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华伊联盟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伊犁州华伊联盟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下学期伊犁州“华-伊高中联盟校”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C B B C C C C D B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D D A D B C D C C A
二、非选择题
26(1)交通(或租金)(2分); 市场(2分)
(2)D地。(2分)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势较高,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任答2点得4分)
(3) 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影响小(任答1点得2分)。城区规模扩大,污染加剧,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F地处下风向;交通便利(任答1点得2分)
27.(1)小麦;地价;土地面积;水果;花卉;乳牛(每点1分)
(2)耕地面积;水土保持(每点1分)
(3)温室效应;热量(每点1分)
28.(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等。(任答3点得6分)
(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恶化);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比较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减少等。(任答4点得4分)
(3)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大住房建设等。(4分)
29.(1)人口分布不平衡(1分 );沿着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较高;而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小(1分)。原因:塔里木河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用水(2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2分)。
(2)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优良;农产品生长时间长;秋冬季气温低,作物的病虫害少。(任答2点得4分)试卷第1页,共3页
1.试题总体题量过大,且考点存在重复,故删去了两组选择题(理由:新高考题量多为15+3或16+3,学生考试时间足够,且留有一定的余地)。选择题总量为25题,主观题给分点有调整,以2分一点为主,符合高考试题给分的习惯,同时减轻教师的阅卷任务。看是否合适,以命题考试和审题老师意见为主。
2.部分选择题选项表述有调整,尽量保证选项字数对等,减少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而导致的考试不公。主观题的答案表述略有调整,确保答案简洁,关键词突出,给分合理。
3.试题格式有调整,如增加了图号。规范指题信息的语言表达,如:“据此完成1~2题”。对主观题的材料进行了删减和补充。如最后一道,删除了材料无关信息和图示。
部分图像模糊的试题图像进行了重绘或调整,如图2、图6等
5.由于时间仓促,还需要命题和审题老师通读全卷。精细修改,不当之处,请批评。意见仅供参考,以命题和审题老师为主。2022-2023学年下学期伊犁州“华-伊高中联盟校”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4月10日 试卷满分:10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2021年5月14日,河南省公布了本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河南全省常住人口共993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04%,位居全国第三。图1示意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下列能正确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状况的是
A.地势第二阶梯人口多,第三阶梯人口少 B.沿海地区人口少,内陆地区人口多
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多,以西人口少 D.温带地区人口少,热带地区人口多
2.影响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水源 B.气候 C.地形 D.矿产
3.甲省级行政区面积广大,但不适合采取鼓励生育的方式来增加当地的人口密度,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B.水源相对缺乏,供养人口相对较少
C.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环境承载力小 D.区域相对闭塞,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我国各省、区、市之间既存在人口流入又存在人口流出的现象。图2示意2020年我国跨省(区、市)人口流入量和流出量。据此完成4~6题。
图2
4.2020年人口流入量大于流出量的省区具有的特征是
A. 人口总量比较多 B.经济发展速度快
C.均位于沿海地区 D.管辖面积比较大
5.人口流动对广东省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了广东省的就业岗位 B.促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
C.提升广东省环境人口容量 D.改善广东省的生态环境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省流入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棉花种植面积大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生态环境改善 ④自然资源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承载力指数反映的是在当前发展阶段下,以现实的自然条件,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人类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土地资源承受的最大人口和城镇发展规模的能力,即土地资源的承压能力。表1为我国新疆各区域土地承载力指数。据此完成7~9题。
表1
区域 东疆区 准噶尔盆地南部区 准噶尔盆地北部区 伊犁河谷区 塔里木盆地北部区 塔里木盆地西部区 塔里木盆地南部区
承载力指数 0.539 1.227 0.892 1.073 0.893 0.891 0.536
7.新疆各区域土地资源承压能力最大的是
A.伊犁河谷区 B.准噶尔盆地北部区 C.准噶尔盆地南部区 D.塔里木盆地北部区
8.影响新疆各区域承载力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海拔 ②光照 ③水源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下列关于提高新疆各区域承载力指数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加快资源外调 B.打造节水城市,实施“南水北调”
C.加速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农业 D.改善区域环境,开展荒漠绿化
城市功能区一般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等。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功能区,不同时段其停放数量有所差异。图3示意某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功能区的停车数量。据此完成10~11题。
图3
10.图中乙曲线所代表的功能区最可能是
A.住宅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商业区
11.甲地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具有的特点是
A.经济活动频繁 B.占地面积最大 C.交通最为便利 D.远离城市中心
图4示意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三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据此完成12~13题。
图4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快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
C.英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D.城镇化率是用城市人口数量来衡量的
13.中国在1970年以后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加快 B.农业结构优化 C.经济发展加快 D.环境质量改善
图5示意“2010~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走势”。据此完成14~15题。
图5
14.图示时期我国的城镇化特征是
A.城镇化的起点极高 B.城镇化率不断上升
C.城镇化发展停滞 D.城镇化率增速渐快
15.下列有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各地城镇化速度比较均衡,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差异小
B.我国各地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很好地解决了城市问题
