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道德与法治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讲课题目:爱心的传递者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8条“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去帮助他们。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二.教材分析本课时的话题是”我们都有爱心”从正面案例引导学生,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包含三个内容:关爱他人和被他人关爱的经历,生活中隐藏的关爱以及雷锋的故事,活动园设计的是一个献爱心的拓展活动。这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力所能及的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爱心。三.学情分析关爱他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助人或被人帮助的经历,但是还需要通过回顾这些经历极其体验进一步激发帮助别人的意愿,因此本课确定了“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目标。10《爱心的传递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体会日常生活中的关爱,并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2. 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3. 真正体验帮助让人的快乐,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教学重点: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教学难点:学习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智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音乐导入,教师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及手势舞,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最打动你的歌词是哪句?(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课题爱心的传递者。二:教授新课活动一:关注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爱心1.共同回忆,体验身边的爱。插入书中图片,并提问问题① 请同学们描述一下两幅图画。② 说一说,你得到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你当时有什么感受呢 .生答......③ 讨论环节,我们都有爱心,询问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有过哪些被帮助过的经历?生答......④ 播放社会体现真善美的短片⑤ 并进行第一篇章的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爱心,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别人。活动二:爱的表达形式多样化1.观看65页阅读角的故事,分享一下看完故事的感想。明白隐藏的爱。由点及面展开身边事例叙述。2.分组讨论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乐于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同学?选出班级爱心大使,发放贴纸,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并附上推选理由,请同学们来讲一讲。3.播放学雷锋的故事,学习雷锋的故事,师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诗歌片段,并邀请同学们一起体会,询问同学还知道雷锋的其他故事嘛,进行拓展,引导同学们去学习雷锋的精神,名言名句。4.师小结:雷锋精永流传,进行升华,学习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永远铭记在心中。活动三:怎样更好的帮助别人。1.看书上67页插图图片,说一说为什么这两位同学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2.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请说一说,再演一演。3思考如何善于助人,了解他人需要和帮助他人的策略。4教师小结并阅读书上66页小贴士。活动四:课堂小结1.导语;经过一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够分辨真正有爱心的行为了吧。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游戏。请两位同学上来体验一下。2.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收获了很多,请同学们分享本节课收获了哪些,说一说你的收获。老师简短概括总结,以学生为课的主题,老师多引导。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无私的奉献,我们都在爱心孕育中成长,再把爱的种子传播四方,我们要在爱心中大声的歌唱,再把爱的幸福带到每个人身上,我们都是爱心的传递者。3.播放平凡的天使,同学们一起歌唱,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