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设计
课题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型 新授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主题下的第六课第三框,本框内容主要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讲述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共两目,第一目阐述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介绍基层自治的相关内容;第二目阐述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说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论证了公共参与对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者分析
高一学生对于基层民主实践如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活动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与社会接触较少,理论的掌握还不够系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感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思维,但学习上习惯于接受,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较弱,需要教师通过情境材料的选取,知识的建构,问题的启发,思辨能力的培养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度学习。
三、课标要求:领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四、学习目标
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居)委会与党、国家机关的关系,熟悉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及实践,掌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深刻领会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五、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科学精神】 了解村委会或者居委会的内容;会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法治意识】有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保障。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有序参与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
六、重难点
1.重点: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意义) 2.难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七、学习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课堂参与情境探究对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感知、感悟、概括、总结等程度,评价其活动与知识的统一结合度的高低;通过随堂练习、易混易错的完成程度,检验学生听课的效率、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其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政治认同感。
八、教法、学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情境参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九、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用粤语版歌曲《咱们屯里的人》以我来自哪里联系基层群众自治和前面课程知识串联起来。(1分钟) 教师活动1 【PPT】展示前后知识联系、播放音乐 学生活动1 预设学生生成:激发学生兴趣,进入上课状态,明确本课与前面知识的联系。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使政治课堂更加生动,引出议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环节二:展示议题一内容,找出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和特点的内在联系(3分钟)教师活动2 【PPT】展示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的分析过程由此可以总结出基层群众自治的特点基层性、直接性、自治性。 学生活动2 预设生成:学生学一个问题掌握了两个知识点,学会找知识间内在联系。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学会深入挖掘概念找内在联系。环节三:合作探究:以电视剧《乡村爱情》剧情为背景材料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分三大组完成(13分钟)教师活动3 【PPT】展示合作探究材料及问题学生可参看导学案三,1、象牙山村委会是基层政府么?为什么? 2、村委会、乡镇政府、村党支部又是什么关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要监督谁?能监督党支部么? 3、你知道村委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吗?如果你是象牙山村民你承认刘能是村主任么?为什么? 点评学生答案,PPT展示答案 1.村(居)委会的性质 2.展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政权机关、基层行政机关、基层权力机关、基层党组织、街道办事处、街道党工委的内容。 让学生了解基层乡镇政府对村委会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但并不能干预。村委会协助基层政府开展工作。 3.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展示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区别。 学生活动3学生分组讨论 各抒己见 合作探究 学生分组选代表回答探究问题,比对答案,提出质疑,加深村(居)委会、乡镇政府、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关系的认识。 预设生成: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课本P66-67找出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村(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管理等村(居)委会的知识,部分同学可以在交流中分析出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基层乡镇政府的关系。 学生思考质疑记忆可参看导学案重难点解析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描述剧情故事,从象牙山村民角度参与情境探究,让学生对照书本知与已有知识,生活常识明辨是非,了解村(居)委会的性质及乡镇政府、村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关系。在分组探究中进行合作讨论、活跃气氛、增强团队参与意识;通过启发式提问循循善诱,加深知识理解。环节四:选择题过渡到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通过视频和三个情境探究让学生体会人民直接当家作主。(22分钟)教师活动4 让学生阅读P67-69快速了解一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原因要求。 情境一播放“象牙山村选举视频” 教师展示民主选举的原因要求。 情境二《乡村爱情15》杜小双和镇里领导认真商讨后,决定让象牙山开启共享农庄模式。村里公共事务的事究竟该和谁商讨? 情境三 原来象牙山村的所有事情则是由村委会主任长贵说了算。村里的大事该由谁来决定?为什么? 情境四 镇长齐三太任命刘能为村主任。后期问题出现了,村里的账目太乱,刘能没有办法解决,再加上村里大事小事太多,刘能不知道该怎么管理这个村 村里大事公共事务应该由谁来管理?是村主任、书记?还是镇长?你有办法解决么? 教师活动:展示表格区分五大基层民主实践途径,启发学生总结出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要求,通过选择题得出结论怎样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基层群众的我们就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这样的过程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真实发生的,人民直接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学生活动4:快速阅读课本P67-69也可参看导学案重难点解析 思考回答感悟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权力的实践活动,设疑激趣回答民主选举、决策、协商、管理、监督的原因要求,并区分这五大基层民主实践途径。并从中总结出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和要求、怎样发展基层民主。 学生预设:学生根据情境问题了解民主选举、决策、协商、管理、监督,认同基层自治制度的优势,学会在生活中积极行使民主权利,感悟人民当家作主。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从反面更能体会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设疑激趣加深对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理解。感受人民直接当家作主,总结出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有序参与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从行动上参与乡村(居)治理和政治核心素养相呼应。感悟基层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要求我们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十、板书设计(小结)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总结知识(1分钟) 十一、随堂练习(依具体时间灵活把握)
十二、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设计时整合了单元内容,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前后知识融会贯通。选择电视剧《乡村爱情》剧情为背景材料从反面让学生认识、体会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基层民主实践途径。有的同学可能预习不到位或因不了解剧情,预设不能完全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