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中国绘画艺术 1核心素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第一节中国绘画艺术 1核心素养教案

资源简介

教 案
课程名称:《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
讲授课题:中国绘画艺术
课题名称 中国绘画艺术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
授课班级 课时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第一章绘画中第一节中国绘画艺术。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发展脉络和经典作品的鉴赏。通过鉴赏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脉络,艺术特征,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要素、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通过叙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赏析过程具备解构分析图像的能力。设1~2课时。
教学目标 艺术感知、审美判断: 1.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熟悉历代绘画代表作。 2.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形式特征,分析绘画风格特征,理解图像蕴含的信息。 3.理解中国绘画的审美特征,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 4.依据形式美原理分析美术作品中的美,形成健康审美观念。 创意表达: 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运用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 文化理解: 1.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观察能力及鉴赏能力。 2.理解在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和鉴赏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中国绘画要表达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内涵与审美特色。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能够识别不同风格、不同技法的重要中国画作品,加深对中国绘画艺术文化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绘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使学生领会中国绘画的独特的形式美法则与作者的创作意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探究法。
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2020年版)》
选用教材 《艺术(美术鉴赏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探究 中国绘画鉴赏基础知识学习。 1.教师在艺术课程学习平台上传中国绘画艺术课前学习导学单,内容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脉络和名家名作。 2.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导学单内容,初步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名家的代表作品,完成绘画基础知识的测试题目。 1.感知不同绘画的风格特征,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知晓几件作品所处的时代及作者。 2.完成一组中国绘画艺术基本知识互动测试练习,并根据答案展开讨论。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前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代表作品有初步了解和记忆,对中国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形成感性认知。
环节一 情境导入 导入教学 教师提问:中国美术馆的年度大展“中国名画典藏展”使中国绘画艺术的社会关注度提高,一家文化公司打算以此为契机,进行相关绘画的研究、拓展、宣传工作,宣传自己也弘扬传统文化,你对此有什么建议吗? 跟随老师引导,进入课程内容。 引发兴趣,进入情境。
环节二 明晰概念 中国绘画发展概述; 中国画的分类; 1.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展示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总结中国绘画发展中的重要节点。 2.介绍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基本分类,展示长卷、立轴、册页、扇面等形制基本样貌。 1.认真观看视频、图片。 2.聆听、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利用数字化手段的综合性同时呈现视觉、听觉、文字等多重信息。学生初步欣赏,让学生整体感受,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对作品的探究欲望。
环节三 脉络初探 按照历史脉络,讲解中国绘画艺术作品。 1.展示、讲解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国绘画艺术大体情况。 2.展示、讲解唐代中国绘画艺术。 从历史环境、典型作品分析,了解其艺术特征、表现方法、审美意境及笔墨意韵,掌握中国绘画的鉴赏基本方法。 3.展示、讲解宋代中国绘画艺术。 从历史环境、典型作品分析,了解其艺术特征、表现方法、审美意境及笔墨意韵,掌握中国绘画的鉴赏基本方法。 4.展示、讲解元、明、清代中国绘画艺术。 从历史环境、典型作品分析,了解其艺术特征、表现方法、审美意境及笔墨意韵,掌握中国绘画的鉴赏基本方法。 5.展示、讲解近现代中国绘画艺术。 从历史环境、典型作品分析,了解其艺术特征、表现方法、审美意境及笔墨意韵,掌握中国绘画的鉴赏基本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老师展示的中国绘画作品,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和描述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方法。 2.感受古人作画的艰辛和对创作严谨的态度,感知作者表达的心境。 3.聆听老师讲解,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意境。 4.根据名家故事,小组情景演绎。 1.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绘画作品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方法。 2.欣赏中解开画卷厚重的历史,尘封的故事,美好的期待,引发学生对这幅山水画的眷恋。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环节四 感受经典 深入学习中国绘画艺术作品。 展示中国绘画作品《步辇图》《瑞鹤图》《九方皋》进行深入探究学习。 根据任务单,完成对经典绘画的叙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赏析过程。 理解绘画作品的作家经历、绘画故事、艺术特征和表现方法。
环节五 典中之美 《富春山居图》为例,深度理解作品中的中国画论与形式原理相关的内容。 一、以卷取势——感知中国山水的长卷之美。 1.观看视频,了解古人观赏长卷的赏读方式。 2.赏读长卷,体验《富春山居图》的阅读方式。 境由心造——体味形式美和意境美。 1.对比中西绘画作品画面空间层次的营造。 2.分析国画作品意境的营造。 3.分析画面呈现的节奏韵律。 4.了解“三远法”及其他空间层次的营造方法。 笔墨意韵——感受意韵之美 1.教师示范山石“披麻皴”。 2.讲解水墨的运用及留白。 1.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完成教学活动。 2.积极思考,完成导学单上的探究任务。 3.体验“披麻皴”画法。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深度理解作品中的中国画论与形式原理相关的内容。
环节六 创意实践 拓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分组选取不同的名作,谈谈中国现代美术与传统美术的异同。文字在300至500字之间,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中。 2.指导学生完成书中“艺术实践”中的练习题,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 完成艺术实践任务,发表自己的观点。 1.开拓学生的思维及审美想象力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培养逆向思维。 2.通过动手实践体验中国画的独特意蕴。
环节七 价值提升 总结 教师总结 认真聆听 升华主题,潜移默化的加强情感和价值观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