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共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题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常见数量关系出发,体会并掌握如何从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每道例题后的“想想做做”以及练习四中,教材还安排了以图文、表格等不同方式呈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变式应用中逐步掌握上述策略,加深对策略的体验。
二、说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学会用转化、列表、假设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运用这些策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知识间的联系,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用转化、列表、假设等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相关内容,像二年级下册的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三年级上册从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从能力上来看,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体验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经历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等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你学过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题
2.说说你对“转化”的策略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画图、列表、倒推、替换等
2.略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课件出示例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决,你们能否用以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①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理解2/3这个分数的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人数是总人数的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3/5,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②根据分数2/3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3/5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③根据分数2/3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3份,男生人数是2份”,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1份是几人,再算2份、3份各是多少人。
④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2/3x,利用美术组一共35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
(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法。)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 教学例2。
师:解决下面的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试一试。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2)
学生尝试用自己选择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
组织学生交流想法:
·我们可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如下所示)
先画10只大船,每只大船坐5人,这样就坐50人;实际全班只有42人,就多出了8人。这是因为,每只小船只坐3人,比每只大船少2人,如果去掉多出的8人,就需要从8÷2=4只大船上去,这样这4只船每只上面坐3人,所以就是4只小船,6只大船。
我们还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有序列举,从9只大船和1只小船开始。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乘坐的总人数 和42人比较
9 1 9×5+3=48 多了6人
8 2 8×5+3×2=46 多了4人
7 3 7×5+3×3=44 多了2人
6 4 6×5+3×4=42 同样多
5 5 5×5+3×5=40 少了2人
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需要6只大船和4只小船。
·我们也可以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同样多,再根据总人数调整。
大船只数 小船只数 乘坐的总人数 和42人比较
5 5 5×5+3×5=40 少了2人
6 4 6×5+3×4=42 同样多
 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需要6只大船和4只小船。
师: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解答并检验,再与同学交流你的解题策略。
学生进行解答、检验并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有困难的情况。
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生1:画图、列举、先假设再调整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生2:分析和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
生3:要学会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策略。
【设计意图:通过唤醒学生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已有经验,引入综合运用“转化”“画图”“列表”等策略解决问题的学习,做好教学的衔接与迁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三、课堂练习
1.超市新进了一批水果,苹果和梨的比是2:7,苹果比梨少90千克,苹果和梨各有多少千克?
解:设苹果有2 x千克,则梨有7x千克。
7x-2x=90
5x=90
x=18
苹果:2x=2×18=36(千克)
梨:3x=3×18=54(千克)
答:苹果有36千克,梨有54千克。
板块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教学本部分要强调独立进行,让学生在直观图形的启发下,独立进行转化。
2.通过唤醒学生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已有经验,引入“转化”策略的学习,做好教学的衔接与迁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