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更多精品资料参考: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9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预测系列:——(2)关注农业,深化农村改革一、选择题2014年1月,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 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聚焦“三农”问题。据此回答1-3题:1.横线中正确的选项是( )A.农业现代化 B.农村现代化 C.家庭农场 D.农村土地流转2.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中与“三农”问题有关系的是( )A.民族 B.民生 C.民权 D.民主3.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两个关键词:转型期和创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最成功的转型和最大的创新分别是( )21·cn·jy·com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 )作为主题,强调从制度化层面解决“三农”问题。A.农民增收 B.农村改革 C.农业现代化 D.农业科技创新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党和政府历来都把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生产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我国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回答5—6题。5.全国粮食产量1951年比1949年增加了26.9%,达到14000万吨,当时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主要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促进了农业生产力 B.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C.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推动了农业进步6.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而现在我国是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这一变化证明 ( ) ①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 ②我国的耕地资源的总量在不断增③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 ④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成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回答7~9题。7.下列史实中,与“农村土地承包”直接相关的是 ( ) A.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B.1953年开始的农业改造 C.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 D.1978年以后的农村改革8.《意见》是21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一号文件。它的出台 ( ) ①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体现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 ③落实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赋予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从法律的角度看,“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属于公民享有的 ( )21cnjy.com A.智力成果权 B.人格尊严权 C.财产权 D.生命健康权10. 农业是基础,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的生产,下列关于农业的相关内容表述正确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A.公元前356年,管仲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B.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庄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C.汉高祖及以后的汉文帝、汉景帝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D.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不误农时。二、非选择题1. 材料一:2014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我国政府已经连续十一下发关于农业的文件,并将农业列为2014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重点。21教育网材料二:李克强在《2014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中共中央连续发布1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说明了什么? (2).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十一年下发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建设产生什么影响? (3).请列举近年来党和政府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或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举措。 2.材料一:建国后农民生活的变迁。材料二: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60年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说说建国以后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哪几次变革? (3)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什么联系?3.【历史事件,值得借鉴】阅读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情况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折线图中可见,从A到B阶段,中国农业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的阶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折线B到C阶段,使中国农业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事件是什么?(3)农业D到E阶段平稳发展而EF阶段迅速发展,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4)中国农业生产B到c的下滑,给我们留下什么深刻教训?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文件题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www.21-cn-jy.com 材料二:.数据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 农业人口文化程度 平均养活人口 农业科技投 入 农业科技贡献 率中国 0.1公顷大专以上占1%,初中以上占80% 3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养活1个人 占农业GDP的0.6%35%一一40%发达国家 0.4公顷如法国,大专以上占7%,中专以上占60% 如美国:1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养活1 28个人占农业GDP的 2% 70%一一80%材料三:H市山多地少,但山区景色优美,资源丰富。“农技1lO”网站创建l O多年来对加快H市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满足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重大作用。2·1·c·n·j·y(1)材料一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什么战略?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制约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上述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除“农技110”之外,请你再列举两个促进H市农业发展的舅体举措。【来源:21·世纪·教育·网】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以来农村政策”示意图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等。21·世纪*教育网(1)指出示意图A、B、C中属于党和国家在农村方面采取积极措施的阶段及其政策。(2)邓小平说:新中国农业的第一次飞跃是在D阶段。结合所学分析这句话的合理性。(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农业的措施有何意义?6.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材料二:见右图材料三:2013年1月31日,国家颁布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0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2www-2-1-cnjy-com(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从科技角度说说出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种局面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材料二中A和D两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分别是什么?请从A、D中选取一个政策说说它的影响。(3)请综合两国自然、人文两方面的国情来说明中国的“家庭农场”不同于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21·世纪*教育网2-1-c-n-j-y7.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地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列举古代重视农业科技改革举措两项(2)、“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分配制度?【出处:21教育名师】(3)、请预测“土地流转”新政将给农村农民带来哪些新变化? 农业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农民问题也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涉及到本知识的考点如 关于科技创新对农业起到的作用、制度的改变也会农业发生巨大变化,“1952年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农场”概念 可以有效的结合三大平原适宜发展种植的自然条件。等多角度进行命题。 21*cnjy*com2014年中考社会思品考前15天终极预测系列:——(1)关注农村,深化农村改革(参考答案)二、简答题1.(1)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2)a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三农”工作。b.有利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c.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废除农业税、涉及到农民工权益、医疗卫生、社会救助、义务教育、农民工培训等惠农政策和措施……【来源:21cnj*y.co*m】6. 7. (1)铁农具、牛耕技术、曲辕犁、筒车 (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