求回国做根本改造;中国只问某厂的船造得如何,买了回去使用就完事。 ——德国宰相俾斯麦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寻找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因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 材料: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办法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管理落后) 材料: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核心技术独立完成,回避中国工匠。(外国势力挤压) 材料: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后来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1873年至1893年,它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官僚腐败) (二)思考:洋务运动起到了哪些进步作用? 引导学生探讨洋务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一些新气象,这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有什么重大意义? 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小结】“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 、“求富”的旗号,通过学习和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和新式学堂,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客观上也是一场中国的近代化运动。 【群学】巡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适时点拨,并且记录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学生错误率较高的或者普遍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且注意本学科群学时学生不需要移位,学生站在座位上完成),安排小组展示 【展示】认真聆听学生展示,适时点拨,避免学生偏离题目范畴;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问题详细分析,并且设疑追问,延伸知识。 【检学】巡查学生的完成情况,适时点拨,并且记录发现的问题,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 板书设计:第4课 洋务运动 1、二次备课: 2、课堂问题记录:小组表现①②③④⑤⑥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