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中试题-仿真卷】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共4小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B.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C.我国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2.将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A.书籍好比一服良药,它帮助我们治好身体的感冒B.书籍犹如一把扇子,它帮助我们扇出身体的清凉C.书籍好像一盏电灯,它帮助我们照亮教室的阴暗D.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帮助我们开启智慧的大门3.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4.下面句子加点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那么请做自己的伯乐。B.他的吝啬程度都快赶上葛朗台了,简直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C.你看他那巴结样,真像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D.因为他是个百灵鸟,老板说的话他都附合。二.填空题(共3小题)5.形近字组词。绩 卵 侮 凄 债 孵 海 捷 6.结合语境,写出相应的诗句。“雨”是古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常常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 ”,表达了早春时节雨的细柔与草的若有若无;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 ”,借雨表达作者思亲难归的忧愁;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 , ”,把西湖的晴和之景与雨天之韵都描绘出来了。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飞向蓝天的恐龙》)(1)课文是一篇有趣的 文,再现了 过程。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 到 的,揭示了科学家们在 方面的重大发现,唤起了我们对 的浓厚兴趣。(2)猎食性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身体轻盈→ → →体表长出羽毛→ →慢慢具备了滑翔、飞行能力。三.判断题(共4小题)8.《三月桃花水)一文中的”桃花水”实际上是作者对春水的一种富有诗意的称呼。 ( )9.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中的“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说梅花品性高洁,虽美却不喜与百花争奇斗艳,完成报春的任务后就“功成退身”了。 ( )10.(《十万个为什么》)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够阻碍空气接近燃烧的物体。 ( )11.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诗歌,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分类整理,编排诗集。 ( )四.语言表达(共3小题)12.注意加点部分是怎样描写颜色的,仿写一个句子。例: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13.携手保护动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传播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理念。1999年,基金会成功地将“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活动引入中国,并于每年的10月份,在全国的大、中、少学开展活动。(1)你觉得学校开展“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活动好吗?为什么? (2)假如这个活动将在你的学校开展,请你来写一条宣传标语吧! 1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缩句) 五.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15.课内阅读。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得从纳米说起。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纳米级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有一种叫作 碳纳米管 的神奇材料 比钢铁结实百倍 而且非常轻 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 碳纳米管天梯 到太空旅行 在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所以雷达根本看不见它。(1)在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2)从选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①纳米是非常小的重量单位。 ②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 ③将来我们可以坐着“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4)选文用了 、 、 、 等说明方法介绍了纳米的有关知识,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5)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它的作用很大:它能够使 ;可以制作 材料;还能够把 。16.课外阅读。家乡的小河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 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反映 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 坚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1)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下面画“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比喻和拟人(3)用“ ”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你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这句话? 17.课外阅读。鸟(节选)梁实秋①我爱鸟。②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③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就是抓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④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1)作者开头就交代“我爱鸟”。短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我”对鸟的喜爱之情? (2)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排比句式排除了麻雀和乌鸦,再刻画林中的鸟鸣。B.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鸟的声音的喜爱和欣赏。C.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不同的鸟鸣的特点。D.从听觉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鸣的清脆、嘹亮和悦耳。(3)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4)请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鸟的身躯俊俏的句子。(5)“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习作(共1小题)18.你家养宠物了吗?你见过小区里或家附近的小动物吗?选一个动物最特别的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写一写小动物身上发生的趣事,可以利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小动物更加可爱一些!400字左右,注意详略得当。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1.【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认真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结构等,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修改病句。【解答】A.前后矛盾,将“是否”删去。B.搭配不当,将“和方法”删去。C.分类不当,将“、儿童节”删去。D.正确。故选:D。【点评】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2.