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先民的家园之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原始先民的家园之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学案)

资源简介

友情提醒:
最新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同步课件系列地址是:
http://book.21cnjy.com/store/6247.shtml
8.1.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起源地。
(2)知道河姆渡氏族和半坡氏族距今的年代、生活的地区、生活的环境、生活和生产方式。
(3)知道农耕技术进步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实物资料,感受原始农业聚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明确农耕、畜牧、定居是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21·cn·jy·com
(2)通过对比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了解自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对人类生活以及历史进程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www.21-cn-jy.com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出土文物图片的分析,体会史前时代的历史是先民不断努力创造的,从中体会到我们的先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了解原始的农业聚落的分布情况、生活与生产情况。
难点: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感受文明的多元化。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
一、课前预习
1.大约一万年前,全球气候变得温暖起来。由于 的变化和 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于是人们渐渐地开始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驯养捕捉到的一些野生动物,以补充食物。原始 和 逐渐产生了。 和 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2·1·c·n·j·y
2.伴随着 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人们在对石器进行打制之后,还要把它磨光。这种平整光滑、刃部锋利的石器,我们称为 。以这种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在旧石器时代,人们靠 、 为生;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人工种植的 和饲养的 为生,出现了定居的聚落。
4.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 。而在距今9000年前后,我国 以及辽河流域一带也开始出现农业聚落。
5.在浙江余姚的 ,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聚落遗址;在陕西西安的 ,人们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聚落遗址。
6.原始农业聚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实现了 。这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有 着重要意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课堂互学
1.说说下列世界上主要农作物的原产地和主要畜类的驯化地:
水稻 谷子(粟) 小麦 玉米 棉花 马铃薯 南瓜
牛 羊 马 猪 狗
2.原始人群最初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可后来是怎么产生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
3.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有了哪些重大的发展和进步?为什么说这些是重大的发展和进步?21·世纪*教育网
4.填写下面的表格,比较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
遗址
生活区域
自然环境特征
建筑形式
农作物
驯养动物
制作
陶器
河姆渡
遗址
半坡
遗址
三、随堂巩固
1.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产生于( )
A.一万年前 B.五千年前 C.三万年前 D.七千年前
2.有人说,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角色的转变,人类从( )
A.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B.食物的生产者转变为食物的采集者
C.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工具的生产者 D.工具的生产者转变为工具的使用者
3.下列工具中,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相比,最明显的作用是大大提高了( )
A.工具精美程度 B.聚落人口数量 C.生产安全性 D.劳动生产率
5.下列属于人类社会在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重大进步的有( )
①通过捕鱼获取食物 ②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③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 ④发明了陶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 )
A.西亚地区 B.北非地区 C.南亚地区 D.东亚地区
7.下列有关农业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农业聚落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实现了定居
B.农业聚落的出现,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C.半坡聚落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农业聚落
D.河姆渡聚落在浙江余姚,距今约7000年左右
8.下列项目对应正确的是( )
①河姆渡——种植粟 ②河姆渡——使用磨制石器
③半坡——种植水稻 ④半坡——会纺线织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种植的有( )
①小麦 ②粟 ③玉米 ④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假如你是生活在约7000年前的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
①农田里生长着水稻 ②人们用火烤肉吃
③住着干栏式的房屋 ④用彩陶盛放东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11.下列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半坡的是( C )
1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13.“上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古书里所讲述的我国上古社会的情况,与之最符合的时期是( )
①北京人时期 ②山顶洞人时期 ③河姆渡文化时期 ④半坡文化时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15. 识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哪个聚落遗址的居民房屋?这两处聚落遗址分别位于哪里?
(2)请你分析,为什么同一时代的房屋结构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如今,在什么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图乙这样的建筑?21教育网
(3)房屋反映出居民已开始定居生活,你认为古人类定居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与到处漂泊相比,定居有什么好处?21cnjy.com
随堂巩固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C
6.A 7.C 8.C 9.C 10.A
11.C 12.D 13.D 14.A
(3)基本条件: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陶器的发明;生产工具的显著改进,使用磨制石器。
好处:与漂泊相比,定居可以形成原始的村落,有利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