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第二框,在学习了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后,对青春期成长的生理变化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青春期还有思维成长。以一个同龄人小刚为线索,按照:“青春畅想——青春解读——青春宣言”三部分了解独立思想、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同时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会在生理、情感、思维等方面不断向成人靠近。思维上,高级推理能力逐渐得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运用更高级思维解决困难的能力有所增强。可说青春期生理和思维上的变化同样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困扰,这节课就要解决思维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用逐渐成熟的思维方式独立地、批判地思考问题,开启勇于创造的青春生活。3.目标确定 通过小组活动,了解思维的独立性内涵,澄清在思维独立性的误区; 通过情景探究,了解批判精神的表现,理解批判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案例,知道创造潜力离不开实践,理解发明创造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培养创造精神; 核心素养:培养批判精神,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从身边的小事做起。4.学习重难点 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和技巧的掌握; 创造潜力的培养;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关节一:课前导入播放《中国抗疫图卷》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中国抗疫图卷》,有利于课前放松孩子,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氛围基础,因为教学设计都是以疫情贯穿整节课堂学习的。环节二:自主学习教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书本,画思维导图 学生画思维导图或知识结构图,并投影展示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画思维导图,可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平时要善于抓标题和主干知识;平时要注重培养概括能力。环节三:合作探究①双黄连的故事: 教师展示图片(双黄连可抑制新冠病毒到双簧莲蓉月饼),这疯抢的背后是什么的缺失? 说一说:生活在一个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办? 在教师展示图片后,学生不断猜想后续发展,分析疯抢背后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材和自己生活,说一说如何做到独立思考。设计意图:图片逐一展示,层层递进,出乎学生意料,有利于激发他们思维的碰撞,和对人们疯抢行为的评价。说一说,落脚到现实生活我们共同的困惑,可以结合课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案例分析,有话说,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平日生活中的行为。②这是真的吗? 教师呈现网络上出现的谣言,让学生判断。 生活中你是如何辟谣的? 学生会结和实际生活谈辟谣。设计意图:像黄桃罐头治新冠的谣言,学生必定熟悉也必定有话可说。如何辟谣,他们也是有说不完的方法指导,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通过合作探究,他们指导网上的信息不一定是真的,专家的建议也要结合现实情况。③答疑解惑:案例再现课堂学习中学生会遇到的情景,从小刚角度分析问题。 学生通过回答,掌握批判的技巧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截取情景,对实际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教会学生如何更好的与同伴相处,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④七嘴八舌话创造:教师展示疫情间有关创新的图片,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谈一谈自己对于创造的认识。教师做好要做好本块内容的小结。 学生先4人一小组讨论,要做好记录,并上台展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案不唯一不唯书,言之有理即可。通过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学生会了解到人人皆可创造、时时皆可创新,创造的主体可以国家政府、企业、专家,也可以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我们自己;创造可以是物质的东西也可以是精神;创造可以是一个人的发明,也可以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创造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创造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环节四:写一封信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写信,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对本课内容的小结,同时也把课堂学习的知识落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照亮指引日常的生活。6.板书设计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疫情内容贯穿整节课教学,贴近学生生活。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通过情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尽最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课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难,通过多举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10.学习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