【分析】考查了句子仿写。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解答】前半句中将“书籍”比作“梯子”,“登上知识的殿堂”,因此后半句的“钥匙”对应“开启智慧的大门”更契合,“知识”对应“智慧”。故选:D。【点评】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3.【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解答】A.“移动”“闲游”是人的动作,用来写云,是拟人修辞。B.“胆怯”“慢慢地抬起”是人的动作,用来写小白菊,是拟人修辞。C.连用三个“……着……”句式相同,结构相似,是排比修辞。D.“炫耀”是人的行为,用来写小草,是拟人修辞。故选:C。【点评】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4.【分析】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择。【解答】A、B、C正确。D.有误,“百灵鸟”形容声音像百灵鸟一样悦耳、动听。用在此处不当。故选:D。【点评】学习中对于词语的积累,不仅要会写、会读,还要理解其意思,并能熟练应用。二.填空题(共3小题)5.【分析】本题为比一比,再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如“绩”与“债”,音不同,部首不同,义不同。绩:功业,成果的意思。可组词“成绩”。债:多指欠的钱或实物。可组词“债主”。【解答】故答案为:成绩 卵子 侮辱 凄凉债主 孵化 大海 捷报【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6.【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句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积累诵读,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解答】分别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故答案为: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点评】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7.【分析】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就是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课文时要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1)《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说明文,再现了恐龙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的过程,说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唤起了我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2)选自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故答案为:(1)科普说明 恐龙变成鸟类飞向蓝天的演化 简单 复杂 古生物研究 科学;(2)头颅膨大 前肢渐长 转移到树上生存。【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三.判断题(共4小题)8.【分析】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解答】《三月桃花水)一文中的”桃花水”实际上是作者对春水的一种富有诗意的称呼。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9.【分析】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卜算子 咏梅》是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写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结合课文内容可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是说梅花品性高洁,虽美却不喜与百花争奇斗艳,完成报春的任务后就“功成退身”了。故答案为:√。【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课文的内容。10.【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解答】《十万个为什么》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的一套科普图书。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启蒙读物,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结合作品内容可知,“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够阻碍空气接近燃烧的物体”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1.【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解答】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诗歌,从诗人、内容、形式等角度分类整理,编排诗集。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四.语言表达(共3小题)12.【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结构、内容、修辞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仿写。【解答】结合所给例句可知,仿写句子时,要用“……得……”句式,运用排比的手法进行仿写。选择自己熟悉或喜欢的事物进行描写。故答案为:公园里的花,红得热烈,黄得灿烂,粉得娇嫩。【点评】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13.【分析】考查了口语交际、宣传标语。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解答】(1)写出自己的观点及理由。(2)围绕“国际爱护动物行动周”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故答案为:(1)好。这样可以提高同学们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2)保护动物,要从我们小学生做起。【点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14.【分析】考查缩句的能力。注意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缩写后要形成完整意思的句子。【解答】去掉修饰语“许多、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厚厚的”。故答案为:老松树渗出松脂。【点评】缩写句子的步骤:(1)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3)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五.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15.【分析】语段选自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主要通过列数、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什么是纳米、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的用途,表达了作者对科技发展的太迅猛的无限感叹。【解答】(1)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引号是指一般用于直接引用的部分或话语,当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一句话未说完用逗号。一句话已说完用句号。即为: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2)考查学生找近义词的能力。一般:指一样,普通,总体上。普通:平常的;一般的。故这两个词语互为近义词。(3)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①阅读句子“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可知,①表述错误。②阅读句子“冰箱里如果使用一种纳米涂层,就会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可知,②表述正确。③阅读句子“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可知,③表述错误。