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区域地理3.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51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高二区域地理3.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课件(51张)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第三章第六节
世界地理
非洲的地理位置
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非洲东北与亚洲隔红海、苏伊士运河相临;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
1.海陆位置
[1]
东半球的西部
(介于20°W——40°E之间
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在回归线之间
2.经纬度位置
[1]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20°W
20°E
40°E
0°E
非洲的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不大,有“高原大陆”之称。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海岸线平直
主要地形单元:
两条山脉:
一大盆地:
一大裂谷:
三大高原:
地形
气候——气温
[3]
读图,归纳非洲的气温数值特征并解释原因。
由图可知: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气候普遍炎热。
原因:非洲大部分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气候——降水
[3]
读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非洲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降水分布不均;
赤道附近降水丰富,向两侧有减少趋势;
回归线附近的干旱面积大。
(1)分布
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的南回归线附近
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东部地区还存在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
(2)特点
①“热带大陆”
②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纬度地带性明显
气候类型
[3]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在赤道附近,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之一。
(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刚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区(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之一。
气候
[3]
2.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湿季
北半球6—10月
冬季—信风带控制—干季
北半球11—次年5月
动物的迁移每年的5、6月份,漫长的旱季让所有的动物们饥肠辘辘。以角马群为主力部队,斑马、长颈鹿、大象和犀牛等食草性动物们,义无反顾地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向水草充足的肯尼亚马赛马拉开始进发。动物的迁徙

每年东非高原上几十万头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发生周期性的大迁徙。图为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新路示意图
造成东非高原野生动物大迁徙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球的自转 B.地壳的运动
C.水循环运动 D.地球的公转
恩戈罗戈草原
(草原)
(草原)
D
气候
[3]
地中海气候
适宜栽培柑橘、葡萄、油橄榄
常绿硬叶林
常绿阔叶林
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叶片与阳光成锐角;叶片表面没有光泽而常有茸毛,常有分泌芳香油的腺体;皮厚、根系发达——减少水分蒸发、躲避阳光的灼晒
叶面较宽,薄,具光泽,没有茸毛,叶面向着太阳光,能反射光线——利于水分的蒸发和散热,增强光合作用
非洲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两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思考1:几内亚湾北侧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思考2:索马里半岛南部沿海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思考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什么是热带雨林气候?
思考4: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部地区为什么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思考1:几内亚湾北侧热带雨林气候成因
(1)纬度低
(2)地处西南季风坡,降水多
(3)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4)沿岸几内亚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思考2:索马里半岛南部沿海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盛行东北风,由内陆吹来,降水少;
夏季: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上泛,温度低,为寒流性质,降温减湿,降水少。
思考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什么是热带雨林气候?
(1)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2)沿岸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思考4
非洲赤道穿过的东部地区为什么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东部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弱,降水少。
(地势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
尼日尔河
马拉维湖
坦噶尼喀湖
维多利亚湖
乍得湖
刚果河
赞比西河
尼罗河
河流与湖泊
河流与湖泊2)刚果河水能世界第一:水量充沛、落差大水系特征:向心状水系,发源于东非高原,逆时针流动,干流两次穿越赤道,注入大西洋,无河口三角洲。刚果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少,入海口处地形高差大,流速大,泥沙不易沉积.1)尼罗河3)尼日尔河
尼日尔河发源于几内亚高原,是非洲第三大河,注入大西洋几内亚湾。
河流与湖泊
4)赞比西河
发源于中非高原,注入印度洋,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量有季节变化。
河流与湖泊
河流与湖泊1)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世界第二淡水湖(次于苏必利尔湖)。2)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次于贝加尔湖)。典型的长寿树木。体内积存着大量水分,能适应炎热的干季。果实为长椭圆形,味美,猿猴喜食,所以又称为“猴面包树”。
波巴布树
[2]
植被
丰富的资源
(1)矿产资源丰富
(2)热带动植物资源丰富
[1]
非洲的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被誉为“富饶大陆”
丰富的资源
(1)矿产资源丰富—富饶大陆
[4]
石油:集中在北非(撒哈拉地下)
(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几内亚湾沿岸地区。
摩洛哥——磷酸盐(产量世界第一)
黄金、金刚石——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第一
几内亚——铝土矿(产量世界第一)
赞比亚——铜矿
丰富的资源
(1)矿产资源丰富
[2]
铬铁矿
磷酸盐
金刚石
金矿
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重要的热带作物:
咖啡
可可
丰富的资源
动植物王国:
河马
鳄鱼
大象
山魈
短位獴
斑马
狮子
大象
犀鸟
丰富的资源
人文地理特征
单一商品(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本地区某些国家的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商品总额的百分比
可可
咖啡

金刚石
活牲畜
原油
原油木材
本区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出口、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出口在经济和贸易中占绝对优势,成为世界上典型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地区。
非洲的人口、种族
[1]
人口
总人口:
10亿(2009年),城市人口占26%。
分布:
尼罗河下游河谷、西北非沿海、几内亚湾北部沿岸、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南非的东南部
种族
人种:
黑种人(尼格罗—澳大利亚)和白种人(欧罗巴);少数黄种人(马达加斯加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仅占2%
北非:白种人
撒哈拉以南:黑人占90%,“黑非洲”
非洲的人口、种族
[2]
黄种人与黑种人
非洲的人口增长快
[3]
原因:
政治独立
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
医疗卫生
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粮食短缺、生态危机。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1)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约为28‰,撒哈位以南更高达30 ‰ 。
(2)粮食问题: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不能满足人口及其增长的需要,粮食不能自给,其中西非、中非、东非缺粮最严重。
(3)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沙漠面积扩大)。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生产落后
粮食不足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过度放牧
种植庄稼
土地肥力丧失
草场退化
沙漠面积扩大
生态环境恶化
加 剧
解决方法
1、人口原因
2、历史原因
3、气候条件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展民族经济,加强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完善经济结构,引进人才和技术。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树立人地关系协调观
课堂总结
区域地理
地理位置与国家概况
人文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南非
1.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东、西、南三面濒临印度洋和大西洋 。
好望角好望角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绕道好望角的航线是沟通东西方的要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通道之一,在海上交通运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地形
山脉:德拉肯斯山脉
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较小,
地势东高西低

西




3.气候
全境大部分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最主要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地表以沙漠为主)
西南沿海为地中海型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矿产资源
南非的矿产资源占非洲的50%,居于全球第五位。
材料一
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铂族金属、锰、铬、黄金、红柱石、矾
储量居世界第二位 萤石、钛、蛭石、锆
储量居世界第四位 金刚石、锑、磷、磷酸盐
储量居世界第五位 镍、铀
5.南非的重要城市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立法首都:开普敦
(南非最大的港口)
司法首都:布隆方丹
约翰内斯堡 :南非最大的城市,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世界上最大的产金中心,被称为“黄金之城” 。
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1994年)
1994年5月,南非第一次黑人被选为总统,黑人终于站起来了,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主义者的统治与压迫,黑人和白人一样成了国家的主人。
曼德拉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A 海
B 海峡
C 洋
D 湾
E 角
F 洋
G 岛
H 海峡
I 半岛
J 海峡
K 海
L 运河
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地中海
直布罗陀
大西洋
几内亚
好望
印度
马达加斯加
莫桑比克
索马里
曼德

苏伊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