C.大量人口迁入城镇,促进了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
D.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镇化水平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传统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图6示意我国两地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16~17题。
图6
16.山西窑洞的选址和修建时,对其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光照 D.土质
17.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傣族寨子集居两三百户人家,小的仅有一二十户人家。傣族竹楼都是单幢建筑,四周有空地,各户人家自成院落。竹楼分散布局的主要作用是
A.避免环境污染 B.排洪泄水 C.便于管理 D.利于通风
棉花种植是新疆农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疆棉花的主要市场是我国东部地区。近年来,新疆极力打造集棉花种植、加工、物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集群。图7示意新疆棉花产区位置。据此完成18~20题。
图7
18.限制新疆棉区棉花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气温 C.光照 D.土壤
19.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棉花产业集群对当地发展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①提高城镇化水平 ②增加棉花对外运输量 ③优化产业结构 ④提高棉花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为了加强对棉花病虫害状况的监测,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RS C.GPS D.GNSS
2023年2月7日,义乌市佛堂蔬菜产业园一片繁忙(图8)。为保障春耕用苗安全,佛堂蔬菜产业园采用智慧农业种植技术和现代农业标准化管理手段开展工厂化育苗。春季育苗涵盖大白菜、辣椒、茄子、番茄等9类蔬菜苗,可提供33.65万株蔬菜苗种植。据此完成21~23题。
图8
21.利用温室大棚育苗所改造的自然要素主要是
A.光照 B.土壤 C.热量 D.水分
22.关于蔬菜“工厂化”育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育苗成本上升 B.幼苗虫害增多 C.育苗效率较低 D.育苗时间缩短
23.相对于传统的地面栽培,立体栽培蔬菜的优势是( )
①减少了地温影响 ②采光条件更好 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④提高了劳动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年夏秋季的高温创我国历史之最,我国中东部地区尤为严重。持续的高温使阳澄湖大闸蟹生长迟缓,加之中秋节提前,导致中秋节期间市场上鲜见阳澄湖大闸蟹身影。此时新疆的“天山雪蟹”迅速占领内地市场。“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严禁投肥投料,市场价格较高。据此完成24~25题。
24.“天山雪蟹”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内地市场,主要原因是
①市场知名度高 ②供应链较完善 ③ 螃蟹质量优良 ④生产成本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天山雪蟹”大多采用“人放天养”方式,主要原因是
A.保护水源 B.技术落后 C.饵料不足 D.劳动力不足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6.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发展,图9示意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图9
②①分别是批发商业区和零售商业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②___(2分),①____(2分)。
(2)在A、B、C、D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风水宝地”?(2分)请说明理由(4分)。
(3)该城市最早的火电厂在E处,后搬迁到F处。早期火电厂布局在E处可能的原因是____(2分),后搬迁到F处是考虑_________(2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农业区位选择是区域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图10示意我国某区域农业空间分布。
图10
(1)在a、b、c、d四处拟发展小麦、水果、花卉和乳牛生产,则:a处宜发展____生产,理由是a处离城市较远,____低,____广阔,适宜种植;b处宜发展____生产;c处宜发展____生产;d处宜发展____生产。
(2)如果在b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可以适当扩大____,也有利于__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利用____的原理,推广温室大棚生产,主要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图11示意1985~2015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图11
(1)对比上图,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的表现。(6分)
(2)分析城市化过程可能给长江三角洲地区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请你就此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措施。(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新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大,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受自然因素限制大,但有利于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图12示意新疆南部人口分布。
图12
(1)描述新疆南部的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图示区域有利于高品质农产品生产的原因(4分)
2022-2023学年下学期伊犁州“华-伊高中联盟校”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C B B C C C C D B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D D A D B C D C C A
二、非选择题
26(1)交通(或租金)(2分); 市场(2分)
(2)D地。(2分)理由:远离工业区和闹市区;位于市区上风地带;地势较高,靠近河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任答2点得4分)
(3) 靠近煤矿区,节省运费;早期城市规模小,污染物对城区影响小(任答1点得2分)。城区规模扩大,污染加剧,人们对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F地处下风向;交通便利(任答1点得2分)
27.(1)小麦;地价;土地面积;水果;花卉;乳牛(每点1分)
(2)耕地面积;水土保持(每点1分)
(3)温室效应;热量(每点1分)
28.(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等。(任答3点得6分)
(2)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恶化);交通拥挤;地价昂贵;住房紧张;就业比较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社会秩序混乱);绿化面积减少等。(任答4点得4分)
(3)控制大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大城市职能;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加大住房建设等。(4分)
29.(1)人口分布不平衡(1分 );沿着塔里木河人口密度较高;而盆地内部人口密度小(1分)。原因:塔里木河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用水(2分);地处内陆,气候干旱,不适合人类居住(2分)。
(2)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优良;农产品生长时间长;秋冬季气温低,作物的病虫害少。(任答2点得4分)试卷第1页,共3页
1.试题总体题量过大,且考点存在重复,故删去了两组选择题(理由:新高考题量多为15+3或16+3,学生考试时间足够,且留有一定的余地)。选择题总量为25题,主观题给分点有调整,以2分一点为主,符合高考试题给分的习惯,同时减轻教师的阅卷任务。看是否合适,以命题考试和审题老师意见为主。
2.部分选择题选项表述有调整,尽量保证选项字数对等,减少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而导致的考试不公。主观题的答案表述略有调整,确保答案简洁,关键词突出,给分合理。
3.试题格式有调整,如增加了图号。规范指题信息的语言表达,如:“据此完成1~2题”。对主观题的材料进行了删减和补充。如最后一道,删除了材料无关信息和图示。
部分图像模糊的试题图像进行了重绘或调整,如图2、图6等
5.由于时间仓促,还需要命题和审题老师通读全卷。精细修改,不当之处,请批评。意见仅供参考,以命题和审题老师为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