(4)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可知,从“1纳米”“10亿分之一米”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阅读句子“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见纳米有多么小”可知,这句话把“乒乓球”和“地球”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句话举出“乒乓球”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阅读句子“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可知,这句话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故文段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了纳米的有关知识,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5)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可知,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它的作用很大:它能够使蔬菜保鲜期更长;可以制作材料结实而且非常轻的;还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故答案为:(1)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将来我们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2)一般 普通;(3)①×②√③×;(4)列数字 作比较 下定义 举例子;(5)蔬菜保鲜期更长 结实而且非常轻的 探测雷达波吸收掉。【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16.【分析】本文用优美的语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描绘了早晨、太阳爬上了树梢、夕阳西下、夜晚时小河的景色,表现了家乡小河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喜爱和赞美之情。【解答】(1)考查了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玩赏:欣赏;观赏。根据语义应选“欣赏”。反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根据语义应选“倒映“。凝固: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坚固: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牢固;结实。根据语义应选“凝固”。(2)考查了修辞手法。结合内容理解,从“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可知,把“雾气”比作“羽纱”运用了比喻,用“轻掩着、羞涩的脸蛋”这些写人的词语写小河,运用了拟人。故选C。(3)考查了表现方法。结合内容理解,从“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可知,描写了小河的动态。从“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可知,描写了小河的静态。(4)考查了中心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内容理解,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描绘了早晨、太阳爬上了树梢、夕阳西下、夜晚时小河的景色,最后一句概括全文。因此“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是文章的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和家乡的热爱之情。(5)考查了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可知,这是写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色,写出了景色的美丽。故答案为:(1)欣赏 倒映 凝固;(2)C;(3)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4)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和家乡的热爱之情;(5)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色,写出了景色的美丽。【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7.【分析】本文开头部分即提出“我爱鸟”,中间部分从鸟的声音和鸟的形体两个方面来写自己爱鸟,结尾写自己离开四川后,很少见到鸟的身影,听到鸟的声音,抒发了自己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第②段主要写“我”爱鸟的声音,第③段主要写“我”爱鸟的形体。据此概括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A项错误,“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乌鸦”只有两个相同的句式,不是排比的修辞手法。(3)本题考查过渡句的作用。第②段主要写作者欣赏鸟鸣,第③段主要写作者欣赏鸟的形体。因此,“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是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将描写从鸟鸣转向鸟的形体。(4)本题考查根据要求筛选句子。题干要求画出描写鸟的身躯俊俏的句子,可定位到句子“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类型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出现在最后一段。这一段主要写了只有清早能看到麻雀的身影,偶尔有寒鸦、鸱枭的啼叫,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令人不忍看,因此,这个句子蕴含着作者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故答案为:(1)从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两个方面。(2)A;(3)承上启下,将描写从鸟鸣转向鸟的形体。(4)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5)蕴含着作者对以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点评】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是一种常见的句式,一般在文章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六.习作(共1小题)18.【分析】本题是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要想写活小动物,先要观察小动物,以便在写作时把握、介绍,关于小动物的外形特点;然后深入了解小动物,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在介绍小动物习性特点时,也可以结合一定的事例,这样能使作文更具趣味性、画面感、亲近感;最后赋予习作情感,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才能让小动物真正“活”起来。写作时语句要通顺、流畅,在写它的活动特点时,重点抓住它的动作进行描写,突出你对它的喜爱之情。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解答】范文:我的动物朋友我曾养过一只可爱的小狗,虽然它现在不在了,但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它是一只小哈巴狗,身体只有两个巴掌那么大。圆圆的小脑袋上耷拉着两只薄薄的黑色小耳朵,额头下两只玛瑙似的小眼睛时常骨碌骨碌地转,下面还有一个黑黑的小鼻子,身上披着一件黑白相间的大毛衣,显示出一派贵族的气质。走路的时候,老把小尾巴翘得高高的,一蹦一跳的,一整天非常快乐的样子,所以,我给它取了个名字“乐乐”。我们刚把乐乐买回家的时候,它对我们家这个陌生的环境竟然一点儿也不惧怕,反而好奇地走上走下,瞧瞧那边,看看这里,好像它是这个家的主人,自由自在地在地板上踱来踱去,仿佛当我不存在似的。不仅如此,它还非常大胆,用尖利的爪子狂抓门口的地毯,还时不时咬两下,可真淘气啊!但是,淘气归淘气,它也是非常可爱、乖巧的,很黏人。总喜欢走过来蹭蹭你的脚,舔舔你的手,真是惹人喜爱。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走到楼上看望乐乐,我蹑手蹑脚地打开门,看见乐乐正安静地睡在花盆边呢!两只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小耳朵耷拉在脑袋上,鼻子里发出轻微的“呼呼”声,想必它此时一定睡得很香甜吧!我不想吵醒它,只好悄悄地离开,但却不小心碰到了它的耳朵,它惊醒了,警惕地张开眼睛,一看到是我,它连忙站起来,缠在我的脚边,双眼直看我,好像在说:“我饿了,小主人,给我吃些东西吧!”我赶紧给了它一些米饭,它像是见了宝贝似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嘴里发出“滋滋”的声音,吃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一勺米饭就被它吃得干干净净了。它满足地舔舔嘴巴,高兴地看着我,好像在说:“谢谢你!”乐乐平时很爱干净,经常会用舌头舔一舔它那柔软的皮毛,所以,它那件黑白相间的“毛衣”每时每刻都非常干净,很少会见有污点,似乎接近“洁癖”。看来,它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啊!可惜,好景不长,乐乐后来失踪了,也不知它现在过得好不好,我们一家都挺挂念它。因为,它曾经给我们家带来欢乐,它可爱的形象已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我永远都会记得它,这只淘气又可爱,乖巧而又活泼的小狗——乐乐。【点评】本文通过描写狗狗的外形、生活习性及自己与狗狗相处的点点滴滴,表达了对狗狗的喜爱及怀念之情,读来让人感动。写作时能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